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背景:关于新闻业的新闻
——2010年的《纽约时报》

2010年,《纽约时报》与许多主流报纸非常显著的一个区别在于,它的记者不必日复一日地担心失业或报纸停刊。 在2010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布当天,《纽约时报》捧回三个奖项,比尔·凯勒说:“我们在这里见证了新闻业将死的说法的夸大其辞。新闻业还好好地活着,并且生机盎然,尤其是《纽约时报》。” 之后,庆祝活动开始,大家握着倒上了香槟的塑料杯,在人们陶醉于为纸媒、网媒和数字化创新之间的合作而欢呼的时刻,新闻编辑室退到了不受重视的角落。但这并不是因为它自怜、恐惧或担心自己未来的发展。偶尔也有人拿公司股票价格的惨淡开开玩笑(事实上,在股票从2002年的最高点51美元跌落,又在2009年从跌到谷底的4美元反弹之后,如今又重新涨到了12美元之上,人们已经欣喜不已了)。记者詹妮弗·安德森(Jennifer Anderson)告诉我:

在参加各种晚宴时,经常有人会问我在新闻业消亡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可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就是每天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我也并不相信新闻业会死。

《纽约时报》仍然有着与美国同行不一样的资源,还有1000多名编辑。这一事实让很多与我交谈过的记者感到安慰。因此,我的实地调查所展示的主要是一个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的故事,而绝非记者们应对经济衰退的故事。

不过,在真正开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对《纽约时报》开展研究的相关背景和语境。为什么是2010年?为什么是新闻业发展的这一时刻?对此,本章将简要回顾很多新闻业观察人士所熟知的事——传统报业的衰落,但这并非又一个“新闻之死”的故事,尽管《纽约时报》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过程中,肯定存在潜在的经济成本和收益问题,以及即时、互动和参与如何成为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把本书作为整体来考虑,有必要把我进入《纽约时报》新闻编辑室时那里的经济状况作一介绍。尽管相比绝大多数同行,这里的记者基本上并不理会这些。

但是,《纽约时报》究竟是如何走到2010年这一步的呢?《纽约时报》并没有清晰的新闻工作的网络发展史,更像是新闻编辑室各种工作人员一起拼凑的零零碎碎的故事集。在对网络史的研究进入尾声时,我仍心存疑问,但在其2013年买断式裁员30人之后,人们告诉我这个机构的许多记忆已经远去。因此,我打算由我们所知道的《纽约时报》向数字时代过渡的这个地方作为起点来进一步开展研究。 IBsjvFrhVqvX/UaaV2rmk/V5Vt/YDOZwpozrmCr22r2fRswGD1S/zdR3c6DNus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