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干篇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甲(jiá)

【说文原文】

甲(古狎切),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 ,古文甲,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

【说文译文】

甲,在天干之中,甲代表最东边的方位,阳气萌发,运行于万物之间,字形像草木初生时头戴甲壳的样子。另一种说法人头适合叫做甲,甲像人头的形状。所有与甲相关的字,都采用“甲”作偏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甲”,像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的样子。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甲”是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穿在一起呈“十”字形的甲片,代指“铠甲”。“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最早用藤条、木片、皮革等材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商朝、周朝时候,人们已经学会将整片皮革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甲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这些穿在一起的甲片,纵横呈现出一个个的“十”字形状。因此,“甲”的本意即为“铠甲”。清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意思是,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

【词意演变】

后来“甲”被借用为天干,为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通常与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如苏轼《喜雨亭记》:“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意思是,乙卯日才下过一场雨,等到甲子日,又下了一场雨。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故“甲”为六十甲子的省称。如“年过花甲”。

因为“甲”是天干的第一位,故引申为居第一、冠军。《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治宅甲诸第。”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由“居第一”之义又被引申为第一的、上等的。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古时候,身披“铠甲”的人,通常都是将军、士兵,故“甲”被引申为“兵士、军队”之义。如王维《老将行》:“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意思是,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绝不让敌人军队惊动国君。

“铠甲”属于武器装备,故“甲”被引申为“武器、军火”之义。如《资治通鉴》:“得甲库,取器械。”意思是,攻下了军火库,缴获了武器军械。

古代的将士穿着铠甲,相当于给身体裹了以硬壳,故“甲”被引申为动、植物的坚硬的外壳,如“龟甲、鳞甲”。

“甲”也被引申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如元代散曲家查徳卿《拟美人八咏·春绣》:“绿窗时有唾茸粘,银甲频将彩线挦。”意思是,绿窗上常常有粘上刺绣时吐出的红线头,芊芊玉手频频地将彩线来回穿。又如“指甲”、“趾甲”。

另外,“甲”指旧时户口编制单位。如“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甲”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如“某甲与某乙”。

乙(yǐ)

【说文原文】

乙(于笔切),象春艹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与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颈。凡乙之属皆从乙。

【说文译文】

乙,像初春草木弯弯曲曲长出地面,这时大地的阴气还很强大,草木只能艰难地破土冒出。古人用“乙”表示草木长出地面,这构思与用“|”表示引而向上相同。在天干顺序中,“乙”承续着“甲”;就字形看,“乙”像人的脖子。所有与乙相关的字,都采用“乙”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乙”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是一条弯曲的线段,但它究竟描绘的是什么事物呢?一种说法认为,“乙”字的字形源自一根绳索,所以它的本义应该是“绳索”。因而,后世从“乙”的汉字,多与绳索有关,如“乱、扎”等。

许慎则认为“乙”本是形容词,意思是,像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而所谓“乙乙”,就是形容“艰难地生长”。如西晋陆机《文赋》:“思乙乙其若抽。”意思是,文思就像被抽的丝一样,难以出来。

由于“乙”的甲骨文字形看起来又像一只鸟:左上部弯曲的部分像一只鸟头;中间及中下部分表示鸟身;右下部分的弯曲像鸟的尾巴,所以有的人就认为“乙”的本义是“鸟”。如古人就曾将燕子称为“乙”。如南朝齐张融《答周颙书》:“非凫(野鸡)即乙”。意思是,如果不是野鸡,就必定是燕子。

“乙”字的字形,从甲骨文到小篆,变化很微小,到了汉代的隶书阶段,才完全笔画化,称为真正的方块字。它的部首写作“乙”或“乚”。如“九、乜、乞、孔、乳、胤”。

【词意演变】

“乙”后来被借用为天干,为天干第二位,这是“乙”的基本义。“乙”与丑、卯、巳、未、酉、亥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乙”用来纪年,如“1645年乙酉年”。“乙”用来纪时,如“乙酉”、“乙戌”、“乙亥”

因为“乙”表示天干第二位,故“乙”引申为“第二、次一等”。如“乙部”,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成语“越凫楚乙”,指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语出南朝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谓同一飞鸿,越人以为野鸭,楚人以为燕子。后遂以“越凫楚乙”比喻认识不清,判断错误而各执一词。乙,燕子。

丙(bǐnɡ)

【说文原文】

丙(兵永切),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门。一者,阳也。丙承乙,象人肩。凡丙之属皆从丙。

【说文译文】

丙,在天干诸位中,丙代表南方,南方代表四季中的夏天,这时万物长成,一派光明的样子。阴气初起,阳气将亏。字形采用“一、入、冂”三形会意。这里的“一”,表示阳气。丙承乙,像人肩。所有与丙相关的字,都采用“丙”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丙”为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地穴的形状,取源于一处地穴的纵切面,两边像三角旗的形状,最上面一横是土层,三角旗下面的很大空间,就是挖好的地穴。所以人们认为“丙”的本义是“地穴”。“丙”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基本相似,只是三角旗变成圆弧形状的旗了。关于“丙”的本义,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丙”的本义是“鱼尾”。无论“丙”的本义是什么,现在都不使用了,现在使用的是它被借用为天干之一后所引申出来的义项。

【词意演变】

后来“丙”被借用为天干,为天干的第三位,用以纪年、月、日,通常与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如宋代姜夔叙述其词《其天乐》的创作背景时说:“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在此,“丙”与地支中的“辰”相配,用以纪年,指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这句的意思是,宋宁宗庆元二年,我跟张功甫在张达可家的厅堂内饮酒。

“丙”用来纪年,如“丙子、丙戌、丙寅”。“丙”用来纪日,如《礼记·月令》:“其日丙丁。”“丙”用来纪时,如“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时。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所以“丙”指南方。《说文》:“丙位南方,万物成炳。”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五行中丙丁属火,所以“丙”为火的代称。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如“丙丁神”,火神。

由于“丙”表示天干的第三位,故“丙”引申为在可数序列中的第三个。如“丙科”,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

成语“丙吉问牛”,意思是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出自明代程登吉《幼学琼林》: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一次外出,他见一群人在斗殴,他没有去制止,而看到一头牛在吃力地拉车。他却停下叫人去询问,下属说他只重畜不重人,他解释说牛影响农事,直接影响国计民生。

丁(dīnɡ)

【说文原文】

丁(当经切),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凡丁之属皆从丁。

【说文译文】

丁,夏日万物都壮实。是象形字。在天干顺序中,丁承续丙,字形像人心。所有与丁相关的字,都采用“丁”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丁”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为空心的长方形,这样的符号,古人像要表达什么意思呢?经过考察,这种构形来源于对上古的粗铜铜钉的白描。这种铜钉的钉帽一般呈方形,其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俯视时看到的钉帽的形状。也就是说,“丁”就是“钉”的本字,“丁”的本义就是钉子。其金文像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像侧视的钉形。《说文》:“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后来“丁”被借用为天干之一,为了避免用法上的混淆,人们就在“丁”字的左边加了一个表示钉子材料为金属的“钅”金部,创造了形声字“钉”,专门表示“钉子”之义。

【词意演变】

“丁”后来被借用为天干,为天干第四位,与丑、卯、巳、未、酉、亥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丁”用来纪年。如宋代姜夔的名作《点绛唇》就创作于“丁未冬,过吴孙”时。这里的“丁未”指宋淳熙十四年(1187)。“丁”用来纪日。如《吕氏春秋·孟夏》:“其日丙丁。”《春秋》:“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由于“丁”为天干第四位,所以又被引申为序数第四。如“丁等”,第四等;“丁级”,第四级;“丁方”,四方;“丁夜”,指四更夜(凌晨一时至三时)。

由于钉子是坚硬的东西,所以“丁”被引申为强壮、壮盛。汉代王充《论衡·无形》:“齿落复生,身气丁强。”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人;“丁夫”,壮健的男子。

“丁”由“强壮、状盛”之义引申为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如唐代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意思是,不久遇上了天宝年间的大征兵,每户人家,三个成年男子中征选一名壮丁。清代邵长蘅《青门剩稿》:“余丁传餐。”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后来,“丁”表示家庭人口。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丁”还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如“园丁”、“家丁”、“庖丁”。

由于古代钉子的钉帽一般是方形,故“丁”引申为小的立方体,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钉子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互相碰撞,故“丁”被引申为“当、遭逢”之义。如《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大意是,我很庆幸自己能生逢其时。汉代刘向《九叹·惜贤》:“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大意是,当时遇到祸害,谁能怎么办。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此外,“丁”还可以读“zhènɡ”,通常两个“丁”字连用,左拟声词,形容弹琴、伐木、下棋等声音,相当于“叮叮”。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砍树丁丁地响,鸟儿嘤嘤地叫。它们从那深谷中飞出来,迁到高高的大树上面。

“丁公凿井”,出自汉代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故事是说,春秋时期,宋国人丁某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水井,需要一个人帮忙,便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传来传去,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君王召见他,“欲见其人”,丁公答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戊(wù)

【说文原文】

戊(莫(亻矦)切),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凡戊之属皆从戊。

【说文译文】

戊,在天干中位于中央。字形像六甲五龙相绞缠。戊承丁,像人胁。所有与戊相关的字,都采用“戊”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戊”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把大斧的形状,朝左的月牙表示宽阔的斧刃,那一竖,表示长长的斧柄;斧柄最上端向右弯的线条,表示顶钩;斧柄底端的三角桩,表示脚叉。据考证,这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斧形武器,石头制成的,在形状上与青铜斧头很相似。其金文字形,“斧刃”被突出,斧刃更宽,斧刃的边更长了,让人感觉到它散发出的阴森森的寒气,而且斧柄变弯了,“顶钩”和“脚叉”都移到了斧柄身上了。“戊”的本义就是大斧。“戊”字被借用为天干之一后,它的本义就被后起的“斧”、“钺”等字取代。

【词意演变】

“戊”是天干的第五位,用以纪年、月、日,通常与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戊”用来纪年。如清代袁枚《祭妹文》:“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意思是,所可叹的,我从乾隆二十三年读了你哭侄子的诗以后,到如今还没有男孩,只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孩。在此,“戊”与地支中的“寅”相配,指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如周共和九年为戊辰年(前833)。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戊”指中央。又依照古代的五行观念,中央属土,故“戊”又成为“土”的代称。

由于“戊”在天干中排第五位,所以也被用为可数序列中“第五”的代称。如《南史·梁武帝纪》:“常至戊夜”。这里的“戊夜”绝不是“午夜”,而是“五更(凌晨三时至五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戊”、“戌”、“戉(yuè,同钺,指大斧)”这三个字,不仅字形相似,而且本义也相似,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以免混淆。

己(jǐ)

【说文原文】

己(居拟切),中宫也。象万物辟藏出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属皆从己。 ,古文己。

【说文译文】

己,定位在中央。像万物因回避而收藏在土中弯弯曲曲的形状。己继承戊,字形像人腹。所有与己相关的字,都采用“己”作偏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己字。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己”是象形字。其金文字形,就是一根弯曲的绳索的形状。其小篆字形,只是绳索更加弯曲,并且在金文字形的基础上又延长了一截,所以就多了向下拉的那一段。因此,“己”的本义就是“绳索”。由于绳索是用来捆绑东西的,故“己”字由本义引申为“束缚、约束、法度”之义。但是这些义项在“己”被借用为天干之一后,都被后起之字“纪”代替。也可以说“己”是古“纪”字。

【词意演变】

“己”后来被借用为天干,为天干第六位,与丑、卯、巳、未、酉、亥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己”用来纪年,如辛弃疾在其词作《摸鱼儿》的开头,叙述它的创作背景:“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全句的意思是,宋孝宗淳熙六年,我从湖北转运使转为湖南转运使,临行之前,同僚王正之在小山亭设酒宴为我送行,因此做此词。这里的“己亥”,指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由于“己”为天干第六位,所以也常用为可数序列中“第六”的代称。

此外,通常被捆绑起来的东西,往往都是有归属的,故“己”由本义又引申为“自己、本人”,此义项后来成了“己”的基本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意是,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意思是,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应该悔恨的。又如词语“知己”、“己身”、“异己”、“克己”、“舍己为公”等,使用的就是此义项。

在古文中,“己”还常常被借用为“给”。如《醒世姻缘传》:“一二千两银子东西己人!叫他唱二万出戏我看了,己他一个!”

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出自《论语》,亦是儒家的行为准则之一。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人安则己安。

庚(ɡēnɡ)

【说文原文】

庚(古行切),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承己,象人 。凡庚之属皆从庚。

【说文译文】

庚,在天干中,庚代表西方,西方是代表秋天的方位,像秋天万物坚硬有果实的样子。在天干中,“庚”序承“己”, 字形像人的肚脐。所有与庚相关的字,都采用“庚”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庚”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古代农民用于将谷和糠分开的一种装置,贯穿其上下的“丫”状结构,表示支架;中间的长方形与长方形左右两端下延的两竖,表示簸箕或筛子。其金文字形,比甲骨文字形更加形象,表示簸箕和筛子的部分更加形象:一个圆形的筛子和一只敞口的簸箕组合在了一起。“庚”的本义就是古代农民用于将谷和糠分开的一种装置,即在一个支架的下面挂上诸如簸箕或筛子之类的农具。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在簸箕或筛子里放上碾好的粮食,再进行扇动或摇动,就能把谷和糠分开。“庚”被借用为天干之一后,它的本义就渐渐被废弃了。

【词意演变】

“庚”被借用为天干,为第七位,用以纪年、月、日,通常与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如《诗经·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选择)我马。”在此,“庚”与地支中的“午”相配,用以纪日。这句的意思是,庚午那日吉祥又绝妙,猎马都已选择好。

由于“庚”为天干的第七位,所以它也常常用为可数序列中“第七”的代称。此外,大约是因为“自古人生七十稀”,在古时候生产水平极低以及医疗水平较落后的条件下,人们能活到七十岁是很稀奇的事情,也是一个人莫大的福气,因此,宋朝、元朝以后,人们就逐渐就用“庚”表示年龄。如“贵庚”,多少岁;“年庚”,指年龄。

旧历中有三伏,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始,名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故有庚伏之称。“庚伏”也简称“庚”。“庚”便成了“伏天”的代称。如“庚暑”,指三伏暑天。

古时候人们将天干与方位相对应,“庚”对应西方,因此,“庚”又成为“西方”的代称。如《说文》:“庚,位西方。”而在古时候的五行观念中,它又属金。《淮南子·天文》:“庚辛申酉,金也。”

在古文中,“庚”通“更”,意为变更、更换。宋代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东。”又如“庚邮”,更换递送的驿邮。

“庚”还表示愈加之义。如《列子·黄帝篇》:“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意思是,之前已经学道三年,又在两年之内,心中比学道前更多地计较是与非,嘴上更多地谈论利与害,然后老师才开始放松脸面对我笑了笑。

《列子·黄帝篇》:“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意思是,(之前已经学道五年)又在两年之内,我顺从心灵去计较,反而觉得愈加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愈加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

典故“庚癸频呼”,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庚、癸:军粮的隐语。出自《左传·哀公十三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粱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辛(xīn)

【说文原文】

辛(息邻切),秋时万物成而孰;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从一,从 ,辠也。辛承庚,象人股。凡辛之属皆从辛。

【说文译文】

辛,在四时中代表秋,入秋万物长成而熟落。辛在五行中代表金,金的特性刚硬;辛也代表辛味,辛辣痛苦就会流泪。字形采用“一 ”会意。 ,表示罪行。在天干次序中,“辛”承续“庚”,字形像人的屁股。所有与辛相关的字,都采用“辛”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辛”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把平头刀具的形状。这种刀具有什么用途?刚开始,人们不能确定。随着近代考古工作的逐渐发展,考古专家在山西、陕西等地区,挖掘出了许多这样的短刀,长度不超过30厘米,三面都有刀锋,有刀柄,也有刀把。经过认真研究,专家们发现,这是三千多年前,奴隶主用来对罪犯、奴隶以及战俘等施行肉刑的刑具。“辛”的本义就是“刑刀”。

在奴隶社会,受到刑刀宰割的人,在奴隶主眼里都是犯了大罪的人,所以“辛”由本义引申为“大罪”。如《说文》:“辛,大罪也。”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辞皆从辛者由此。”《清史稿》:“凡四十一款,当斩,妻子入辛者库,财产入官。”其中“辛者库”,就是大罪之人所居之地。清代,犯了大罪的妃子、宫女等,常常被罚入“辛者库”服苦役。

【词意演变】

接受刑法是痛苦的事情,因此“辛”又被引申为“劳苦、艰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意思是,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劳苦。苏轼《浪淘沙·昨日出东城》:“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辛”还被引申为痛苦、悲伤。如曹植《赠白马王彪》:“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又如“辛楚”,辛酸苦楚;“辛伤”,悲伤;“辛切”,悲切。

“辛”还可以引申为“五味”之一“辣”,这里运用了一种通感的手法,即把“痛苦”等心理上的感受运用到味觉这一心理感受上。如“辛凉”,辛辣清凉。它作名词时,指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如东晋张湛《养生要》:“大蒜勿食,荤辛害目。”李善注《五辛菜》:“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

“辛”后来被借用为天干,为天干第八位,这是“辛”的基本义。“辛”与丑、卯、巳、未、酉、亥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如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其中“辛”与地支“亥”相配,用来纪年,指1911年。

“辛”用来纪日。如《礼记·月令》:“其日庚辛。”注:“辛之言新也,因以为日名焉。”《诗·小邪·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意思是,九月底来十月初,十月初一辛卯日。

“辛”也是汉字部首之一,与“辛”相关的字,基本上与其本义刀刑有关,如:“辜、妾、童”等。

成语“千辛万苦”,指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交战,晋军军师先轸俘虏了秦军统帅孟明。晋襄公准备杀他祭祖庙,然后他的母夫人嬴氏求情放人。他考虑两国的交情就把孟明放了。先轸气得火冒三丈说:“我们这些士兵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他捉住,你却放虎归山。”

壬(rén)

【说文原文】

壬(如林切),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凡壬之属皆从壬。

【说文译文】

壬,在天干中“壬”表示北方方位。“壬”也代表冬天,表示阴气到达极点而阳气萌生,所以《周易》上说,“龙战于野。”战,是交接的意思。“壬”,字形像人怀孕的形象。用“子”承接地支的“亥”和天干的“壬”,这是符合孳生顺序的。“壬”字是在“工”字中加一横,这与“巫”字在“工”字中加两个“人”的造字思路相同。“壬”继承“辛”,像人的小腿。小腿,是担任身体承重的器官。所有与壬相关的字,都采用“壬”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壬”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种用木材或金属制成的呈“工”字形的工具。那一竖,表示一根圆柱形或菱形木(金属)杆,其两端各有一支与之垂直的短木(金属)杆。中间的杆,用来缠绕线,两端的杆,起隔挡作用,防止缠满的线滑脱。

其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基本类似,只是两端的起隔挡作用的杆加长了;中间的“竖杆”上多了一黑点,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了说明杆上已经缠绕上了线团,但是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认为“古文字直笔常加点”,所以这个点没有实际意义。“壬”的本义就是绕线的工具。

【词意演变】

后来“壬”被借用为天干,意为天干的第九位,这是“壬”的基本义。“壬”用以纪年、月、日,通常与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如《春秋》:“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chū)。”其中,“壬”与地支中的“戌”相配来纪日。全句的意思是,夏季四月的壬戌日,宋襄公与晋侯在长樗会盟。

在绕线的过程中,线团会越来越大,因此“壬”由本意引申为盛大、庄严。如《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大意是,各种礼节已经到位了,礼仪盛大又隆重。

在古文中,“壬”被假借为“佞”,为巧辩之义。如《书·皋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大意是,还怕什么巧言令色、惑乱政纲的奸佞小人呢?”又如“壬人”,壬佞,奸人。

癸(ɡuǐ)

【说文原文】

癸(居诔切),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属皆从癸。 ,籒文从癶从矢。

【说文译文】

癸,代表冬令,这时水土平整,可以度量。“癸”的篆文字形,像水从四面流入耕地中央的样子。在天干顺序中,“癸”跟在“壬”后面,像人的脚。所有与癸相关的字,都采用“癸”作偏旁。 ,这是籀文写法的“癸”字,采用“癶、矢”会意。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癸”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飞镖的形状。中间的“ ”,表示两根交叉的木条,其四端的短杆,是人们为了表示它能旋转的功能而加上去的,给人一种锐不可当、飞速的感觉。其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基本类似,只是飞镖旋转了45度角,还有其四端的短杆,移到了镖身上了。因此,“癸”的本义是指一种古老的武器,即飞镖。

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水草丰沛,于是成了各种鸟类栖息的天堂。为了成功捕捉这些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谓费尽心机,他们先后使用过小石块、标枪、弓箭等武器来对付这些善于飞行的鸟儿,但是效果都不好。经过长期的探索,后来他们发明了一种超级武器,即飞镖,古人把它命名为“癸”。最早的飞镖由两根两端削尖的长形木片制成,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其对准猎物用力投出去,它就会旋转着迅速飞出去,如果飞入鸟群,就能成功杀死、杀伤多只鸟。随着社会的发展,“癸”这种飞镖被不断改进,最终,成了上古时期的一种兵器,即三峰矛,属于“戟”类兵器。

【词意演变】

当“癸”被借用为天干之义后,人们在“癸”的右侧加了一个表示兵器之义的“戈”字,成了形声字“戣(kuí)”,来代替当兵器讲的“癸”。如《尚书·顺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意思是,有一个人戴着礼帽,拿着三峰矛,站在东堂的阶上。“东垂”,指东堂的阶上。

“癸”后来被借用为天干,为第十位,与丑、卯、巳、未、酉、亥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如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此举大意是,唐代宗广德元年,西苑的敌军侵入道州,到处烧杀抢掠,几乎抢光了才离开。其中,“癸”与地支中的“卯”相配,用来纪年,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癸”也是汉字部首之一,与“癸”相关的字,基本上与“癸”这种武器或“旋转”有关,例如,“葵”,花叶转向太阳的植物;“揆”,手拿癸而揣度何时抛出去或抛向哪个角度,后来引申为估量。“暌”,目转之貌。 Y8ljZZ+nPoQHFuLyirwgyygX/Eac8k5p6vvNxLbepAvGTs0wGVevFJ9dP5SB2L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