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燕召公世家第四

【题解】

《燕召公世家》记载了西周开国功臣召公受封至燕王喜三十三年灭亡共八百二十四年的燕国历史。本文是强调“德治”思想的重要篇章。全文主要就写了两件事,一是召公治燕,二是燕王哙乱燕与昭王中兴。而这两件事的重心最后都落在“德政”这个思想上。

【原文】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 践祚 ,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 有殷。”于是召公乃说。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 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注释】

①当国:执政;主持国事。②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③保乂: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④兆民: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

【译文】

召公奭与周王室同姓,姓姬氏。周武王灭掉殷纣王后,将召公封在北燕。

在周成王时期,召公位居三公。从陕地向西,由召公负责管理;从陕地向东,由周公负责管理。当时成王年纪还小,周公代替他主持国政,主管国事,登上天子位,召公怀疑周公的作为,周公作了《君奭》。召公表述了对周公的不满,周公于是在文中就称述说“商汤时有伊尹,治理国家合乎天道;在太戊时,就有像伊陟、臣扈那样的人,治理国家合乎天道,巫咸治理朝政也很好;在祖已时,就有像巫贤那样的人;在武丁时,就有像甘般那样的人:他们全都各在其位,各尽其能,保卫治理殷王朝使它安定太平。”于是召公才高兴起来。

召公治理西部一带,深受广大百姓拥戴。召公在乡邑间往来视察,附近有一棵棠树,召公就在树下审理诉讼案件,处理政事。从侯爵、伯爵等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没有失职的。召公去世,百姓思念召公的德政,爱护那棵棠树不舍得砍伐,作了《甘棠》一诗来歌咏它。

【原文】

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

惠侯卒,子釐侯立。是岁,周宣王初即位。釐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三十六年,釐侯卒,子顷侯立。

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戎所弑。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缪侯七年,而鲁隐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

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始霸。十六年,与宋、卫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温,立惠王弟颓为周王。十七年,郑执燕仲父而内 惠王于周。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法。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

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三十一年,秦师败于殽。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

桓公十六年卒,宣公立。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岁晋灭三郤大夫。

【注释】

①内:同“纳”,收入;接受。

【译文】

自召公以后,向下历经九代传到惠侯。燕惠侯在位正是周厉王逃奔到彘,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的时候。

惠侯去世,儿子釐侯继位。就在这一年,周宣王刚刚即位。釐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开始被封到郑。三十六年,釐侯去世,儿子顷侯继位。

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被犬戎杀死。秦国开始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 顷侯去世,儿子哀侯继位。哀侯在位二年去世,儿子郑侯继位。郑侯在位三十六年去世,儿子缪侯继位。

缪侯七年,正是鲁隐公元年。十八年,缪侯去世,儿子宣侯继位。宣侯在位十三年去世,儿子桓侯继位。桓侯在位七年去世,儿子庄公继位。

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开始称霸。庄公十六年,与宋国、卫国一起征伐周惠王,惠王出逃到温,他们拥立惠王的弟弟颓为周王 。庄公十七年,郑国拘捕了燕仲父,并且护送惠王回到成周复位。庄公二十七年,山戎前来侵犯我燕国,齐桓公援救燕国,于是向北攻伐山戎,然后回国。燕君送别齐桓公,一直出了国境,桓公就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让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同向周天子进贡,像成周时的燕召公那样尽职;让燕重新遵循燕召公时期实行的法度。三十三年,庄公去世,儿子襄公继位。

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会盟,称霸。襄公三十一年, 秦国军队在殽山被打败。襄公三十七年,秦穆公去世。四十年,襄公去世,桓公继位。

桓公在位十六年去世,宣公继位。 宣公在位十五年去世,昭供继位。昭公在位十三年去世,武公继位。就在这一年,晋国诛灭三位郤姓大夫。

【原文】

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四年卒,子惠公立。

惠公元年,齐高止来奔。六年,惠公多宠姬,公欲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大夫共诛姬宋,惠公惧,奔齐。四年,齐高偃如晋,请共伐燕,入其君。晋平公许,与齐伐燕,入惠公。惠公至燕而死。燕立悼公。

悼公七年卒,共公立。共公五年卒,平公立。晋公室卑,六卿始强大。平公十八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十九年卒,简公立。简公十二年卒,献公立。晋赵鞅围范、中行于朝歌。

献公十二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十四年,孔子卒。二十八年,献公卒,孝公立。

孝公十二年,韩、魏、赵灭知伯,分 其地,三晋强。

十五年,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湣公立。湣公三十一年卒,釐公立。是岁,三晋列为诸侯。

【注释】

①分:瓜分。

【译文】

武公在位十九年去世,文公继位。文公在位六年去世,懿公继位。懿公元年,齐国崔杼弑杀他的国君齐庄公。四年,懿公去世,儿子惠公继位。

惠公元年,齐国的高止前来投奔燕国。惠公六年,惠公有许多宠臣,他想废除各位大夫,任用宠臣宋。大夫们一起诛杀了宠臣宋,惠公害怕了,逃奔到齐国。惠公四年,齐国的高偃来到晋国,请求联合晋国共同攻伐燕国,送燕惠公回国。晋平公答应了,与齐国一起讨伐燕国,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国。惠公到了燕国就死了。燕国人拥立悼公为君。

悼公在位七年去世,共公继位。公共在位五年去世,平公继位。晋国公室君权衰落,六卿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平公十八年,吴王阖闾打败楚军进入郢都。十九年,平公去世,简公继位。简公在位十二年去世,献公继位。晋国的赵鞅把范氏、中行氏围困在朝歌。

献公十二年,齐国的田常弑杀他的国君简公。献公十四年,孔子去世。二十八年,献公去世,孝公继位。

孝公十二年,韩、魏、赵攻灭智伯,瓜分了他的封地,晋国这三家强大起来。

十五年,孝公去世,成公继位。成公在位十六年去世,湣公继位。湣公在位三十一年去世,釐公继位。就在这一年,晋国赵、魏、韩三家列为诸侯。

【原文】

釐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釐公卒,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是岁,秦献公卒。秦益强。

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卒。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说文公。文公予车马金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因约六国为从长。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

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十年,燕君为王。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 ,欲以乱齐。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注释】

①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获得虚假的情报,也指用计使敌人内部不和。

【译文】

釐公三十年,燕国在林营攻伐并打败了齐军。釐公去世,桓公继位。桓公在位十一年去世,文公继位。就在这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国更加强盛。

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去世。文公二十八年,苏秦初次前来朝见燕君,游说文公。文公给他车辆、马匹、黄金和丝帛,让他到赵国去,赵肃侯重用了他。他就约集六国组成抗秦联盟,使燕王做了联盟的领袖。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了燕太子做妻子。

二十九年,文公去世,太子继位,这就是易王。

易王刚刚继位,齐宣王就趁着我燕国国丧的机会攻伐我国,夺取了十个城邑;苏秦游说齐王,说服他把十个城邑又还给了燕国。易王十年,燕国国君开始称王。苏秦与燕文公的夫人私通,害怕被诛杀,于是就游说易王派他出使齐国搞反间,打算借此来搅乱齐国。易王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燕哙继位。

【原文】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 ?”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 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 。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殉。因搆难 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注释】

①奚如:怎样,如何。②大重:尊贵的名位。③交党:同党;朋党。④恫恐:恐惧。⑤搆难:结仇交战。

【译文】

燕哙继立为王以后,齐国人杀死了苏秦。苏秦在燕国的时候,与燕国国相子之结成了儿女亲家,苏代与子之也很交好。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燕哙三年,燕国与楚国、三晋一起攻打秦国,没有取胜就撤兵回国了。当时子之做燕相,位尊权重,主持决断国家大事。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到燕国,燕王问他说:“齐王怎么样?”他回答说:“一定不能称霸。”燕王说:“为什么?”他回答说:“不信任他的臣子。”苏代想要通过这些话来刺激燕王,使他尊用子之。于是燕王大加信用子之。子之因此送给苏代一百镒金,听凭他使用。

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把国家让给国相子之。人们之所以称道尧贤德,是因为他将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不接受,因此有禅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如今大王将国家禅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就表明大王您与尧有同样的德行了。”燕王于是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子之的名声和地位更加尊贵起来。有人对燕王说:“大禹举荐了益,却任用启的臣子当官。待到大禹年老时,又认为启做人不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将王位传给了益。不久启与他的同党攻击益,夺走了王位。天下人都说大禹名义上将天下传给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夺取王位。如今大王说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可是官员却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人,这正是名义上将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实际上是太子在当权啊。”燕王于是把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都收回来,交给了子之。子之面朝南行使君王的权利,而燕哙年老不再处理政事,反而成为臣子,国家一切政事都听凭子之才裁决。

子之当国三年,燕国大乱,百姓都很恐惧。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划,准备攻打子之。齐国众将对齐湣王说:“趁机出兵进攻燕国,一定能打败燕国。”齐王于是命人对燕国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深明大义,将要废除私利而建立公道,整饬君臣的关系,明确父子的地位。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做您的辅翼。即使这样,我们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太子于是就邀集同党聚集徒众,将军市被围困君王宫殿,攻打子之,没有取胜。将军市被和百姓反戈攻击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战死,尸体被示众。祸乱持续了几个月,死的人有好几万 ,民众恐惧,贵族异心。孟轲对齐王说:“ 如今攻伐燕国,这正是周文王、周武王伐纣灭殷那样的好时机,不能丧失。”齐王就命章子率领五都的兵力,并借北方边境的军队来攻伐燕国。燕国士兵不迎战,城门不关闭,燕君哙被杀,齐国大胜。燕国子之死后两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为王,这就是燕昭王。

【原文】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 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 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六岁。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

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及即位,疑毅,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即墨击败燕军,骑劫死,燕兵引归 ,齐悉复得其故城。湣王死于莒,乃立其子为襄王。

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燕武成王立。

【注释】

①厚币:丰厚的财礼。②乐轶:亦作“乐逸”。悠闲安乐。③轻战:轻忽战事不怕打仗。④引归:率军退回。

【译文】

燕昭王是在燕国被攻破之后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谦恭和丰厚的财礼来招纳贤才。对郭隗说:“齐国趁着我国内部动乱没有防备,袭击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小力弱,没有能力报仇。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一同来治理国家,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心愿啊。先生认为谁是这样的人才,我会亲身侍奉他。”郭隗说:“倘若君王一定要招纳贤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至于那些比我郭隗贤能的人,难道还会怕千里远而不来投奔您吗!”于是昭王为郭隗改建住宅,并像对待老师那样服侍他。乐毅从魏国来,邹衍从齐国来,剧辛从赵国来,贤士们争相奔赴燕国。燕王吊祭死者,慰问孤寡,与百姓同甘共苦。

昭王二十八年,燕国殷实富足,士兵们乐于出征,不惧战事。于是就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楚国以及三晋共同谋划来攻伐齐国。齐兵战败,湣王出逃到国外。燕军单独追击北逃的齐军,攻入齐国都城临淄,夺走了齐国所有的宝器,焚烧了齐国的宫室和宗庙。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即墨三地,其余的都隶属燕国长达六年。

昭王在位三十三年去世,儿子惠王继位。

惠王做太子的时候,和乐毅就有嫌隙;待到即位以后,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乐毅做将军。乐毅逃跑到赵国。齐国田单凭着即墨打败了燕国军队,骑劫战死,燕军率军退回,齐国重新收回了它原来的全部城邑。湣王死在莒地,于是齐人就拥立他的儿子为襄王。

惠王在位七年去世。韩国、魏国、楚国共同攻伐燕国。燕武成王继位。

【原文】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唯独大夫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燕王绶 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蹴 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鄗。乐乘破卿秦于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五百余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国。

六年,秦灭东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赵使廉颇将攻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与庞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煖将也,欲因赵獘攻之。问剧辛,辛曰:“庞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十九年,秦拔赵之邺九城。赵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三十年,秦灭魏。

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是岁,秦将王贲亦虏代王嘉。

【注释】

①绶: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②蹴(cù):踢。

【译文】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攻伐我燕国,夺取中阳。武成王十三年,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十四年,武成王去世,儿子孝王继位。

孝王元年,秦国围困邯郸的军队解除包围。三年,孝王去世,儿子燕王喜继位。

燕王喜四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国相栗腹与赵国订立友好盟约,用五百镒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来报告燕王说:“赵王国内的壮年人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还没长大,可以攻伐。”燕王召来昌国君乐间询问这件事。乐间回答说:“赵国是四面都有强敌的国家,他们的百姓都谙习战事,不能攻伐。”燕王说:“我用五倍于赵国的兵力去攻打它。”乐间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攻伐。最终燕国派出两路军队,战车二千乘,栗腹率领一路攻打鄗,卿秦率领另一路攻打代。只有大夫将渠对燕王说:“与人家互通关卡开放边境,建立盟约友好交往,用五百镒金为人家君王祝酒,使者回来一报告就反过来攻打人家,不公平,作战不会成功。”燕王不听,自己率领侧翼部队跟随大军。将渠拉住燕王的绶带阻止他说:“君王一定不要亲自前往,去了不会成功。”燕王用脚把他踢开了。将渠哭泣着说:“臣下不是为了自己,为的是君王啊!”燕军到达宋子,赵国派廉颇为统帅,在鄗击败了栗腹的军队。乐乘在代攻破卿秦的军队。乐间逃奔到赵国。廉颇追赶燕军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人请求讲和,赵国人不答应,一定要将渠出面主持和议。燕国国相将渠来主持和议。赵国听从了将渠的调处,解除了对燕国的围困。

燕王喜六年,秦国灭掉东周,设置三川郡。燕王喜七年,秦国攻取赵国的榆次等三十七座城邑,秦国设置太原郡。燕王喜九年,秦王嬴政开始即位。燕王喜十年,赵国派廉颇为将统帅攻打繁阳,占领了它。赵孝成王去世,悼襄王继位。悼襄王派乐乘代替廉颇统领军队,廉颇不听,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逃奔到大梁。燕王喜十二年,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方城。剧辛从前居住在赵国,与庞煖交好,后来逃亡到燕国。燕国见到赵国数次被秦国围困,而且廉颇又离开了赵国,派庞煖为将,想趁着赵国疲惫的机会攻打它。燕王询问剧辛,剧辛说:“庞煖容易对付。”燕国派剧辛为统帅攻击赵国,赵国派庞煖迎击,俘获了燕军两万人,杀死了剧辛。秦国攻取魏国二十座城邑,设置东郡。燕王喜十九年,秦国攻取赵国的邺等九座城邑。赵悼襄王去世。燕王喜二十三年,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逃回到燕国。燕王喜二十五年,秦国虏获了韩王安,灭掉了韩国,设置颍川郡。燕王喜二十七年,秦国虏获了赵王迁,灭掉了赵国。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燕国见到秦国将要灭掉六国,秦国军队已经到达易水,祸患将要降临到燕国。太子丹暗地里供养了二十名壮士,派荆轲到秦国进献督亢地图,趁机刺杀秦王。秦王觉察了,杀死了荆轲,派将军王翦攻击燕国。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国攻取了我燕国的都城蓟,燕王逃走了,迁到辽东居住,斩杀太子丹进献给秦国。燕王喜三十年,秦国灭亡魏国。

燕王喜三十三年,秦国攻取辽东,虏获了燕王喜,终于灭掉了燕国。就在这一年,秦国大将王贲也虏获了代王嘉。

【原文】

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外迫蛮貉 ,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

【注释】

①蛮貉: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译文】

太史公说:召公奭真可称得上是仁人啊!连甘棠树尚且都被人们思念,更何况他本人呢?燕国在外受蛮貉逼迫,在内疆土与齐国、晋国交错,艰难的生存在强国之间,最是弱小,有几次都几乎灭亡。然而国家一直享受祭祀八九百年,在姬姓的封国中只有它最后灭亡,这难道不是召公的功德吗?

【解读】

在西周分封的诸侯中,除齐国外,燕国享年最久,将近九百年。召公是燕国的始封之君,司马迁在叙述召公的事迹时,表现出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他不隐讳召公对周公摄政的猜忌,同时又很轻松的交代两人的和解。召公与周公齐名,也是成王的重要辅臣,也是以德行著称于世、流芳千古的伟人。司马迁在文章开头先述说召公的政绩,然后写人民对他的敬仰与感念,不仅作《甘棠》之诗来歌颂他,而且连这棵棠树都不愿砍伐;在篇末的“太史公曰”中,司马迁甚至把燕国能够在艰难的条件下生存并“于姬姓独后亡”的原因都归功于召公余烈,再次大力赞美召公德政,充分体现了作者主张德治的政治理想。

这篇传记在材料取舍上是颇具匠心的。文章既粗线条地勾勒了燕国的历史轮廓,又重点描绘了国内发生的主要事件。其中主要选取了这样两方面的史实:燕王哙违背历史规律,盲目追求帝尧禅让的美名,把国家让给权臣子之,以致给百姓带来灾难,造成国破身亡;燕昭王谦恭下士,召来乐毅等四方贤材,与百姓同甘共苦,艰苦奋斗,重整河山。作者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史实,浓墨重笔,相互对比地进行生动的描述,褒贬锋芒,犀利而鲜明。

另外,传记在人物描写上也是很有特色的。作者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行动,简单扼要而又生动鲜明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苏代为齐使燕的一番对话,透露着他十足的狡狯;鹿毛寿劝说让国的一段说辞,隐藏着他的叵测居心,而昏庸无能的燕王哙则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神态堪称惟妙惟肖。再如:郭隗劝燕昭王招引贤士,理直气壮地大言“先从隗始”,于是燕昭王“改筑宫而师事之”;将渠劝燕王喜不去伐赵,以至“引燕王绶止之”,哭泣陈词,而“王蹴之以足”,这些场面都使读者如闻如见。 uPE3K9nhYArSuqrNY2yA19FIllNwi4z53t5h3XLfRLhRC56V20pUmoLFRzTioo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