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始皇焚书坑儒

【题解】

“焚书坑儒”实质上是一场统一思想的运动,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其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焚书坑儒为了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毁灭了许多先秦珍贵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原文】

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 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 当世,惑乱黔首 ,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制曰:“可。”

【注释】

①异时:往前,从前。②非:责怪,非难,反对。③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谓。④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很普遍的刑法,秦始皇统治期间就开始有了。⑤族:灭族。

【译文】

丞相李斯上书说:“过去诸侯国纷争,以高官厚禄招徕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已定,法令统一出自朝廷,百姓理家就要致力于耕田做工,读书人就要学习法令规章。但今日的儒生却不学习现代事务,只知一味地效法古代,并借此非议现实,蛊惑、扰乱民众,相互非难指责现行制度,并以此教导百姓。闻听命令颁下,就纷纷根据自己的学说、主张妄加评议,入朝时口是心非,出朝后便街谈巷议,夸饰君主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煽动、引导一些人攻击诽谤国家法令。这种情况如不禁止,势必造成君主的权势下降,臣下结党纳派活动蔓延民间。唯有禁止这些才有利于国家!因此我建议史官将除秦国史记之外的所有史书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按职责收藏书外,天下凡有私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人,一律按期将所藏交到郡守、郡尉处,一并焚毁。有敢于相对私语谈论《诗》、《书》的处死。借古非今的诛杀九族。官吏发现这种事情而不举报的与以上人同罪。此令颁布三十天后仍不将私藏书籍烧毁的,判处黥刑,并罚处修筑长城劳役的城旦刑。不予焚烧的,是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如果想要学习法令,应以官吏为师。”始皇下制令说:“可以。”

【原文】

……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因亡去。始皇闻之,大怒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 诽谤我!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 ,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 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注释】

①乃:竟然。②廉问:察访查问。廉,通“覝”。③绳:约束,制裁。

【译文】

……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始皇帝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始皇闻讯勃然大怒,说:“卢生等人,我尊敬他们,并重重地赏赐他们,现在竟然敢诽谤我!这些人在咸阳的,我曾派人去查访过,其中有的人竟妖言惑众!”于是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儒生们彼此告发,始皇帝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人四百六十余名,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了。还向全国宣扬,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以惩戒后世。同时谪罚更多的人流放到边地戍守。始皇的长子扶苏为此规劝道:“那些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您全部用重法惩处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始皇大为恼火,派扶苏赴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qRfkeXXiiKyuYjq4SABDoiHkOqnIt+8Iz2ueHHKpiEU5QB+U1DxqzumOxjemVp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