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有一比

我们这位杨先生是莎士比亚的爱好者,常常用几段《哈姆雷特》或《暴风雨之夜》来恢复疲劳、消磨时间。他最初读这些剧本的时候,总是被那雷霆万钧的剧力完全震慑,简直透不过气来。后来,一遍又一遍,读得多了,才能够自由自在地涵泳玩味。且说这一天,他信手打开一本莎剧,只见剧中人在说:

“恋爱的人,去赴情人的约会,像一个放学回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样满脸懊丧。”

读了这一段,杨先生觉得非常开心。以前读到这个地方时,从没有这样开心过。他很喜欢这一段台词所用的比喻。可不是?孩子来上学的时候,怕考试,怕查作业,怕“爬”黑板,想起一天的课业负担,心情非常沉重。等到下午放学,今天的难关业已渡过,就露出兴致勃勃的样子来了。

“这日子长得叫人厌烦,正像一个做好新衣服的小孩,在节日的前夜,焦灼地等待天明一样。”

“现在你变成一个孤零零的圆圈儿了。”

“新的尊荣加在他身上,就像我们穿上新衣服一样,在没有穿惯以前,总觉得有点不合身。”

“他现在就像一匹八岁的马,完全忘了他的母亲了。”

“我们把它当做一颗蛇蛋,与其让它孵出以后害人,不如趁它还在壳里的时候,把它杀死。”

“他的势力,正像上弦月一样扩展,终有一天会变成一轮高悬中天的明月。”

“一个军人要是不能审察利害,他就跟他的剑没有什么分别。”

他非常喜欢这些句子。读这些句子,心里高兴极了。用“譬喻”的方法帮助说明事理,是多么亲切、生动啊!“譬喻”在文学作品里面,原是顶重要、顶重要的手段,可是,很多人都说,那只是抒情、描写的手段,很多人都说,说明谁的势力很强大,并且推断他要继续强大,不该把他跟那个不相干的明月扯在一起。这话有它的道理。可是,杨先生有点舍不得那些好句子。他又想起“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想起“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刃,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想起“车有两轮,鸟有双翼,是故文武之道不可偏废也”。这样的例子多得很哩!他放下手里的书,另取一本《培根论文集》:

——有人喜欢朝三暮四。固定的是非观念,被认为是一种枷锁。

——真实是颗珍珠,虽在光天化日下愈见光彩,却总敌不过钻石、红玉,在掩映变幻的灯光下愈见光芒。

——美,就像是夏天的果实,容易腐烂,不能久存。

——天生的植物,必须以人工加以修剪,人类的天性,也得用学问去诱导才行。

——猜疑像蝙蝠,总爱在黑暗的地方飞翔。

——一个人如被大家认为是会守秘密的,那么,人们便都会将心事向他吐露,好像室内愈是没有空气,愈容易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吸收进来一样。

——蚂蚁就其本身来说,倒是一种聪明的小动物,可是果园花园却受到它许多祸害。跟这同样的情形,唯利是图的人,固然在自己是聪明的,但对他人则有害处。

杨先生看到这些可爱的句子,把论说文用比喻的问题仔细想了一下。

首先,他觉得“譬喻”在我们的文字里面,随时存在。我们说张三是李四的工具,工具两个字就是比喻。谦称自己的儿子是犬子,犬字也是比喻。日正中天、众星拱月,现在的用法都脱离了天象,与虎谋皮、引狼入室的意思也不指野兽。

鲁君派孔子弟子宓子贱出去做官,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位秘书同行。到了任所,秘书办公的时候,宓子贱常常从后面拉他的胳臂弯,秘书没有办法工作,只好辞职。他们回去向鲁君诉苦,鲁君恍然大悟说:“这是宓子贱暗示我用人不可不专,不要随便干涉他的工作。”这件事留下一个典故:掣肘。我们现在用掣肘两个字,实际上是在用一个比喻。

语文里面充满了比喻,掣肘、工具、日正中天、典型、文化遗产、人格的污点,都是论说文常用的字样。那么在约定俗成的比喻以外,自己另想一两个比喻,只要恰当,自然无妨。

其次,杨先生想到,在论说文里用比喻,不可把比喻当做证据。比喻不是证据,“车有两轮,鸟有双翼”,不能证明“文武之道不可偏废”。主张文武之道不可偏废的人,必须另外去找论证。如果他找到了可靠的证据,拿这些证据做他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那时再加说一句“车有两轮,鸟有双翼”,似乎有益无害。

就像培根罢,他说:文名的传播,也有赖于虚荣的力量,轻视荣誉的人,著书时仍然要把自己的名字摆在首页。甚至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格林等伟大的人物,也都有强烈的虚荣心。西塞禄、辛尼加、普林涅斯诸人的声名,如果不是凭借虚荣的力量,哪能流传那么久……培根在举出这些证据以后,下面来了一句比喻:“因此,在声誉中掺入虚荣,就像在天花板涂上油漆,既能使之发亮,又能使之耐久。”

接着,杨先生想到,比喻和证据固然应该分开,比喻和故事却有些地方可以相通。在耶稣布道的时候,“浪子回头”是个故事,也是一个比喻。“比喻”教人由甲联想到乙,“浪子回头”教人联想到悔改。

在这方面,最明显、最浅近的例子是伊索寓言。一只龟和一只兔子赛跑,兔子自信腿快,把这场比赛不放在心上,竟在途中睡着了;乌龟努力爬行,一刻也不停止,最后赢得胜利。这是说,一个有天才的人,如果不肯努力,他的成就,会赶不上一个天分很差而非常勤勉的人。

一只乌鸦,非常口渴,很高兴地发现了一只水瓶,可是,瓶里的水太少,它的嘴不能沾到水。它想把水瓶推倒,让里面的水流出来再喝,可是,它的力量不够。后来,它看见附近有些小石子,就把小石子衔起来,丢进瓶中。石子多了,水就上升,一直升到瓶口,它终于喝到了水。这是说:武力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用智慧来解决。

这些故事都可以当做比喻用。

经过一番思索,杨先生决定教他的学生在论说文里使用比喻。他记得讲“譬喻”是修辞学的事。他从书架上找出修辞学,打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把用比喻的方法设计了许多“格”,十分琐碎,不容易记忆,有些格与格之间也难以分得清楚。他想:暂时不要管这些“格”,所谓比喻,就是用甲比乙,使人由乙去懂得甲。它的写法,就是:

甲像乙一样。

赴情人之约的人像放学的孩子一样。性情残暴的人像虎狼一样。孤独得像个圆圈一样。他的势力膨胀像中天明月一样。猜疑像蝙蝠一样。知识像鲜鱼一样。这些都是比喻。

使用这个基本句型“甲像乙一样”,有三个限制。

1.甲和乙是不同的两样“东西”。赴约之人和放学的孩子不同,孤独的“人”和圆圈不同,猜疑和蝙蝠不同。不同,才可以相“比”。

2.甲和乙之间,有一个类似的地方。赴约之人高高兴兴,放学的孩子也高高兴兴。人在孤独的时候觉得一无所有,一个圆圈看上去也是一无所有。猜疑在暗中滋长,蝙蝠在暗里飞翔。有了这个相似之点,“比”了以后才可以“喻”。

3.甲乙相比的时候,主体在甲,“乙”只是帮助我们去了解“甲”的。如果甲是我们比较陌生的,乙就该是我们熟悉的;如果甲是尚未决定的,乙就该是业已决定的;如果甲是有待证明的,乙就该是业已证实的。我们已经知道蝙蝠在暗处飞翔,才领会“猜疑在暗中滋长”;我们已经知道鲜鱼容易变坏,凭它了悟知识的本身也有新陈代谢。用熟悉去比陌生,用可信去比未信,“比”了以后才容易“喻”。

“甲像乙一样”这个句型,可以稍加变化,那就是,把“甲”略去不提,只把乙说出来,“像……一样”这样的字也不要了。“引狼入室”的那个“狼”,就是把“那个人像狼一样”省略后的结果。虽然只说一个狼字,凭着前后文,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这句话里面并没有一头真正的狼,只有一个恶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里只有“乙”,没有“甲”。如果把“甲”补进去,那大概是“社会上道德沦丧的时候,才显出君子的人格操守来,就像到了冬天,才显出松柏长春一样”。

如此这般,自己想通了,就在纸上写下大纲,准备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早自习的时候,杨老师带着他的学生温课,课文是刘基写的《贾人渡河》。

据说有一个商人,很有钱,他在城里开了一家店铺,城紧靠着一条河,河上没有桥,来往过河要用渡船。有一天,商人出门,他穿上新衣服,带着钱包,来到河边,上了渡船。没想到,船到江心,忽然翻了。商人,连他的新衣服,连他的钱袋,一齐下了水。河水很深,绝对可以淹死人。幸而上面漂过来一团东西,那是一团乱草,河里面常有这种浮草。他抓住浮草,大喊救命。附近有一个渔夫,正在船上打鱼,听见喊声,就驾了船来救人。商人望见渔船走近,心里高兴极了,也感激极了,就抓着钱袋——还好,钱袋还紧紧地抓在手里——喊道:“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这是个大数目。渔人本来没指望得到这么厚的酬报,不过,对方既然自愿付出这么多,他也就认为有资格接受。情势非常危急,浮草随时可以散开或沉没。还好,渔夫及时赶到了,费了一番力气,把商人救上船,又扶他上岸。到了岸上,商人拿出十两银子给渔夫,算是报酬。渔夫说:“您原来是答应我一百两,现在只给十两,未免不大好吧!”商人很不高兴,反问一句:“你打一天鱼,又能赚多少钱?”渔夫没有办法,只好拿了银子,很失望地走开。

真是无巧不成书,过了几个月,那个商人坐船,船又翻了,而且那个渔夫,又恰好在旁边看见。在翻船的一刹那,商人大喊救命,渔夫却不肯前往,他说:“上一次,你赖掉我九十两银子,这次谁还救你?”既然没有人去救生,商人又不会游泳,这次水面又没有浮草,所以不久商人就沉到水里去,再也看不见了。

对这个故事,班上有两种反应。有人说:

“好残忍啊!”

另一种声音同时发出来:

“活该!”从这两种反应中,杨先生得到了一个作文题,那就是:《渔人该救商人吗?》

他从作文簿里选出几篇,批改妥当,印出来当做讲义。

第一篇

渔人该救商人吗?我认为,他应该去救那个商人。

别人有了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别人有了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援救他。所以,我们在马路上看见一个瞎子,要引他过街,我们在车门口看见一位老太太,要扶她下车,我们看见小孩子跌倒,要把他拉起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在这世界上,很多人冒着危险去帮助别人,也有很多人,自己用多余的力量,很轻松地帮助了人家。拿渔人来说吧,他经常在水上生活,他会驾船,会游泳,船是他的家,那条河是他们的公路。那个商人可不行,他不识水性,看见水就害怕。在水里面,商人是弱者,渔人是强者,一个强者来救一个弱者,并不需要冒什么危险,他用自己多余的力量就行了。从前,过河的地方没有救生设备,那些失足落水的人,都是由附近的渔人自动去援救。那些渔人,就是古代的救生员。

有力量的人,应该帮助没有力量的人。会水的人,应该帮助不会水的人。安全的人,应该帮助在危险中的人。所以,那个渔人应该去救那个商人。现在渔人计较报酬,见死不救,是把钱看得太重,把自己的责任看得太轻了。

第二篇

从前,在某个地方,有一座法院。有一天,法院开庭审判嫌犯,被告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商人,他的罪名是诈欺。他要人家为他做事,答应给人家一百两银子,等到事情做完,却只肯出十两。他不守信用,应该受处罚。于是法官站起来说:“判你死刑!拉出去枪毙!”

假如有这样的判决,这判决太不公平了。旁听席上的人,一定大喊:不行!不行!

一个商人,掉在河里,悬赏一百两银子,征求一位救命恩人。一个渔人把他救到岸上去,他只肯出十两银子。这太不应该了。那个渔人,心里一定非常愤恨。等到第二次,商人又翻了船,需要人家来救他,那个渔人却在旁边袖手旁观。这个渔人心里想:“这次你该受报应了!”这个渔人,他自己认为是法官,那条河就是他的法庭。“你死!”这是判决。我们旁听的人,不能不喊出来:太过分了!太不公平了!

渔人该救商人吗?上面就是我的答复。

第三篇

在学校里,每天早晨要升旗。升旗的时候,我们都要排好队伍,向国旗敬礼。升旗以后,老师要查点人数,如果哪位同学没参加升旗,又没有请假,老师一定要给他严重的处分。如果老师不管,不参加升旗的人就愈来愈多。

老师规定我们剪指甲。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就教我们伸出手来,来一次突击检查。要是谁没有剪指甲,就要记一小过。仔细想想,为了指甲记过,实在冤枉。可是,如果不这样处罚,大家都会忘记剪指甲,指甲长得很长,很脏。

社会上有很多人不讲信义,专门自己占便宜,教人家吃亏。这种人太不道德。可是谁来处罚他们呢?没有。既然没有人处罚他们,他们这样的人就愈来愈多。牧师常说:“人心太坏了,天上早晚要下来一团大火,把一城一城的人都烧死。”为什么呢?为的是给这些人一个严重警告?

那个商人是个不守信义的人。他既然不讲信义,就叫渔人来惩罚他。渔人对他的处罚太厉害了一点,那也没办法,为的是给别人一个警告。否则,世界上坏人愈来愈多,就非用天火来烧不可了。

“我为什么把这三篇作文选出来给你们看呢?”杨老师说他的理由:

第一篇,它的思想骨架是“有力量救人的人,应该去救无力自保的人。渔人有力量救一个落水的人,商人落水后无力自保,所以渔人应该去救商人”。整篇文章,根据这个骨架排布而成。这篇文章,在一开头的地方,就说出自己的结论:“我认为他应该去救那个商人。”先下结论,然后再说理由。古人称这种写法叫开门见山,今人称这种写法叫判决书式。法院里的判决书,总是先写“主文”,再写理由。在教科书里面,有些课文是这样写的。像: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先提出结论。

自由并不是混乱,民主是一种组织。(陶希圣)先提出结论。

第二篇文章,思想骨架是“罪与罚应该相称,犯诈欺罪的人不该死,所以渔人不该置商人于死地”。这篇文章的写法,是先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好像跟题目没有关系,其实作者的结论,早已藏在里面了,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也是这样写成的,只不过把故事放在文章的中段罢了。

第三篇文章的思想骨架,是“轻罪重罚,可儆效尤。商人的罪虽然轻,但是罚不妨从重。所以渔人可以不救商人”。这有点“治乱世用重典”的意味。作者“轻罪重罚可儆效尤”的想法从哪里来的呢?从升旗来的,从剪指甲来的,换句话说,是归纳得来。他归纳得到这个结论,再用这个结论去解决“渔人是不是该救商人”的问题。

杨老师提高声音说:

“这些不谈,我下面要提醒你们,在论说文里面比喻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在第一篇文章里有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是我加进去的,我要你们看一看,有了这些比喻,是不是说理更明白流畅一些?读起来更亲切生动一些?”

他把第一篇作文里的“比喻”写在黑板上:

1.船是他的家,那条河是他们的公路。

2.那些渔人,就是古代的救生员。

杨先生继续说:“第二篇呢,用比喻用得更好。作者在前面先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本身,就是个比喻。有了这个大比喻,我们就可以添上后面的小比喻。我们可以说渔人是法官,说河岸是法院,说读者是旁听席上的听众。事理的是非曲直好像衬托得更显明了。”

“然而,怎样用比喻呢?”杨先生把那天晚上所想到的,大略说了一遍。

当然,他一定会强调国文课本里现有的比喻:

教科书里有很多故事,教科书的编辑委员知道你们爱听故事,不过,你们不是为了听故事而听故事,是为了写论说文找比喻而听故事。你看:

琴涵:《酸橘子》。国中国文第三册。

作者说,他买来的橘子很酸,只好搁在一边不吃。一个星期以后再剥一个尝尝,居然甜得很!水果摘下来,需要经过一个果熟期。

他由“果熟期”说到少年人对爱情的态度,爱情的果实也要到了时候再吃才甜美。

岳飞:《良马对》。国中国文第四册。

岳飞说他本来有一匹良马,养良马需要很高的条件,现在他只有一匹普通的马,以很低的条件就可以饲养,但是,需要良马的时候,绝非普通的马可以代替。

岳飞的意思是说,领袖对杰出的人才和平庸的人,要不同地对待。

国中国文第五册,刘蓉《习惯说》:他的书房地面不平,每逢走到低凹的地方,都有几乎跌倒的感觉,时间一久,也习惯了。后来,他把洼处填平,恢复正常,走上去反而吓一跳,几乎被绊倒,再过一段时间,又习惯了。

他说完这件事情以后感叹:习之中人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慎始。

岳飞的《良马对》和琴涵的《酸橘子》都有比喻的功能。《木兰辞》的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也是一个比喻。你可以用比较长的一段文字说一个比喻,也可以用很简短的文句设置一个比喻,下面的例子,也都是从国文教科书里摘出来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倘使我们遭逢到突然的祸害灾难或失败,不妨把它看成一场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

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

平稳的道路通向平稳的终程,崎岖的道路却往往通向璀璨的前途。

有时候,比喻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用了它,整个句子立刻生动许多。

我喜欢那些像钟一般准时出现的小贩的叫卖声。(钟)

若是大家都要享福不肯吃苦,享福等于泡影。(泡影)

自帝王政治演进为议会政治与舆论政治,是堂堂大道。(大道)

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短暂的过客。(过客)

不要让俗务的锁链束缚了它,不要使情绪的浪潮淹没了它。(锁链,浪潮)

民国元年那一次,正是他第一次下政治舞台。(舞台)

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赛球)

最后,杨先生说:“有一件事情,我几乎忘了告诉你们。这次作文,有一位同学写得很特别。他说,他不知道渔人到底该不该再去救那个商人,想过来,好像应该去救,再想过去,好像又不该去救。他说,他不能决定,别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打算做个中立派。”

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对这样的中立派,好有一比,比做什么?”

“墙头草!”一个同学说。

“蝙蝠!”又一个同学说。 avxt2KccD/sGvSgUTSurkj9/uW5WcjxgoHSIC/oCHJB54FslfrCNTmg5Rnaebw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