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补习

升学竞争愈来愈剧烈,每一位家长,都希望他的子女能在考场上击败别人,进入理想的学校。由各学校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为了使名落孙山的考生心服,在出题的时候费尽心思;而准备应考的学生,为了攻破这一座坚强的堡垒,天天努力充实自己的学力。学生跟学生之间在竞争,学生跟考试委员会之间也像在竞争。在这种尖锐无情的竞争下,正规的学校教育不够应付,“补习班”应时而生。补习班的教学是专门针对升学考试而设计的,升学考试如果是一场战争,“补习”就是战争前的参谋作业。

一天,天助补习班的主任朱先生来拜访杨老师,寒暄过后,朱主任说明来意:“杨兄!我想请你到我们补习班兼点课。”

“你想叫我教什么?”

“我想新开一门课程,叫作文研究,由你来担任,你看好不好?”

“作文怎样研究呢?我从来没有想过!”杨老师说。

“杨兄!所谓作文研究,就是文章作法。”朱主任急忙解释。

“为什么不叫文章作法呢?”

“我觉得,作文研究四个字的气派比较大。”

“好吧,”杨先生说,“我们先来研究研究:这门课怎么个教法?”

“现在的学生,不怕写抒情文,最怕写论说文。年轻人,情感都很丰富,伤春悲秋,无论如何可以写几句;论说文要有见解,就难住了他们。现在考试偏偏喜欢出论说题,我们补习班很想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作文研究其实就是论说文作法。老兄,你看这个构想有价值没有?”

杨先生说:“对我很有价值,我可以赚到钟点费。”

两人哈哈一笑,就算谈妥了。

第二天到补习班上课,杨先生看见教室里坐满了学生,知道需要来“研究”作文的人很多。他走到讲台上,先来一段开场白:

“朱主任对我说,你们写抒情文都写得很好,你们写论说文都写得不好,你们都想暂时放下抒情文,研究研究论说文。本来,一个人如果喜欢抒情文,就该去抒情,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论说文,大可以不论不说。可是你们没有这个自由,你们要升学,要考试,考试委员常常出论说题,你们不得不在考前研究论说文。”

“要写抒情文,得先会叹气,要写论说文,得先会抬杠。会叹气的人很可爱,他在那儿轻轻叹一口气,你觉得他有点软弱,有点温柔,如果他在那儿跟你抬杠,你说台北市的公共汽车办得好,他偏说很糟;你说中国电影不进步,他偏说进步很大,你觉得这个人真别扭。抒情的人去看晚霞,看杜鹃花,看女朋友的眉毛,写论说文的人不看这些,去看你做的对不对,他做的对不对,孟子说的对不对。你们放下自己喜欢的抒情文,来学自己不喜欢的论说文,很可能减少了你可爱的地方。这是你们的冒险。在今天的情势下,你们也许觉得,宁可做一个在考场上胜利而未必可爱的人,不愿做一个在考场上失败而可爱的人。”

“我们应该怎样写论说文呢?论说文跟抒情文的分别在哪里呢?我的答案是:论说文的句子,是一种‘是非法’的句子——”

讲到这里,杨先生看见后排有几张面孔笑眯眯的,怎么看上去这几张脸孔很熟?可不是吗,那是金善葆呀,刘保成呀,赵华呀,吕竹年呀,吴强呀。他第一次看见吴强的笑容。原来这些人也来参加补习!

在补习班讲课的时候,杨先生把论说文的写法列成下面的条文:

1.用“是非法”的句子组成骨干。

2.为这个“是非”找两个以上的证据。

3.如果可能,准备一个小故事。

4.如果可能,准备一两位权威的话。

5.如果需要,准备一些诗句。

6.如果需要,准备使用描写、比喻。

7.偶然用反问的语气。

8.偶然用感叹的语气。

杨先生的第一篇“示例”是《法古今完人》。先把骨干建立起来:

古代有一些人有完美的人格,值得后人效法。现代也有一些人,有完美的人格,值得后人效法。效法那些人格完美的人,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减少缺点,进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再找两个证据:

1.唐代王义方的母亲,效法汉代王陵的母亲,成为贤母。

2.颜真卿效法他的哥哥颜杲卿,成为忠臣。

准备一个小故事:

《西潮》里面关于抗日的小故事。

准备引用“权威”: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准备引用诗句: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反问的语气:

1.庸庸碌碌的一生能满足我们吗?

2.如果文天祥只佩服自私自利的人物,他还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奋不顾身吗?

感叹的口吻:

1.多么悲壮啊!

2.真是痛苦极了!

下面是根据这些资料写成的文章:

历史上很多人的人格很完美,使后人感动,使后人羡慕,更使后人立志效法他们。

《西潮》里面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中国在对日抗战初期,牺牲很大,民心士气却非常高昂。蒋梦麟先生看见一个小孩子拿着半截竹竿跟一棵大树作战,这孩子从四面攻打那棵树,最后躺在地上说:“我要死了!日本人把我打死了!”看!前方将士英勇的精神,这样强烈地感染着后方的人民。

无论在古代、当代,完美的人格都能这样有力地影响别人,谁受到这影响,谁就有希望做出同样伟大崇高的行为,使自己的人格也接近完美的境地。唐代的王义方想弹劾奸臣,又怕奸臣向他报复连累母亲受苦。他的母亲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就慨然说:“从前,王陵的母亲要王陵专心为汉家立功,要儿子永远不必顾虑母亲的安全,就自杀而死。现在,我的儿子可以比得上王陵,我这个母亲也比得上王陵的母亲!”她勉励王义方放胆去为民族尽大孝。王陵的母亲是贤母,王义方的母亲效法她,也成为贤母。

在唐代,李希烈造反,强迫颜真卿投降。颜真卿想起了自己的哥哥颜杲卿,颜杲卿被安禄山捉去的时候,不但不肯投降,还大骂安禄山是奸贼,宁可被安禄山杀死。颜真卿向他的哥哥学习,他同样不屈服,同样宁愿牺牲。他也和哥哥同样成了忠勇爱国的名臣。

做一个平庸的人是很容易的,可是庸庸碌碌的一生能满足我们吗?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来脱离平凡的境界,变成有光有热有贡献的人。古今完人能给我们这种精神力量。试想王义方的母亲宁愿不顾全家的生命安全,内心真是痛苦极了!全靠王陵的母亲在支持她。颜真卿宁愿死不降贼,是多么悲壮!颜杲卿能增加他的勇气。文天祥是我们的伟大榜样,可是在文天祥心目中,他也有自己的榜样,那就是“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正气歌》里面的那一长串的典故。如果文天祥只佩服自私自利的人物,他还能在国家危难时奋不顾身吗?我们也该找一些完美的人格做榜样,我们也需要那种精神力量吸引我们奋发向上。我们一旦确实得到这力量,就能减少人格上的缺点,甚至能创造一个完美的人格,使后人感动,使后人羡慕和模仿。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我们拿这句名言来勉励自己吧!

这种“作文研究”不需要讲义,也没有作业。上课以前,教师先“研究”作文题目,把招生委员会最可能出的题目开一张清单,告诉学生这个题目怎样写,那个题目怎样写,向学生提供许多资料。这些资料,有时候对另一个作文题也能适用——例如颜真卿的事,《法古今完人》里面可以用,换一个题目《谈模仿》未尝不可以用;《西潮》里面的小故事,写《法古今完人》可以用,写《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又未尝不可以用。下课以后,学生“研究”自己的笔记,熟记这些资料,思索它们对别的题目有没有用处。杨老师讲“作文研究”,根据他的“杨八条”来搜集资料,不过到了第二次去上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

“那个所谓‘杨八条’,并不是一条也不能缺少。一篇论说文,不一定要有反问的语气、感叹的口吻,不一定非用描写、譬喻不可,不一定要引诗,更不一定要穿插故事。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大体说来,你的论说文必须有个思想骨架,必须找出两个、三个证据,这两项顶要紧,其余几项,在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减少。”

为了使学生知道“死法活用”,他特地选了另一篇文章《谈守时》: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聪明的你,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呢?”

这一段话,是五四时代的一位文艺作家,在一篇散文里面所发出来的感叹。是的,光阴一去是不会回来,不是原来的燕子,桃花再开,不是去年的桃花,因为光阴一去是不会回来的。

光阴既然一去不回,我们就要爱惜光阴,时间既然一去不回,我们就要把握时间。西洋人说得好:时间就是生命。

为了爱惜光阴,把握时间,我们都该遵守时间,如果不能遵守时间,很多时间就要白白地浪费。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由于不能遵守时间,以致浪费了时间、生命,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方说,开会。在民主社会里面,凡事需要商量协调,开会的机会很多;可是,会议多半不能按照时间开始,按照时间结束。七点钟开会,八点钟到齐,是很流行的俏皮话。开会的时间到了,只见会议室里面,小猫三只四只在嗑瓜子打发时间。开会的人要陆陆续续地来。会议既然不能按时开始,也就当然不能按时结束。预定七点开会,九点结束,极可能是八点开始,十点结束。开会以前,大家损失了一个钟头,开会以后,大家又损失了一个钟头。

有的人没开过会,但是常常参加朋友的婚礼。结婚典礼总是不能准时开始。让我们回忆一下:请帖上写五点观礼,有在准五点行礼的没有?请帖上写六点入席,有在准六点入席的没有?似乎没有。很难碰到这样守时的新郎、新娘。客人知道你不会准时开始,也就不按时间来,办喜事的人明明知道你不会准时来,更不按时间开始。这样互为因果。参加一次婚礼,通常要花掉你三个小时,在这三个小时里面,观礼不过用掉二十分钟,吃饭不过用掉一个小时,合起来,不到一个半小时,其余的一大半时间,都在闹哄哄的气氛中混过去了,真是可惜。

还有一件不守时间的事情,就是男女约会。如果某先生晚上八点钟约某小姐喝茶,他能在八点钟见到那位小姐吗?不能。他能在八点半见到那位小姐,就是运气很好。说不定,他得等到九点。由八点到九点,这一个钟头是浪费。那位望穿秋水的先生,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乱如麻。他穿得整整齐齐的,西装很挺,衬衫很白,皮鞋很亮,领带的颜色很鲜艳,独自一个在那儿东张西望。我们到处可以看见这样的人。在车站旁边,在公园门口,在茶座上,到处都有。当你遇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知道,可怜,有一个女郎在杀死他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不能浪费。不要随便糟蹋自己的时间,也不要随便糟蹋人家的时间。爱惜时间,可以从守时做起。所以,我们在这儿呼吁:遵守时间!遵守时间!第三个还是遵守时间!如果人人都能遵守时间,这个社会会更可爱一些。如果人人遵守时间,我们可以多出不少的光阴,等于一星期有八天。嫌日子太长的人当然无所谓,如果我们觉得光阴可贵,如果觉得光阴可惜,那就实在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杨先生说:“这篇《谈守时》,没有故事,没有诗,它仍然算是一篇像样的论说文。”

杨先生又说:“这篇文章,引用了一家杂志上的统计,又引用了一句‘时间就是生命’,算是引用‘权威’。这篇文章形容会议室里面很冷落,说是小猫三只四只嗑瓜子;说那些等女朋友的人穿得整整齐齐,西装很挺,衬衫很白,皮鞋很亮,领带的颜色很鲜艳,算是用了描写。这篇文章用过反问的语气:有在准五点行礼的没有?他能在八点钟见到那位小姐吗?这篇文章也用过感叹的口吻:可怜,有一个女郎在杀死他的时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杨先生说:“这篇《谈守时》有一个骨架,那就是:守时可以把握时间,不守时就会浪费时间。我们要把握时间,不可浪费时间,所以应该守时。为支撑这个骨架,它举了三个例证:会议、婚礼、男女约会。这三件事都不容易遵守时间,都最容易浪费时间,这些东西是这篇《谈守时》的主要内容,诗句、比喻、反问、感叹,不过是增加文字对读者的吸引力。”

对这篇文章,杨先生还有一番叮嘱。他说:

“这篇《谈守时》所举的例证都是反面的,它们证明不守时的坏处。不守时既然有坏处,守时当然有好处,这是反证的功用。反证有时候不可靠,只有反面的例证,没有正面的例证,本来算不得好文章。不过,你们将来参加考试的时候,也许考运不好,碰上一个不如意的题目,你连半个证据也想不出来。你当然不能交白卷,只好往反面想,用反面的例证来救急。

“这篇《谈守时》,开头先引了一段抒情文,将来你们在试场里写论说文,万万不可以引别人抒情的文章来开头,甚至不可以在开头的地方用感叹的句子。放在末尾是可以的。阅卷的先生们,一天要看几百份卷子,为在这个环境中工作的人设想,他打开一份作文卷子,首先看见一段抒情文,他也许认为你把论说题写成抒情文,不想再看下去了;他也许误会你在抄朱自清的文章充数,不必再看下去了。这种误会,真是要命的误会,我们要帮助阅卷人避免发生这种误会。”

补习班里的学生时时注意各著名学校里的考试题目,他们在没有考进这些学校的时候,就先分享其中的学生的快乐与紧张。这天,某校作文比赛,题目是《助人为快乐之本》。补习班把这个题目告诉学生,学生纷纷讨论这个题目的写法。金善葆他们几个人跑到杨老师的住所来,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杨老师说:“听见这个题目,我立刻想到古人的一句话:为善最乐。”

“证据呢?我们不知道历史上有什么证据。”

“可以不找历史证据,这个题目的性质不同。有些题目非用历史证据不可,像《多难兴邦》。有些题目,特别需要引用权威来当做证据,例如《吸烟对健康有害吗?》。还有一种题目,作者可以向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例证,《谈守时》就是,《助人为快乐之本》也是。你们有帮助别人的经验吗?”

“我们的年纪这样小,哪有力量帮助别人呢!”

“不,你们在年纪更小的时候就帮助别人了。你们不是做过童子军吗?童子军要日行一善。你们在扶老太太过马路的时候,不是很快乐吗?一个骑脚踏车的人,不知道他放在车子后面的东西掉在地上,你提醒他:‘喂!东西丢了!’看着他拾回去,不是很快乐吗?你们到广场散步的时候,都喜欢撒一包饲料给鸽子吃,你们在看花的时候,都喜欢浇一点水到花圃里,这就是因为你们要帮助那鸽子、那花啊!”

“我们觉得助人快乐,别人是不是也认为助人快乐呢?”

“所以要找大家的共同经验做例证。所谓大家的共同经验,就是成语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在论说文里面,不能告诉人家臭豆腐是最好吃的东西。吃臭豆腐是你个人的嗜好。能够在论说文里面作证的,最好是众人的共识,不是个人的偏爱。”

“老师,有故事没有?”

应该有,有很多,如果一时找不到,先自己编一个。

有一种方法叫“故事新编”,把从前的故事拿来改造一下。比方说,西施很美,东施不够美,东施常常想,怎么样能赶上西施才好。东施认为,女人求美一定得打扮化妆,她花很多钱买最新款式的衣服,买各种名牌的化妆品,尽心学习化妆的技巧,即使不出门,也整整齐齐,该红的地方红,该白的地方白。

西施呢,并不画眼线,也不装假睫毛,衣服是普通质料,上面也没有珍珠宝石。可是她脸色开朗温润,声音响亮和悦,气质引人向上。看上去,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西施比东施美。

东施每天研究时装,每天打算怎么赚钱买贵重的化妆品。西施呢,她参加公益团体做义工,每逢周末去教孤儿院的孩子唱歌,去替孤苦的老人打扫房间,去学习做陶器,卖掉陶器去救远远近近的难民。她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天笑口常开,笑得那么甜,那么自然。

所以西施永远美,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美。“美”的秘诀在于喜乐,“喜乐”是世上最有效的美容剂,而得到喜乐的秘诀在于助人,“助人”是世上最可靠的养颜术。 0WoxLr4vhJ7bRalH441puSxNuFos2DU/tWrqY7V7VH27nrOMiRcWYOqO+9QXTm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