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接着说

感恩节这天,杨老师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

中国式感恩

感恩节前,美国《生活》杂志列出了一百件应该感恩的事情。头一件很别致,感谢电视红星杰李诺的脱口秀节目。其他有:感谢男女的平均寿命都增加了,男子七十三,女子七十八。感谢有了维他命E。感谢女人可以不穿高跟鞋,可以穿牛仔裤。

中国没有感恩节,但是中国文化有感恩的传统。我们也可以每年结算一下,列出十件应该感恩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会想:感谢现在有冰箱,有洗衣机,有微波炉,把妇女从厨房里解放出来。感谢每一个苹果都那么大,孔融不必让梨。我们每个人,到了年头岁尾,都可以自己来一次无形的选举,选出十个应该感激的人物,十项应该感激的社会活动,十条值得感激的法令条文,十句值得感激的话。

基督徒凡事谢恩,他感谢的对象是神。其实,既要谢天恩,也要谢人恩,谢人恩,所以更谢天恩。看画展的时候,感谢画家画得那么好,也感谢天地风景,听音乐会的时候,感谢音乐家拉提琴拉得那么好,也感谢作曲家的天才。美国作家艾仑奇南,搜集以老人为题材的童话,用心理学观点加以解释,成为专书。书的首页排了一小段文字,他对“所有被人遗忘了的童话的讲述者”深深致谢。他的意思是说,没有一代一代的讲述者,这许多寓意深长的故事早已失传了。

有人告诉我削地瓜的故事。中国北方的农民都种地瓜,地瓜也就是番薯。冬季时间很长,家家储备粮食过冬,地瓜收成了,放在地窖子里,冬天再拿出来吃。地瓜可能发霉,这里烂了一块,那里烂了半截,家庭主妇拿着小刀,把霉坏的部分切掉或是挖出来,即使只剩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是好的,也不丢掉。有时候,一块地瓜挖得奇形怪状,像现代雕塑一样。

他为什么对我说这些话?他的意思是,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与人相处,要像切地瓜一样,不要因为那人有短处,就连他的长处也否定了。如果看见地瓜上有霉斑,就把整块地瓜丢掉,你冬天就没有地瓜吃了;如果发现了朋友的短处,就和他断绝来往,你就没有朋友了。有人肯把这个道理告诉我,我非常感激他。

想想看,只要有感恩的心,就会发现应该感恩的事。中国也该有个感恩节,每年对国人提醒一次。

这天,杨先生走进课堂,教桌上已先摆好一篮鲜花,用剑兰、玫瑰和满天星插成孔雀开屏的样子,徐徐散放香气。

这是谁的东西?杨老师一面问,一面观赏,满堂学生都不回答他,答案已经写在红绫带子上:“感恩节到了,杨老师,谢谢你!”

杨先生心里是欢喜的,可是他又有几分不安,忍不住说:“唉,唉,你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钱呢?唉,这个月的零用钱花光了吧?其实,只要有一朵花……或者一朵花也不要,你们对我喊一声谢谢,也就行了!”

杨先生当然很高兴,可是学生看不出,觉得杨老师的反应和他们的期待不符。他们希望老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谁也说不出来。金善葆最不开心了,献花是她的主意,花篮也是她到花店订制的。怎么啦?杨老师好像不喜欢。

学生的心情,杨老师知道了,他特地又写一篇:

开头的一部分,他是这样写的:

温馨感恩节

感恩节悄悄地过去了,虽说是外国人的节日,到底也合乎中国文化。

这一天,有许多温馨的画面悄悄地产生。许多人,因为他曾经付出过,今天收到了鲜花,接到了卡片,听到了长途电话,握到温暖的手。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人的经验何其甜美!他们是有福的。

这一天,也有人收到很重的礼物,超过他应当得到的。中国的古训:“受人杯水,报之以涌泉。”严格地说,任何回报都嫌太多,回馈本身同时即是施与,当你得到了回报时,你已对社会欠下债务。所以说“施人慎勿念”。

这一段文字等于是杨先生的答词,金善葆心中的疑云一扫而空。

第三天,杨先生意犹未尽,谈的还是这个题目:

今天,多少人丧失了历史感。我们想想看,今天的人,从以前的人那里,继承了多少东西?供应有多么丰富?他可曾想过要感激谁?一切都是他应该得到的,他得到的太少,还不够。人人说现代人比从前的人富裕,但是没有从前的人快乐,为什么呢?一本又一本新近出版的书,都说因为现代人不知道感恩,社会丧失了和谐,心灵丧失了宁静。

现代人几乎都是现代文明惯坏了的孩子,只记得电话公司的账单讨厌,忘记了发明电话的人。只记得债主可恨,忘了替他担保的人。人,过河拆桥,过河忘桥。

中国人一向强调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里有感恩的哲学,他不一定信教,可是他知道谢天、谢人。现代中国人口口声声保存中国文化,保存的不过是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我们教给下一代的是吃粽子,吃饺子。如果没有月饼,中秋节也许早就失传了。中国人说“朝朝寒食,夜夜元育”,寒食节淘汰了,没什么可吃的,元宵节还在,吃汤团。有人说他不过感恩节,因为火鸡肉不好吃。

往大处看,现在环保问题严重,资源消耗,土地、空气、海洋污染,有一天,人类不能在地球上居住。怎么会弄到这一步?说简单也简单,人不知感激以前的人,不知道感激眼前的人,不知道感激大自然,不知道感激上天,都在那儿“受人杯水,报之以一泡尿”。现代人拿海洋当垃圾桶,拿长江黄河当下水道,无法无天,糟蹋地球,都是因为他不知道感恩。

我们一起来搜集现代人感恩的故事,一起来述说感恩的故事。我们寻现代人感恩的故事来宣扬,如果找不到,我们就自己做故事的主角,我们自己做感恩的事情,留下故事让人家讲。

看样子,我们中国也需要一个感恩节。这一天我希望能在电视中看到一连串的人物访问,题目是“你最感激谁”。我希望在报纸副刊中看到许多作家的回忆,内容都是“受施慎勿忘”。我也希望在新闻版看到一些温馨的画面,彰显中国人报恩的美德。

接二连三谈感恩,第四天,杨先生灵机一动,来一篇《接着说》,这一回,他等于是给同学们发讲义了。

接着说

学生作文,常常苦于没有话说,凑不够字数。其实,话永远说不完,一篇文章,最后注明“全文完”,一本书,最后注明“全书完”,其实都没有完。一部影片,最后打出两个大字:剧终,其实也没有完,都还可以接着往下面说。

就拿昨天报上的几条新闻来说吧:山东临沂,一辆装满“响炮”的卡车爆炸,八人死亡,三人受伤,二十多间店面倒坍。安徽桐城,一家“花炮”厂爆炸,十四人死亡,三人受伤,八栋房屋倒坍。广东,一家“烟花”厂爆炸,一百零九人受伤,十多人失踪。江西南康,“鞭炮”作坊爆炸,十三人死亡,九人受伤。香港,花炮工厂爆炸,厂房仓库夷为平地。新闻报道到此为止,可是还有许多、许多话可以接着往下说。

中国人过农历年,家庭祭祖要放爆仗,商店开市要放爆仗,“火树银花”是最有代表性的新年夜景。爆仗也是重要的儿童玩具,本来是“闺女要花儿要炮”,后来闺女也要炮不要花。

花炮用黑色炸药制造,黑色炸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人引以为荣。但是古代的光荣可能是现代的羞耻,有了汽车火车,独轮车算什么呢?有了御膳房的厨艺,营火烤肉算什么呢,有了传真机,飞马传书又算什么呢。在历史上,爆仗曾经是我们的骄傲,可是现代它成了危险品!社会如果不求进步,今天的优胜明天可能变成缺憾……这个话题可以无限说下去。

古人制作花炮爆仗,只顾娱乐效果,没有考虑到安全。比方说,设计专用的箱匣,爆仗放在里头不会爆炸,即使爆炸也不致伤人。比方说,大型花炮有安全引信,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来点燃,不会偶然失手燃爆。发明了刀,同时要发明刀鞘;发明汽车推进器,同时要发明刹车;发明保险箱,同时要发明钥匙……这个话题也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不错,鞭炮未必一定造成灾害,只要大家多小心。满载鞭炮的卡车为什么在马路上爆炸?因为天气热,路上有坑洞,汽车颠簸,鞭炮摩擦,所以就炸了。大家小心一点,不要如此如此,哪里会出事?花炮工厂为什么爆炸?因为有人烟瘾大发,跑到院子里偷吸几口,谁知一阵大风吹落烟蒂口,把火星从门外吹到门里。如果大家小心,没有人如此如此,不就安全了吗?

话是没错,无奈人的动作并不精确。妇女常常缝衣服,未必一下子把线穿进针孔,士兵每星期擦枪,有时还会走火,外科医生天天开刀,有时还割错地方,作家写了一辈子文章,笔下还偶然有错别字。受过长期训练的人尚且如此,何况笨手笨脚的临时工,不求甚解的门外汉?人是容易犯错的动物,“吃烧饼哪能不掉芝麻”?……这个话题又可以说个没完。

文章容易做,只要接着说。 lLEbi8+fAJFFeHKQf9iBNNtFaify9+mdxHYeXt3uZUjaSBGXGXynQa+VS8lkTc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