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没有哪一种文字能够像汉字这样具有持续的生命力。5000年前古埃及的圣字书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遗憾的是它后来消亡了,文字中记载的古埃及文明也埋藏在历史的记忆中;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也是人类古老的文字之一,然而,在公元330年前后也消亡了。此外,还有玛雅文字、波罗米文字等,无不湮没于历史的风烟之中。唯独汉字薪火相传,长盛不衰。

时至今日,汉字已经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字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语言,已经被各国朋友学习、使用。因此,研究汉字的起源、字形、字音、字义(通称“训诂”),就尤其显得有意义。

我国文字训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辑的《说文解字》一书。《说文解字》也简称《说文》,是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他性情淳笃,博通经籍,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誉。又精于文字训诂,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十五卷,收录当时的金文九千多字,按五百四十个部首排列,为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字义以及考证字源的字典,收录了秦汉时期通行的篆文、古文、籀文等不同的字体,收字范围之广为我国古代首创。同时,《说文解字》在按部首编排文字的方式、分析文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也首开先河,为后世文字工具书的编撰提供了先例。

《说文解字》因其广博的收录而记载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并保存了许多字词的古义和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因此,这部书既是研究上古时期的文字发展和典籍文献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也是注释古籍、探讨古代文化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对会意字、形声字以及用字的假借等内容的认识和了解,都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

此外,《说文解字》还蕴涵着丰富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方言、俗语方面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后世学者所注重,奉为文字训诂之学的巨著。它的出现,不仅使文字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对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的萌芽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历两千年悠悠岁月,至今仍被千千万万的读者翻检、捧读、背诵、临摹和研究。

《说文解字》全书总共收录了九千多个汉字,并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学说。作者许慎还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作了全面、权威的解释,从此“六书”成了专门的学问。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曾记载:上古(儿童)八岁入学,“教之六书”。值得注意的是,“六书”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造字法,准确地说,前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后两种“转注”和“假借”这是用字法。

据统计,汉字约有十万个,真可谓浩如烟海,要想对其每个字进行全面的解析,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本书精选了200个具有代表性的常用汉字,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剖析,旨在使读者用最少的精力,领略这部宏伟篇章的文字巨著的精华所在。

本书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汉字按照其义项特征做了系统的归类,参考《说文解字》原典,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分解。文字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枯燥难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力求做到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熔为一炉,在权威论证的前提下,探掘了很多富有趣味的汉字知识、历史典故,将原本枯燥难懂的文字学研究变得有趣易懂,从而辅助识字儿童、文字学专业学生、文字学爱好者,轻松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具体演变过程,更准确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原典”、“字形演变”、“本字溯源”、“词意演变”四部分。其中每个汉字都标注标准汉语拼音和“大徐本”反切注音(大徐即徐铉,五代宋初人,训诂学家,曾受命校订《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原典部分附有浅显易懂的译文;字形演变部分有清晰直观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的图文;本字溯源、词意演变部分阐述汉字的造字法、本义、引申义、基本义等,并用经典古诗文加以引证,其中引用的古诗文,尽可能地给出了白话译文,还附有新颖有趣、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需要注意的是,在20世纪初甲骨文出土之前,人们探究汉字的音、形、义,主要依据的是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等古籍,这就使许多前人对汉字的解释有了定式思维,脱离了生活的实质和本相,从而难免产生一些谬误,如“壬”的本义就是绕线的工具。而许慎却说“壬,位北方也。”,对于此类情况,本书进行了纠正。

本书在对汉字的解析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一些有关汉字的基本概念与术语,有必要对读者朋友介绍一下,以便顺利阅读本书。

第一,汉字的造字原理。汉字有四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是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方法,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其所表现的对象是实物,所以基本上都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词。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

2.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些指事性符号,来表达无法描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的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

3.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而成。

4.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第二,汉字字形演变。

1.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流行于商代,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2.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的黄金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因此“钟鼎”就成了青铜器的代名词。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

3. 小篆,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由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后改定,对汉字的发展有规范作用,为秦文字的代表之一,因为它是正式颁行的统一字体,经过整理、简化,所以异体字大量减少,且字形呈长方,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小篆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符号性增强了,而图画意味大大减弱了。

第三,用字方面。

1. 异体字,又称“异型字”、“又体字”、“或体字”或“重文字”,是指读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

2. 假借字,指仅仅因为读音相同或读音相近而借用,但在字形、字义上并无渊源关系的汉字。

第四,字义方面。

1. 本义,指一个汉字由最初书写的字形上所反映出来的意义,是字形构造的依据。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

2. 引申义,指由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与本义有着一定的关联。

3. 假借义,其中“假”,就是“借”的意思,假借义就是指仅仅因为读音相同或读音相近而借用已有的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本义无关联。

第五,说文解字的“切”,指的所标注的字的读音,如“义”字,《说文解字》注“宜寄切”,就是指“义”字的读音是把“宜寄”两字连起来读,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用第二个字的韵母。但是随着汉字的发展,有些字的“切”,发生了变化,如“人”字,《说文解字》注“如邻切”。

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权威版本,做了较多的考辨工作,力求精确、简明,在这里,向这些著作的作者和编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xfC9dzfioH1N0GSe/XBE65lwpGFsg/rA3KBy4vl+p8WHtzx7uW7U9Q6BgRQag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