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拿证据来!

星期天,杨老师赶着批改作文簿。他坐在那里,作文簿堆积起来高过了他的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一叠作文簿逐渐减少。杨老师从作文里面看见了学生的进步:书法比以前整齐了,造句比以前通顺了,以前改正过的错别字现在不再出现了,这些情形,使他觉得很欣慰。不过,旧的毛病医好,新的毛病又出现了。

题目是《吵架记》,很多学生写出来的却是《骂架记》,一言不合,破口大骂,各种难听的字眼,都可以骂出来。不错,这是常有的事,社会上有些人往往放着该讲的道理不讲,去从事骂人的竞赛。

还有一些学生,写成了《打架记》,从作文里面看,他们很不缺少打架的经验,有了纷争,武力解决,其中比较严重的情节,竟有“明天晚上九点钟我在植物园等你”。

还有几篇作文,描写自己与别人发生争执,受到人家狠狠的训斥,自己却没有还嘴,忍气吞声了事,这样的文章,只能算是《挨骂记》。不论骂架也好,打架也好,挨骂也好,“总而言之,都不会讲理。”杨老师暗想。

为什么他们不心平气和地讲理呢?有几篇作文,给杨老师一些启发。金善葆这样写道:

……我从李丽玉那里,借来一本小说,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外面有人喊我,我就把小说合上,走出教室。等我从外面回来,一看小说不见了。奇怪,被谁拿去了呢?我东张西望,哼,赵华手里拿的不正是它吗?我走到赵华座位旁边问她:“你为什么拿我的小说?”赵华说:“你的小说?你也是借了人家的!”我一听这句话,简直气昏了,我说:“你真不要脸!”……

可想而知,下面一定是“相骂无好口”了。吕竹年写的是:

……这几天,失魂落魄的,总是忘记带东西。前天,上化学课,老师进门以后就说:“我们要做测验。”我赶紧翻书包,糟糕,一张测验纸也没有,只好向小林借,小林趁机会敲竹杠:“得请客。”好,请客就请客。昨天考国文,临时发觉忘了带钢笔,这回向谁去借?谁能有两支钢笔呢?忽然想起来蓓蓓有两支,借,是没有问题,又是以请客做条件,我只好认了。谁知道,今天出门忘了带请客的钱,她俩发现我没有带钱,指着我的脸,你一句,他一句,说个不休。我急了,大喊:“你们都是强盗!”

吵架是怎样变成骂架的?这是两个例子。这两个作者,平素没有培养讲理的技巧,一旦被人家拿话塞住了嘴,心里就急起来,一着急,就任凭情感奔放、意气用事了。甲明明知道乙的话不对,可是又指不出错在哪里,只好说:“你的嘴巴大,直着量,八尺,横着量,也有八尺!”乙也用同样的话反击说:“你有一张樱桃小口,可惜配了一副驴脸。”这些学生们说,他们在这样吵架的时候,有的人脸会发青,手会发抖。咳,咳,何苦来?

推开作文簿,杨老师泡了一杯茶。他的脑子里,起了一幕一幕的幻景。他看见身材修长的赵华,正戴着她的近视眼镜,专心读一本书。而金善葆,那个即使在冬天两颊也像苹果一般红的女孩,非常着急地赶了过来:“喂,赵华,急死我了,我以为把书丢了呢!赶快还给我吧。”赵华却贴胸抱紧了那本书:“让我看完了再还你吧,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另一个的回答是:“我也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也刚刚看了一半,舍不得丢开,你总不能硬拿你的痛苦换走我的快乐。”这一个只好说:“你有理!”恋恋不舍地把书交出去。……

啊,不是这样的,幻景又换了一幕:赵华坐在教室里面的座位上,埋头看那本小说,金善葆怒冲冲地赶过来:“赵华!你怎么拿我的小说?”赵华忙把小说合起来放在背后,还她一句:“你的小说?你也是借了人家的!”金善葆忽然微微一笑:“赵华,我‘也’是借了人家的。我借了人家的小说,得还人家是不是?你拿了我的小说,也得还我,是不是?……”不,金善葆不是这样说的,她会说:“我借了人家的小说,有保管的责任,所以你必须还给我……”

喝了半杯茶,杨老师的眼前又浮起另一幕情景:楚望杰,这个做什么事情都粗心的孩子,伏在桌上修理他的钢笔,修了很久,墨水仍然不能从笔尖流下来。他一时情急,倒提着笔往地上甩,想把皮管里的墨水甩到笔尖上来,却不料墨水溅到刘保成身上,弄得制服上两排蓝点子。刘保成大怒,也掏出自己的钢笔,向楚望杰甩去……

不,不可如此,他只需走到楚望杰的座位旁,指着衣服上的蓝点子说:“这是你弄的,怎么办?”而楚望杰,他很惊惶地说:“非常对不起。”刘保成着急地说:“道歉有什么用?回家后,妈妈要打我。”楚望杰说:“坐下,我们想办法,总有办法的。放学后我跟你走,先到你家里,向刘妈妈赔礼,这样行了吧?”

“总而言之……”杨老师结束了他的幻想。

上课了。

“老师早!”

杨老师说:“你们都早!比我早得多!我昨天从校刊上还看见金善葆的文章:《早起的好处》。我记得,她在文章里面,引了一首歌,来证明早起好。”说到这里,杨老师就把校刊打开,朗诵起来:

大公鸡,请你早点啼,

唤醒小妹和小弟,

大家都早起。

早晨空气好,

读书最容易,

专心读几遍,

永远不忘记。

金善葆本来有一双苹果红的脸颊,这时听见老师公开宣读自己的文章,又惊又羞,脸一直红到脖子,她暗想:“老师是什么用意呢?”

老师马上把用意说出来了:

“写论文,需要引用证据。你说多难兴邦,拿证据来;你说自由可贵,拿证据来;你说有恒为成功之本,拿证据来。你们都喜欢读小说,中国旧小说里面写到重要的事情,常常引出一首诗来,叫做‘有诗为证’。《三国演义》写赤壁鏖兵,来一个有诗为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如今金善葆的文章,也有诗为证。”

大家一阵笑。等笑声过去,杨老师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三年二班的学生,都不会写论说文。”

他问大家:

“这个句子合乎是非法吗?”

学生认为符合。

“那么,你们赞成不赞成?同意不同意?你们认为这句话对,还是不对?”

说“对”的也有,说“不对”的也有。

“假使我把这句话,写在纸上,寄给一百公里以外的一个人看,问他有什么意见,他一定说,不知道,没有意见。他不知道我的话对不对,因为我没有举出证据来。我应该把你们的作文簿统统寄给他,或者,我应该从你们的作文簿里面找出很多例子来,举给他看。如果我从你们的作文簿里举例给他看,证明你们不会写论说文,那么我的这封信本身就像一篇论说文了。”

“写论文,单单有诗为证,还不能算是很好的办法。我们为什么要把证据写出来呢?因为我们要人家相信我们的意见,希望人家赞成我们的道理。有证据,人家才相信,没有证据,人家不容易相信。这种证据,需要有力量,需要是所谓有力的证据。而诗歌这样东西,作证的力量比较薄弱。什么样的证据才有力量呢?需要用事实作证据,事实是可靠的,人家会觉得你的意见也可靠,事实是真的,人家会觉得你的道理也真。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诗为证,还得‘有事为证’才行。”

杨老师吩咐每人拿出一片纸来,写一件“早起的好处”的“事实证据”。十分钟后,他把这些纸片收齐了,一张一张地看,看了几张以后,他说:

“赵华说,她认识一个三十多岁的太太,这位太太有好几个孩子,家务事很忙,可是身体很健康,脸上有一种光彩。她为什么没有憔悴呢?因为每天早起。赵华说,这位太太在几年前生过一场大病,医生吩咐她每天六点钟起来散步,她照着医生的话去做,身体很快地复元了,她一直保持着这个早起的习惯,也一直保持她的健康愉快。这是一件事实,是赵华亲眼看见的事实,它可以为‘早起的好处’作证。”

“有了这个证据,是不是够了呢?还不够。这位太太从早起得到健康,只有赵华一个人知道,我们都不知道。如果另外找一个证据,找一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事,作证的力量会更大些。”

“看刘保成举出来的证据吧:他说,我们的校长,每天黎明的时候起来爬山,如果天下雨,就在走廊下面打太极拳,所以,我们的校长尽管年纪不小了,面孔还是红红的,说话声音很响亮,从来不生病。我们人人都认识校长,我们人人都承认他由早起得到健康,由他来作证,对我们更有说服力。”

“这样,是不是够了?不,本校的师生,人人认识我们校长,本镇的居民,大部分都认识我们校长,可是台南、台北的人,未必认识他,不知道他‘由早起得到好处’的经过。论文是写给所有的陌生人看的,所以,论文里面的例子,还需要另外一种事实,那就是公认的事实,像历史事实,记载在史书里面,人人有机会知道,这种历史事实,经过古今历史家的评定,人人都可以相信,把这种事实举出来作证,力量更大。”

“在这里,楚望杰举出来一件历史事实,他说: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后来做出一番事业。祖逖和刘琨,都不是躺在床上睡懒觉的人,他们闻鸡起舞,来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武艺;他们闻鸡起舞,来鼓舞朝气;他们闻鸡起舞,来抒散胸中待机报国的热情。‘早起好’,楚望杰用这件事实来加以证明。把他们三个人所举的例子,合在一起,就可以写成一篇论说文,至少可以说,有了这三个例子,我们就有了一篇论说文的主要内容。”

关于“举证说明”,教科书里有例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国中国文第四册。)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李文炤:《勤训》。国中国文第五册。)

国中国文第三册,麦克阿瑟为子祈祷的时候说:“让他遭受困难与挑战的磨炼和策励,让他借此学习在风暴之中挺立起来。”

国中国文第四册,孟子引述好几位历史人物的成长经过,可以当作例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国中国文第五册,何仲英在《享福与吃苦》中说: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中磨炼出来?他举的例证:释迦牟尼、孔子、陶侃、英国名相格兰斯顿。

杨老师需要一篇比较雄辩、举例比较密集的文章,他借用胡适的《社会的不朽论》:

社会的不朽论

社会的生命,无论是看纵剖面,还是看横截面,都像一种有机的组织。从纵剖面看来,社会的历史是不断的,前人影响后人,后人又影响更后人。没有我们的祖宗和那无数的古人,又哪里有今日的我和你?没有今日的我和你,又哪里有将来的后人?没有那无量数的个人,便没有历史;没有历史,那无数的个人也绝不是那个样子的个人。总而言之,个人造成历史,历史造成个人。从横截面看来,社会的生活是交互影响的;个人造成社会,社会造成个人。社会的生活全靠个人分工合作的生活,但个人的生活,无论如何不同,都脱不了社会的影响。若没有那样这样的社会,绝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我和你,若没有无数的我和你,社会也绝不是这个样子。来勃尼慈说得好:

“这个世界乃是一片大充实,其中一切物质都是接连着的。一个大充实里面,一面变动,全部的物质都要受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物体距离的远近成正比例。世界也是如此,每一个人不但直接受他身边亲近的人的影响,并且间接又间接地受距离很远的人的影响;所以世界的交互影响,无论距离远近,都受得着的。所以世界上的人,每人都受着全世界一切动作的影响。如果他有周知万物的智慧,可以在个人的身上看出世间一切施为,无论过去未来都可看得出。在这一个现在里面,便有无穷时间空间的影子。”

从这个交互影响的社会观和世界观上面,便生出我所说的“社会的不朽论”来。我这“社会不朽论”的大旨是:

我这个“小我”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无量数小我有直接和间接的交互关系的;是和社会的全体和世界的全体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的;是和社会、世界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因果关系的。种种从前的因,种种现在无数“小我”和无数他种势力所造成的因,都成了我这个“小我”的一部分。我这个“小我”加上了种种从前的因,又加上了种种现在的因,传递下去,又要造成无数将来的“小我”,这种种过去的“小我”,和种种现在的“小我”,和种种将来无穷的“小我”,一代传一代,一点加一点;一线相传,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便是一个“大我”。“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小我”虽然会死,但是每一个“小我”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无论是非,无论善恶,都永远留存在那个“大我”之中。那个“大我”便是古往今来一切“小我”的纪功碑、彰善祠、罪状判决书,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的恶谥法。这个“大我”是永远不朽的,故一切“小我”事业、人格、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一个念头、一场功劳、一桩罪过,也都永远不朽。这便是社会的不朽,“大我”的不朽。

那边“一座低低的土墙遮着一个弹三弦的人”。那三弦的声浪,在空间起了无数的波澜;那被冲动的空气质点,直接间接冲动无数旁的空气质点;这种波澜,由近而远,至于无穷空间,由现在而将来,由此刹那以至于无量刹那,至于无穷时间——这已是不灭不朽了。那时间,那“低低的土墙”外边来了一位诗人,听见那三弦的声音,忽然起了一个念头;由这一个念头,就成了一首好诗;这首好诗经许多人传诵,人读了这诗各起种种念头;由这种种念头,更发生无量的念头,更发生无量数的动作,以至于无穷。然而那“低低的土墙”里面那个弹三弦的人又如何知道他所发生的影响呢?

一个生肺病的人,在路上偶然吐了一口痰。那口痰被太阳晒干了,化为微尘,被风吹起,东西飘散,渐吹渐远,至于无穷时间,至于无穷空间,偶然一部分的病菌被体弱的人呼吸进去,便发生了肺病,由他一身传染一家,更由一家传染无数人家。如此辗转传染,至于无穷空间,至于无穷时间。然而那先前吐痰的人的骨头早已腐烂了,他又如何知道他所种的恶果呢?

一千五六百年前有一个叫做范缜的说了几句话道:“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刃;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几句话在当时受了无数人的攻击,到了宋朝有个司马光把这几句话记在他的《资治通鉴》里。一千五六百年之后,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就是我——看《通鉴》看到这几句话,心里受了大感动,后来便影响了他半生的思想行事。然而那说话的范缜早已死了一千五百年了!

二千六七百年前,在印度地方有一个穷人病死了,没有人收尸,尸首暴露在路上,已腐烂了。那边来了一辆车,车上坐着一个王太子,看见了这个腐烂发臭的死人,心中起了一念,由这一念辗转发生无数念。后来那位王太子把王位也抛了,富贵也抛了,父母妻子也抛了,独自去寻思一个解脱生老病死的方法。后来这位王子便成了一个教主,创了一种哲学的宗教,感化了无数人。他的影响势力至今还在;将来即使他的宗教全灭了,他的影响势力终久还存在,以至于无穷。这可是那腐烂发臭的路尸所曾梦想到的吗?

以上不过是略举几件事,说明上文说的“社会的不朽”、“大我的不朽”。总而言之,这种不朽论,只是说个人的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言语行事,无论大小好坏,一一都留下一些影响在那个“大我”之中,一一都与这永远不朽的“大我”一同永远不朽。

由吕竹年朗诵全文之后,杨老师说:“这篇文章,你们以前早已读过了,现在,你们换一个眼光重新欣赏欣赏。这篇文章主要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必定在社会上留下永不消灭的影响’。这是个合乎‘是非法’的句子。这个句子,靠很多证据建立起来,这些证据有:范缜留下了永不消灭的影响,释迦牟尼留下了永不消灭的影响,一个生肺病的人,一个弹三弦的人,也都留下了永不消灭的影响。后来胡先生回国,他在演讲的时候又提到这个观点,又补充了几件证据。他说,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有一位房东太太扎鞋带的方法很特别,很多房客受了她的影响,照她的方法扎鞋带。中国留学生把这种方法带回中国,又教会了很多人,经过辗转影响,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在用那位房东老太太的办法扎鞋带。可见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又远又长。有了这些证据,于是我们承认一个人的行为会在社会上留下永不消灭的影响……”

学生的作业来了,有几篇写得很好:

超越障碍

吴强

贝多芬到了晚年,慢慢地失去了他的听觉。听觉是音乐家最重要的官能,音乐家可以瞎,可以跛,不能聋。可是贝多芬克服了这个困难,他在耳聋以后,仍然写出来伟大的乐章。

法国的英雄拿破仑,横征欧陆,不可一世。直到今天,法国人听到拿破仑的名字,还觉得骄傲。其实这位英雄的外形非常平凡,他很矮,有点驼背,但是他给法兰西创造了光荣。

米尔顿,英国的诗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英国的克林威尔时代,米尔顿原是个重要的人物,他对政治很热心。不幸他眼睛生病,几乎瞎了。他隐居写诗,世界上多了一些伟大的诗篇。

还有,罗斯福,美国在二次大战期间的领导者,他是个很出色的总统。可是,我从纪录片上看见,他走路是跛腿的。原来他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缺陷。

贝多芬、拿破仑、米尔顿、罗斯福,他们的身体都有缺陷,然而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可见,身体有缺陷的人,将来一样可以有他的成就。

谈谈男女合班

吕竹年

自古男女有别。女生喜欢多嘴,天天唧唧喳喳,常搬弄人家的是非,男生喜欢打架,逞英雄。班上有了女生,男生不知不觉都自己觉得了不起,都想在女生面前做好汉,班上添了多少打架的事!

还有,班上有了工作,男女生总是互相推诿。男生骂女生懒,女生骂男生小气鬼。开班会,男女分成两个壁垒,你赞成的我反对,我赞成的你反对。

还有,体育课的课程,男女不同,每逢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都要花一半时间教男生,再花一半时间教女生。这不是只有一半效果嘛!

总而言之,男女合班不是好制度。 UumpELfIzSdH4qF+5lgWGM7XDz0nkItUhZA7raSEi28eiOFgsqo//XkP3Iz+a3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