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清晰把握国际国内大势、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1.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工业文明的新阶段。无疑,工业文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文化财富。但同时,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也给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空前的严重破坏,并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震惊世界的、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事件不断出现,比如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伴随工业化的完成,这些国家开始走上现代意义上的污染治理之路,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危机仍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经过95个国家1300多名科学家长达4年时间的调查,2005年联合国发布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全面评估了地球总体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一研究表明,过去50年中,全球自然环境恶化加剧,当前清洁水源、空气、种子有1/3在退化,1/3非常危险。50%的世界主要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全世界70%的渔业资源被长期过度捕捞。过去的50年全球表层土地流失10亿公顷,森林减少1/3以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科学家警告,未来50年内,这种退化也许还将继续。评估报告指出,过去60年以来全球开垦的土地比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还多,1985年以来使用的人工合成氮肥与前72年的使用总量相当,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10%~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物种正濒临灭绝 。这些数据集中说明,环境危机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将面临巨大灾难。

2012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召开《全球环境展望报告5》(GEO-5)全球同步发布会。报告警告说,如果人类不立刻改弦更张,几个关键阈值若超过,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可能发生冲突和不可逆转的变化。报告评估出最重要的90个环境目标,发现只有4项取得了重大进展,有40项目标取得了一些进展,有4项目标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包括气候变化、干旱等,有8项进一步恶化,包括世界鱼类状况、鱼类资源等,而其他14项由于缺乏数据无法评估 。生态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呈不断上升态势。联合国副秘书长和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说,“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如果当前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盛行而不能被扭转并脱钩的话,那么政府将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破坏和退化”,而扭转这种趋势,“需要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国家作出果断和确定的决定”

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人口占世界1/5、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否解决好自身的环境问题、积极实施有效的全球合作,不仅是中国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它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是顺应世界可持续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是一个改变中国未来命运、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显示了中国政府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决心和大国担当。

2.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依然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同时,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暴露,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压力日趋强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环境管理体制不顺、能力支撑不足和法制不健全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在赢得“世界工厂”称谓的同时又戴上了“黑色发展”的帽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1)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被列为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水资源本就匮乏,然而有关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近6000万城镇人口饮用水源水质不合格,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进入21世纪以来,恶性水资源污染事件频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以太湖蓝藻事件为例,20世纪80年代太湖周边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带来苏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惊人的污染。大量污水直排太湖,污染日积月累,终于导致2007年6月太湖蓝藻危机大爆发。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影响了200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据专家测算,真正、彻底地治理太湖水污染问题,可能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最终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向人们敲响警钟。

(2)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机动车数量以及工业的迅速扩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7个在中国。基于疾病成本估算,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近些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极度攀高,成为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

(3)废弃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2011年,我国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达到2499.9万吨、2217.9万吨和2404.3万吨,都远超环境容量。

(4)生态系统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之大和扩大速度之快十分惊人。全国8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石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海洋自然岸线不足42%。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区,20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经常受到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据2008年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分析,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

资源供给矛盾十分突出。2010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足10%,但能源消费总量约占20%,粗钢占45%,水泥占56%。据估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各类能源、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将更加明显。

生态灾害频繁发生。由于林地流失、湿地破坏、矿产乱采等生态破坏活动十分严重,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54年、1981年、1991年、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损失十分惨重。据统计,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中,全国受洪水灾害影响的省市达29个,几乎全国没有不受影响的地区。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经济损失1666亿元。洪水灾害尤以长江中游地区和松花江、嫩江流域最为严重,甚至引起世界关注

老的污染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却不断出现。上述等等问题,使得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并接连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成为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众福祉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必须刻不容缓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搞上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3.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拥有宜居的环境等都有着美好的期待。

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的加重,使人们的焦虑和期待伴随经济指数的攀升日益凸显。近些年来,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已经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污染,1965—2005年,骨癌、骨痛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5倍。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众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在2012—2015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中,食品安全问题连续4年位居榜首。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如此“热”的回答,受访者们给出的答案普遍集中于两个字:“担忧”。在201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中毒类事件偏多。仅上半年,比较典型且死伤人数较多的食品中毒事件就多达68起,其中仅在甘肃古浪县村支书嫁女宴这一起事件中,就有上百人食物中毒。食物中含亚硝酸盐而产生的中毒事件发生率也非常高,多是因为一些餐馆为了节省开支,非法使用工业食盐所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之所以高,是因为它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雾霾天气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具体事件。2013年,我国遭遇了大面积严重雾霾天气。11月4日,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连续多天的雾霾现象增加显著。不仅政府环境监测部门或环保机构,普通社会民众也已经明显感到雾霾天气增多、范围变大,空气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因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难点;因为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焦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BUQy2fFsIugYN82X9QeGc2BAmXxxsSeipZi4AbIdqg4q1cfnaI0p2RFZgOzux+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