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以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为特点,尤其以巩膜发黄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在检查是否患有黄疸时,应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肝胆病症,黄疸大多是由于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导致的。
黄疸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溶血性黄疸:如蚕豆病、黑尿热、先天性溶血性黄疸等;肝细胞性黄疸:如传染性肝炎、肝脓疡、肝癌等;阻塞性黄疸:如胰头癌、胆石症等。
1.发生黄疸时,巩膜和软腭粘膜首先出现黄色,然后遍及全身皮肤,以胸、腹、脸部的皮肤黄色更为明显。这可与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皮肤发黄进行区别。
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下列各点:黄疸的色泽、小便的颜色、大便的颜色、发病与病程、腹痛等,还要了解曾经是否与肝炎病人有过频繁接触;有无发热、呕吐、食欲差、皮肤瘙痒等症状;有无与毒物接触,以及过去是否因为服用药物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注意年龄、性别,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多见于小儿;胆石症多见于30岁以后的肥胖妇女;肝癌多见于老年人等。
2.检查肝脏的形态可发现肝缩小,常见于肝坏死或肝硬化;轻度或中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常见于肝炎;高度肿大,质硬,表面不规则,常见于肝癌。脾脏肿大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黑尿热等。胆囊肿大常见于胰头癌或胆石症等。腹水常见于肝硬化或肝癌。蜘蛛状痣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在晚期也会出现贫血。
3.小便泡沫试验:将病人的小便放在白色透明的玻璃瓶子里,反复摇动而产生泡沫,在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时,可见泡沫呈黄色;在溶血性黄疸时,则呈白色泡沫。
4.观察巩膜黄疸时,应与眼结膜下脂肪相区别。黄疸分布均匀,遍及整个眼白;而结膜下的脂肪,多积聚在巩膜近眼角之处,而且分布不均匀,微凸出,多见于30岁以后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