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故事

有一天,杨老师在校园里碰见几个学生。他留在那里跟学生闲谈了一会儿,谈到国文的时候,杨老师希望他们对国文教学发表一点意见。学生说:“别的老师教国文,常常讲故事给大家听,老师您教国文,只讲是非法,您为什么不讲故事给我们听呢?”杨老师说:“好,下一堂我就讲故事。”

当当当,上课了。学生们都知道杨老师要讲故事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等着听。杨老师走上讲台,宣布这一堂要讲故事,底下有人情不自禁地鼓掌;在掌声中,杨老师要大家打开课本。

学生立刻觉得失望,一齐喊道:“老师讲故事!老师要守信用!”杨老师微微一笑,用手指着课文说:

当然守信用,当然讲故事,教科书里有很多故事,教科书的编辑委员知道你们爱听故事,不过,你们不是为了听故事而听故事,是为了写论说文而听故事。你看:

琴涵:《酸橘子》。国中国文第三册。

作者说,他买来的橘子很酸,只好搁在一边不吃。一个星期以后再剥一个尝尝,居然甜得很!水果摘下来,需要经过一个果熟期。

他由“果熟期”说到少年人对爱情的态度,爱情的果实也要到了时候再吃才甜美。

国中国文第四册,岳飞:《良马对》。

岳飞说他本来有一匹良马,养马需要很高的条件,现在他只有一匹普通的马,以很低的条件就可以饲养,但是,需要良马的时候,绝非普通的马可以代替。

岳飞的意思是说,领袖对杰出的人才和平庸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

国中国文第五册,刘蓉《习惯说》:他的书房地面不平,每逢走到低凹的地方,都有几乎跌倒的感觉,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后来他把洼处填平,恢复正常,走上去反而吓一跳,几乎被绊倒,再过一段时间,又习惯了。

他说完这件事情以后感叹:习之中人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慎始。

杨老师加重了语气:尤其是今天要讲的这一课:

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自立者也。

等学生看完这篇文章后,杨老师就开始了他的讲授: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听故事,几乎人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它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我们,使我们注意它,喜欢它,听完了还一直想它。故事的这种魅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故事能发生两种作用:第一,它能给我们趣味,第二,它能启发我们的思想。它既然能够启发我们的思想,那么它的作用,跟一篇论说文的作用,在某一点上,可以联合起来。

《为学一首示子侄》的作者彭先生,他写一篇文章给他的子弟们看,他要告诉那些年轻人求学不要怕困难,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只要你不怕困难,专心去做,即使自己的条件差一点,也总有成功的一天。彭先生要写的,是一篇论说文,可是,他发现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教人家听了以后可以发生一种感想,觉得做事不应该怕困难,觉得人只要努力去做,就是自己的条件差一点也一定能够成功。彭先生觉得那个故事所能发生的作用,跟他要对子弟们所发的议论,可以联合起来,他就在这篇《为学一首示子侄》里面把这个故事用上了。

他说,西蜀偏僻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他们都想到南海朝圣。其中有一个和尚很有钱,有钱的人打有钱人的算盘,由四川到浙江,路是这么远,一路上的花费是这么多,朝圣谈何容易!另外一个和尚很穷,穷人有穷人的办法,他用自己的两只脚往前走,假定一天能走五十里,十天就是五百里,一百天就是五千里,花上一年的工夫,来去不成问题。他也不要什么路费,路上饿了向人家讨饭吃;和尚讨饭不叫讨饭,叫化缘,化缘并不是丢人的事情。结果,有钱的和尚没能够去,穷和尚倒朝圣回来了。这不是天下无难事吗?这不是不问困难不困难,只问肯干不肯干吗?

前面我们说过,故事不但可以启发我们的思想,更可以给我们很多趣味,用故事来配合说理,一方面使你的道理说得更清楚,一方面也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吸引人。

有一次,孟子对他的学生说,天地间的事情,都不能勉强速成。为了配合他的道理,他说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种田的人,嫌自己田里的稻子长得太慢,就伸手去拔,拔过之后,稻苗立刻高了一些,他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把自己田里的每一棵稻苗都拔高了。他费了很大的力气;可是第二天,太阳一晒,稻苗都死了。你看这不是不能勉强速成吗?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燕国,有一个人名叫苏代,他认为赵国不应该攻打燕国,如果燕、赵两国自相残杀,得好处的还不是别人吗?他说了一个故事来配合他的理论。他说:河边上有一个蚌在晒太阳,它张开蚌壳露出它的肉,一只水鸟看见了,觉得蚌肉很好吃,伸嘴去啄,蚌就连忙把蚌壳合起来,恰巧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蚌心里暗暗地想:我要看着你饿死!水鸟心里也暗暗地想,我要看着你被太阳晒死!谁知道旁边来了一个渔翁,把它们两个都捉了去。你看,赵国如果攻打燕国,不也正是给别人制造机会吗?

还有,像耶稣,他是一个大宗教家,他说服很多人信从他,他很会利用小故事传教。他留下的小故事很多,举一个例子吧,他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安分守己,小儿子闹着要分家,父母没办法,只好把财产分给他。他带了所有的钱,到外面去旅行,花天酒地,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最后落得了给人家放猪为生,有时候肚子饿了,就吃猪吃的东西。有一天,他彻底觉悟了!他要回到父母的身边去,接受任何处罚。他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他的父亲完全原谅了他,恢复他在家庭里面原来的地位。这就是有名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耶稣说这个故事,劝人勇敢地悔改信教。

说故事本来是小说家的拿手好戏,在小说家看来,天地间充满了小故事。不错,天地间的故事的确不少,人人都能发现故事,小说家所能发现的比别人多。不过,小说家发现了一个故事,比较偏重那个故事的过程,而写论文的人比较偏重那个故事所能启发的思想。

从前,孔子经过泰山附近,遇见一个寡妇在哭,孔子对那个不幸的妇人表示同情,那位太太说:“这儿有老虎,常常出来吃人,我的儿子被老虎吃掉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掉了,我的命好苦啊!”问她为什么不早一点搬家?她说:“这里做官的人,对待老百姓还算不太刻薄。”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着啊!做官的人如果压迫老百姓,那是比老虎还要可怕呢!”

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名叫邹忌,他自己觉得他是个漂亮的男人,可是他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全国最漂亮的一个。他拿这个问题去问他的太太,去问他的姨太太,又问来拜访他的客人,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在咱们齐国,只有邹先生您最漂亮。”起初,邹忌也相信了;可是经过他自己的观察比较,他发现自己实在并没有那样漂亮,实际上别人怕他,爱他,或者是有求于他,才说他是顶漂亮的人,来讨他的喜欢。他由这件事情,发生了一个感想。他认为,一个人稍稍有点地位以后,就会有很多人来欺骗他;国王是地位最高的人,他要受多少人的包围和欺骗啊!他哪儿有机会听老实话啊!他把他的感想,告诉了齐威王,也打动了齐威王,促成了齐国的政治改革。

孔圣人和邹忌,都是理论家,不是小说家,他们用写论文的眼光发现故事;用写论文的头脑处理故事;练习写论文的人,不妨跟他们学习。昨天的报纸上有一个小故事,昨天是星期天,台北市成都路行人很多,有一位小姐,忽然被一个男人拦住了。男的说:“高跟鞋脱下来,还我的!”女的没有办法,只好把鞋脱下来,自己赤着脚走路,到鞋店里去买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个男的曾经追求那个女的,送给女朋友一双高跟鞋,后来,女的另外有了男朋友,原来那个男的很不高兴,昨天在马路上当街脱鞋,算是他的报复。这条新闻登在报上,写小说的人可以看见,写论文的人也可以看见,各人有各人的用处。写论文的人,在讨论男女恋爱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小故事来吸引读者、启发读者。

那篇《为学一首示子侄》,是把故事放在文章的中间。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办法,先发一段议论,中间说一个故事,然后再发一段议论。最近若干年来,通行另外一种办法,把故事放在文章的开头。这个办法更好,它可以一开始就抓住读者,让读者继续看下去。

有一个美国人,他说他有一次到非洲去旅行,在非洲坐黄包车,跟车夫谈天,美国人说:“拉车很苦吧!”车夫说:“可不是啊!不过再过两个月我就不拉车了。”美国人问:“为什么不拉车了呢?”车夫说:“我参加美国的一家函授学校,学分已经修完,再过两个月,他们给我一个学位,我就是哲学博士了。”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文章的题目是《美国教育的危机》,它检讨美国教育的种种缺点,包括“滥授学位”。

有一个人,从小离开了他的家,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他找了二十年,走了几千里路,找得非常辛苦,最后,他经过一个农家,时候是在晚上,他看见农夫跟他的太太小孩,正在一块说说笑笑,享受天伦之乐。他看了半天,好像有了觉悟,觉得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结束了他的流浪,回到家里去了。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要忽视你的家庭》。

在好莱坞,男女电影明星常常出出进进,他们经过的时候,一般人非常高兴地注视他们;等他们走过以后,又对着他们的背影指指点点地议论。有一天,一个男明星和女明星一块儿走过去,那条街上的人从来没看见这两位明星在一起散步,这天看见了,就在背后议论:他们两个什么时候结婚啊!后来,那两个明星结了婚,又一块出来散步,旁边的人又在那儿暗中议论:他们什么时候离婚啊!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婚姻不可儿戏》。它先指出好莱坞的婚姻,离合如同家常便饭,弊害甚大。

说故事是文学家的专长,他们给我们留下很多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面都有很深的含意,写论文的人常常从文学家那里借故事来。曹雪芹创造一个故事,叫做《红楼梦》,这个故事含意很丰富,不知帮了写论文的人多少忙。《红楼梦》是拿中国旧式的大家庭做背景的,后人讨论大家庭的缺点,就常常把《红楼梦》的悲剧提出来。

莫里哀创造过一个故事,我们翻译成《悭吝人》,主角是一个守财奴,他绝对不肯用他的钱,他整天怀疑有人要偷他的钱。有一次,他的疑心病实在太重了,竟然觉得他自己会偷自己。讨论财富观念的人和讨论变态心理的人,都可能提到这个故事。

西班牙的作家塞万提斯创造了一个故事叫《堂·吉诃德传》,这是说一个叫吉诃德的人,看武侠小说看入了迷,自己也想到外面去做剑侠。他到了外面,到处管闲事,闹了不少的笑话,也挨了不少的打,后来弄得怪可怜的。他看不惯人家做的事,其实,人家不一定错,是他的眼光有问题。他一肚子正义感,其实完全因为太幼稚。我们如果讨论这一类的问题,也可以把吉诃德先生抬出来。

你们这些喜欢听故事的人,平时听了很多的故事,读了很多的小说,看了很多的电影、话剧,希望你们不要忘了,这都是你们写论文的资料,你们大可以在论文开头的时候,或者在论文的中间,安排一个故事。故事跟证据不同,证据是实际上有过那件事,故事只是一个故事。论文的证据,可以多举几个,故事只要一个就行。

龚玫,你不是说升学考试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吗?《言曦五论》里有个故事: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以后参加大专联考,一连两次都没有考取,她的精神受了很大的刺激,认为这一生都完了。她鼓起所有的勇气去参加第三次联考,她说,如果再考不取,非自杀不可。到了发榜的这天晚上,女孩的全家都万分紧张,她家住的那一条巷子里面,所有的人家都觉得紧张。龚玫,这个故事你也许用得着。

下面我再说几个小故事。《飘》这部小说,很多人都看过,女主角的名字叫郝思嘉。郝思嘉的母亲是一个很贤惠的太太,她对丈夫、对孩子、对家务,都没有什么可批评的地方。到她临死的时候,她叫:“菲利浦!菲利浦!”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这个男人既不是她的丈夫,又不是她的儿子,他们全家都不知道这个男人是谁,只有当年陪嫁过来的一个黑奴知道,原来那个菲利浦是死者的第一个男朋友。她真正爱过那个男人,她出嫁以后,做太太、做母亲、做主妇,做了几十年,表面上好像没事的人一样,其实那个菲利浦一直藏在她心里。我看你们的作业,看到一句“人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所爱的人”,我立刻想起郝思嘉的母亲来,她的故事可以配合你们的理论。

还有一个故事,是法朗士写的,他说: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人没有现在那么多,每个人背上都背了一个大包袱,人类常常向上帝抱怨,怨自己的包袱太重、别人的包袱太轻。有一天,上帝叫这些人交换包袱,大家听到这个命令,都很高兴;可是,把别人的包袱背过来以后,反而觉得更沉重,觉得不如以前轻松。我看你们的作业,看到一句“人皆对现实感觉不满”,我立刻想起法朗士的故事来,这个故事,可以配合你们的理论。

这一堂,你们要听故事,我讲了这么多故事,满足了吗? APDaoxyazfWo1BWLpN+RtE9WbhFqViWClQkAQRPEUFiGFgmmOprV++ni62M0Ji7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