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纽约时报》网络版简史

对于《纽约时报》网络版的发展过程,员工的记忆提供了一些制度性的视角。1980年代,《纽约时报》是最受欢迎的通过电子信号——传真机——传递的报纸之一。 [8] 不过,这4到6页的新闻、专题和社论终究还是缺乏商业可行性,最终没有得到主要新闻编辑室的支持。该报还使用了当时普遍流行于排名领先的同行中的一种可视数据(videotext)技术,它通过电子信号将新闻发送到酒店和公司的一种类似于现在个人电脑的机器上。还有一个名为“纽约脉搏”( The New York Pulse )的计划,它通过早年的拨号上网方式把内容发送给最早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

1983年到1986年间,《纽约时报》约有25位编辑和十几名技术人员在“纽约脉搏”工作,尽管最终它只拿下200到250名付费订户。“纽约脉搏”的办公地点不在时报总部,而在联合广场(Union Square),但员工偶尔也会长途跋涉去上城走走。 电子版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尤其是纽约餐馆的信息,还有《纽约时报》内容的综合汇编。此外,据曾在“纽约脉搏”工作的文字编辑苏珊·雅各布森回忆,读者可以在“纽约脉搏”上率先读到第二天报纸上会出现的内容。不过,这个项目正赶上1980年代后期的经济不景气,考虑到研发成本且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未能获得新闻编辑室的支持,于是在1986年被骤然关闭。

《纽约时报》花了近十年时间才重返网络新闻市场。第一个重要举措是在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上设站点,由此开始扎根互联网。1994年上线的这个站点名为@times,当时,许多美国家庭正好开始购入他们的第一台电脑。站点的原创内容很少,但设立了用户论坛供用户在此讨论新闻。里奇·迈斯林曾在1998年至2001年间担任《纽约时报》电子媒体公司 (当时是叫这个名字)的主编,他认为,与其说@times是一条成长之路,不如说是一次营销机会。而新闻编辑室的编辑实际上“根本没有参与”。

1995年夏,新闻编辑室的一些人开始考虑网络版的策略和内容。但据网站最早的编辑之一伯纳德·格韦茨曼称,对于新闻编辑室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好好想想,就会发现网站是个事后诸葛亮”。 网站在《纽约时报》大楼之外的另一幢建筑里办公,在2007年《纽约时报》搬入新大楼之前,网络版和纸质版一直是分开办公的状态。

1996年1月22日,星期一,《纽约时报》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据时任网站编辑部主任的凯文·麦肯纳称,早在1995年10月初,《纽约时报》对其官网进行过测试,报道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访美之旅。网站几乎照搬报纸上的新闻,有人甚至称其为“铲品” ,因为它原样再现了印在报纸上的内容。但是,它也有一些原创文章,是为吸引网络用户而设的。

创建于1996年的站点 Cyber Times [9] ,是《纽约时报》第一次大举进军网络原创新闻。曾在 Cyber Times 担任编辑的约翰·哈斯金斯对我讲解说:

当时大多数网民都是“追求新科技的人”(early adopter),于是我们推出了一个关于科技文化的板块。我们会写些科技文章,一天1到2篇,关于互联网的,并且开设了4到5个专栏。当时甚至还有一个新闻专题,发表诸如“网上订帐篷,轻松户外行”之类的文章。

除专栏作家之外, Cyber Times 还有12位自由撰稿人,他们的文章从法律问题到教育,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几乎无所不包。 Cyber Times 最终于1998年并入《纽约时报》公司官网的技术部。正如巴勃罗·博奇科夫斯基笔下所写, Cyber Times 的诞生标志着传统的纸质出版惯例被打破,如今新闻编辑室的职责变成了为互联网生产内容。 [10]

1999年,《纽约时报》又迈出新的一步,尝试将纸质版和网络版的新闻编辑室合而为一,创建不间断新闻部。据副主编吉姆·罗伯茨称,不间断新闻部的目标是:

管理网络版上可以不受纸质版新闻周期限制的报道。要更新网上内容,但必须在不给纸质版记者增加过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要采取一种非常低调的方式,以保护记者不受网络的伤害。

不间断新闻部的职能是以有线(wire)方式把原创报道提供给网站,进行内容更新,而其他记者负责纸质版的主要新闻。当时,记者都不想为网络写作,认为网络写作使他们无法完成全方位报道所需的深度分析(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他们看来,应由少数记者负责更新突发新闻,而纸质版记者专注于报纸上的新闻。

罗伯茨认为,“9·11事件”印证了不间断新闻部是有用的。记者可以去这个部门,即时在网上获取材料。2001年9月12日,当报纸头版登出“美国遇袭”的粗体大标题以及被火焰吞噬的双子塔依然屹立的照片时,似乎暗示了传统报纸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即便这已经是一个实时更新的重要性貌似不容置疑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9月11日这天,当手机线路拥塞、其他网站出现故障的时候,《纽约时报》的网站却能处理潮水般涌来的信息流。然而,即便是在清楚了解实时更新的重要性之后,记者和尚未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视为其职责的编辑之间依然存在摩擦。一位网页制作人告诉我,网络新闻编辑室仍然与报纸新闻编辑室分开,在另一幢大楼办公。

要让记者为网站而不是为不间断新闻部写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很多记者都很抗拒应该为网站写稿的想法。新闻编辑部的理念是将最好的内容发表在报纸上,记者希望网站看上去就像报纸一样,从而确保两者的新闻质量达到同一水平。不过,据主编助理苏珊·埃杰利称,2002年前后,驻外记者和商业记者看到了网络新闻的价值,开始全力写作、积极署名,而不再依靠不间断新闻部。 国际部记者希望在网上看见自己的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着他们新闻稿的报纸无法在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和肯尼亚等国买到。商业记者则是看到了即时性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想与《华尔街日报》和其他商业新闻机构,包括商业资讯机构一较高下。

莱恩·阿普卡2002年成为《纽约时报》官网的编辑,开始为新闻编辑室寻找可以放到网上的东西。他定期召集午餐会议,这样记者们可以借机碰个面、互通消息,比如“‘我看到了光’,于是站起来说出我的证言”,或者向其他记者宣讲网络的好处。 他回忆了政治新闻记者基蒂·席里耶所讲述的事,即通过博客来直播2004年美国总统的竞选辩论。他说“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方式很邪乎”,认为在编辑工作和反思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写所谓的报道,似乎与《纽约时报》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阿普卡的另一次大动作,是要求网站工作人员和报纸工作人员会面:他把网页制作人带到各个部门,介绍他们互相认识,以便让大家了解网页制作人的工作内容。

不过,也许当执行总编比尔·凯勒宣布网络版和纸质版的新闻编辑室将合并的那一刻,变革才真正到来了,对于合并,他用了个时髦词儿——“整合”(integration)。为报纸工作的人最终承担了为网络版服务的工作,另一些人仍将主要从事网站的制作及其相关活动。然而,到2005年,这种公司文化的变化并非凯勒或其他主管所能决定的,记者们也必须认同这种变化。我和各种岗位的人们交谈过,谈及向一个一体的新闻编辑室过渡,网络版和纸质版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其中一起工作时,他们已很快意识到,网络版是未来他们在行业中生存的关键之一。

这时,《纽约时报》作为一个新闻机构正在尝试拥有网络上的各种新花样。用博客直播仍是报道事件进展的一个新途径,博客一个接一个如雨后春笋,但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可能是创建于2007年的博客 City Room 。该博客主要致力于实时报道纽约地铁新闻,有专门的记者撰写博文,(本书导论中提到的记者)西威尔·陈便是 City Room 的第一位编辑。可以说, City Room 是一个尝试多媒体和用户评论的平台。

与《纽约时报》当时的做法不同的是, City Room 还会链接到《纽约时报》之外的其他网站,包括竞争对手的,旨在成为纽约人获取这座城市的新闻的首选。 City Room 风格新颖,篇幅简短,可读性更强,甚至还会关注严肃的地铁报道可能会忽略的线索,以及那些不太可能上报纸的原创内容。

凯勒解释了如何进行内部激励,并举了 City Room 之类的例子,说明它们是如何促进“整合”过程的。他说:“大家可以看看这家伙(指西威尔·陈)在做什么,看到他做得很好。我们之所以领先是因为新闻编辑室的一些榜样,因而当人们工作极为出色时我们会让所有人都知道。”

乔纳森·兰德曼,人称“整合计划的沙皇”,他在新闻编辑室逢人便说网络的好处。2007年至2009年间,他写了100多封备忘录邮件(大约每周一封),记录了《纽约时报》网站方面的进展情况。这些资料仍可在2010年的《纽约时报》内网上找到。兰德曼此举旨在向人们展示网络的力量。他在2010年说了下面这段话:

我就像个穿白大褂的人。如果你想开博客,可以。你不必参加什么会议或具备其他什么东西。我想发掘些博客爱好者,想劝服还没喜欢上博客的人。没错,有了技术的发展,然后说话间就有了博客。

当然,在各家新闻编辑室仍然存在反对者:那些就是不想为网络写作的人,还有从不将为网络写作视为职责的人。但正如埃杰利所说:“任何一个还在这样看问题的人都应该跳出这种思维方式去看看。固守成规是绝对行不通了。”

在我采访和跟踪观察的人中,大多数都认为“两个新闻编辑室”合并的最大变化在于《纽约时报》2007年搬进了第八大道的新办公楼。从那时起,网页制作人真正加入了各部门的工作,网页制作成了可见的工作流程。正如记者黛安娜·亨里克斯所告诉我的:“我可以真切地看到这些人谁是谁。如果我碰到问题,就可以去找他们。”

凯勒对这些变化做了如下描述:

整合不仅仅是管理问题,不是说把所有人塞进一幢楼就行了,它涉及很多心理和文化方面的因素,要让那些以上报纸头版为己任的人再多从网站首页的角度考虑,让他们领会博客的价值,去了解视频、音频、幻灯片和交互图形,但不是把它们视为新闻报道的点缀,而是新闻所应该包含的元素。我不会对外或对行政部门宣称我们在管理、文化和心理方面已经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但我们确实比以前更亲密了。

但在凯勒看来,新闻业的现实情况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趣的是,报纸业务中“具有挑战性的”经济形势这一委婉说法有助于激励人们[改变]。[人们意识到]网站的勃兴是未来趋势,报刊遭遇了困境,[因此]“我最好顺应潮流,最好弄清楚它,并看看还有什么技能是我该学习的”。当然,职业危机感也是促使人们更充分地接受网络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凯勒等人提到的整合时期,推动整合的主要力量并非理论上预测的那些把观众清楚地想象为新读者的人。相反,竞争、生存和内部激励对于鼓励整合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究竟新闻编辑室的整合达到了何种程度,凯勒无法给出定论。2009年,《纽约时报》允许兰德曼退出整合小组,开始担任文化编辑一职。宣布这一消息的文章指出,整合期已经结束:

在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凯勒先生说,随着整合工作的完成,这个职位[指兰德曼]未来或许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他高级编辑要承担起更多网络运营方面的工作。

但是当我问凯勒,2010年是否确实完成了整合工作时,他说:“5年后,我试着不提我们有个整合而成的新闻编辑室。” 凯勒的这种矛盾心理恰好为本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预览:在一个新闻编辑室里,纸质版和网络版有着截然不同的节奏和时效性。尽管如此,记者却能游走于这个整合而成的环境中,这是他们在10年前甚至5年前无法做到的。记者毫不犹豫地为网站写作,他们所在版面的网页制作人就坐在编辑的旁边,每个部门都有网页编辑。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运作的新闻编辑室已经就位。

下一章中将会提到,《纽约时报》的问题远不止网络版和纸质版之间。2010年,《纽约时报》所面临的新闻现实使网络版在发展早期遇到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到2010年,所有的记者都不得不学着在适应越快越好的网络竞争节奏的同时满足纸质版的需求。而且,记者还不得不准备好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工作——不仅要为网络创作纯文字内容,还要与人合作,创造出以视频、音频来呈现的互动内容,并且要欢迎受众以新形式加入,共同完成专题报道。在面对广大社交媒体时,传统记者有感于自己不得不承担起新的职责。在互动参与这一点上,《纽约时报》并没有明确规定甚至没有设定指导方针,但记者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赶上这波潮流。

一线记者很少花时间思考《纽约时报》的经济前景。即使是在“付费墙”首次公开宣布上线的那天,商业版记者也只是互相逗趣,开了几个玩笑,问起这付费墙是怎么回事,然后又照常工作了。虽然《纽约时报》的记者某种程度上是置身于较大范围的行业极端情况之外的,但他们协调即时、互动和参与这些有时相互冲突的需求的能力确实对报纸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影响。下文中,我们将会看到记者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是如何应对这些新的网络新闻价值观的,以及他们的新闻实践(尤其是在互动和参与方面)对《纽约时报》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在下一章,我将会详细展现2010年《纽约时报》的竞争节奏和新闻需求。其中出现的一些小细节,包括从记者无需请示便可订机票,到研发部门的出现,说明了《纽约时报》在新闻行业中的独特地位。与此同时,与任何新闻机构一样,《纽约时报》也正在适应在一个尚未形成确定的生存策略却要随需应变的环境的行业从事新闻工作。

我们将会看到,《纽约时报》的记者是如何在网络新闻环境下对内容生产的需求进行协商的。当时,新价值正在影响工作惯例和职业观念,尽管并非没有反对意见。我们会在整本书中看到,网络世界中的即时、互动和参与所形成的价值观从根本上重构了记者的想法,即自己在新闻编辑室中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重点。这些价值本身尚未形成确定的意涵,但正在通过实践来界定。每一种价值,尤其是互动和参与,都与经济策略有着明确的关联。然而,大多数记者感到迫切需要去适应数字时代,并非出自经济原因,而是为了使自己赶上《纽约时报》的网络时代发展步伐,或者不想落于人后。


[1] Downie and Schudson,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Journalism"; Pickard, Stearns, and Aaron, Saving the News.

[2] Doctors, Newsonomics.

[3] Jones, Losing the News.

[4] Anderson, Bell, Shirky, 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 , 2.

[5] MinnPost ,一家非营利、无党派的网站,以向关心明尼苏达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为己任。——译者

[6] Anderson, Bell, and Shirky, 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 , 23.

[7]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13年更名为《国际纽约时报》。——译者

[8] Boczkowski, Digitizing the News.

[9] Boczkowski, Digitizing the News.

[10] Boczkowski, Digitizing the News. jaLc1NsVMdNtHGkk3O/9fOTdNsJBt/EkVjgSL8z9iaoUev2At42u3AhOrmn8kn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