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卦篇

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八卦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八卦的8个字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乾(qián)

【说文原文】

乾(渠焉切),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倝声。

【说文译文】

乾,阳气向上升腾。字形采用“乙”作偏旁;乙,表示无所不往;“倝”是声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乾”是形声字,其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至今尚未发现,最早可见的是小篆字形是形声字,从乙,倝(gàn,太阳升起时金光灿灿的样子)声。乙,像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在此作形部,从而说明了“乾”的本义为“向上长出”。《说文》:“乾,上出也。”清经学家段玉裁注:“此乾字之本义也。……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意思是,向上长出,是“乾(干)”的,向下注的,则是湿的,因此“乾”与“湿”是相对的。故“乾”被引申为“干燥”之义,即“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当此意讲的“乾”字,后来简化为“干”,如“干燥”,“牛肉干”,“豆腐干”等。

“乾”由“干燥”之义可引申为“枯竭、尽净”;“白白地,徒然”等义。如我们现在还使用的词语“干杯”。又如唐代韩愈《感春》:“干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其中“干愁”,指没有来由的忧愁。然而,我们常常讲的“干笑”中的“干”,应该解释为虚假的、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乾”字本来读音为“gān”。这些义项后来被“干”表示了。

【词意演变】

后来,“乾”借用为八卦之一,读音为“qián”,为八卦的首卦,代表天。代表刚健、阳刚、自强不息,寓意“阳性的”。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大意是,“乾”就是升至上方,而凡是能升至上方的,都像大气一样,而“天”是大气的聚集物,所以“乾”就是“天”。《易·说卦》:“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又如“乾方”,天方;“乾元”,即天;“乾施”,上天的施予;“乾首”,天的高处;“乾刚”,天道刚健;“乾象”,天象;“乾启”,上天的启示;“乾道”,天道。

乾卦的卜辞用了“元、亨、利、贞”四个字,意思是,“元始、亨通、和谐、贞正。”“元”,代表宇宙的本能、万物的开始;“亨”,代表到处通达,没有阻碍;“利”,代表无往不利;“贞”,即正,代表完整。关于乾卦的解释,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该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乾”代表西北方。如“乾冈”,西北方位的山冈;“乾风”,西北风;“乾雷”,西北方的响雷。

“乾”由“天”可引申为以下义项:“乾”指君主。如“乾化”,帝王的教化;“乾心”,帝心;“乾居”,帝王;“乾符”,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乾”指太阳。如“乾晖”,阳光;“乾曜”,太阳。“乾”代表男性。如:旧时婚姻中称男方为“乾造”,男家为“乾宅”。

清朝第六位皇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为“乾隆”,寓意为“天道昌隆”。他25岁登基,在位60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坤(kūn)

【说文原文】

坤(苦昆切),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

【说文译文】

坤,大地。《易经》的基本卦之一。字形采用“土、申”会义,因为坤的位置在西南的申位。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坤”的甲骨文字和金文至今尚未发现。最早可见的是小篆字形,与今天的楷体相差无几,为形声字,从土,申声,左边是“土”字,表形,右边是“申”,表声。“坤”的本义就是地、大地。《易·说卦》:“坤也者,地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宋书·乐志》:“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又如“坤元”,坤的元始之德,指大地滋生万物之德;“坤后”,大地;“坤仪”,大地。“坤珍”,象征大地的符瑞;“坤轴”,想象中的地轴;“坤维”,地维,指大地的四方。

【词意演变】

“坤”借为八卦之一,在八卦中象征“地”。《易·说卦》:“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坤卦的卦形是三个阴爻,是纯阴之卦,其数为八,五行属土。坤卦明柔,后在万物,运行不息,前进无疆,又顺畅之象。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象。凡是消极的、阴柔的,方形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软弱无力的,众多的,厚德的,载物的,裂开的等事物都属于坤卦。坤受乾德(即天场)的影响,以柔顺为德。它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而产生万物。因其质柔,有吸收一切能量的特性。

“坤卦”所代表的人物有皇妃、臣子、国民大众、祖母、妻子、忠厚之人、大腹之人、农夫俗子、小人等。“坤卦”所代表的天象有云、阴天、雾气、露、潮湿气候、低气压。“坤卦”所代表的人体部位有腹部、胃、消化器官、右肩等。“坤卦”所代表的动物有牛、母马、百禽、雌性百兽、地下虫类、猫类等夜行动物。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为“坤”。如“坤垠”,西南边陲;“坤隅”,西南方;“坤维”,指西南方。

“坤”常常与“乾”对应使用,如“乾”代表父,“坤”代表母;“乾”代表日,“坤”代表月;“乾”代表阳,“坤”代表阴。由于“坤”代表阴,故“坤”后用为女性或女方的代称。如“坤表”,女表;“坤鞋”,女鞋;“坤旦”,评剧中女伶串演旦角叫坤旦,男子串演旦角叫乾旦;“坤宅”,旧时联姻,称女家为坤宅,男家为乾宅。“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意思是,坤象征大地,君子应该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震(zhèn)

【说文原文】

震(章刃切),劈历,振物者。从雨,辰声。《春秋传》曰:“震夷伯之庙。”

【说文译文】

震,天穹的霹雳,振动室内什物。字形采用“雨字头”,“辰”是声旁。《春秋传》上说:“响雷震撼夷伯的庙堂。”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震”是形声字,其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至今尚未发现。最早可见的小篆字形,从雨,辰声。用“辰”字表声,因雷、雨常常并作,所以用“雨”字表形。“震”的本义就是雷,疾雷。《春秋》:“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孔颖达疏:“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又如“震震”,雷、鼓、车、马等所发出的巨响;“震厉”,雷声;“震霆”,轰雷,响雷;“震雷”,响雷;“震响”,震雷似的响声。

【词意演变】

“震”后来被借用为八卦之一,象征“雷”,被称为“雷之象”:“上震下震八纯卦。八纯卦,吉顺而又波折。其数为四,五行属木,居东方。”代表长男、将帅。

“震卦”的外形,初爻为阳爻,二、三爻为阴爻,即所谓的“震仰盂”,表现出了一种向上、向外发展的趋势,故其正象为雷。秋冬之间潜在两阴之下的阳气,等春天到来,便开始向上、向外发展,震动其上之阴气,如春天万物开始发生一样,跃跃欲试,驱阴邪震万物而萌发,如春天的蛰雷。

此外,一阳在下,二阴在上,所以有大道之象;阴在上,有动荡不已的样子,为龙:阳刚在下,不愿被阴邪所压制,定要奋起,锐意进取,建立功业,声名大震,所以决断躁动。由此,诸如上升、进步、新生、勇敢、意气风发、好动、愤怒等意象,都属于震卦。

“震”代表东方。如《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又如“震宫”,东方;“震方”,震位、震维,东方;“震区”,东方。

由于疾雷能使地动山摇,所以“震”由本义可引申为“震动”,即物体自身动荡或加以外力使物体动荡。汉代贾谊《过秦论》:“余威震于殊俗。”《后汉书·张衡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水经注·河水》:“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清代邵长蘅《青门剩稿》:“内地为之震。”又如“震掉”,颤动;“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围“震裂”,物体因受震动而裂开;“震主之威”,指人威势极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震”也表示“震惊,惊惧,使惊惧”、“心动,激动”等义。如《韩非子·八奸》:“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意思是,严重的,臣子招引大国军队压境来挟制国内;轻些的,屡屡引进大国使者来震慑君主,使君主害怕。《资治通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意思是,孙权将其给群臣看,没有人不被震惊得改变脸色。又如“震怖”,惊恐;“震悸”,惊怖恐惧;“震慑”,震惧,形容极害怕;“震怜”,动情怜恤。

“震”也表示“振兴,振奋”之义。如《诗·周颂·时迈》:“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意思是,周王威风震天响,天下没有人不振奋。又如“震奋”,振作奋发;“震发”,奋发,奋起;“震激”,振作激发。

在古文中,“震”可作定语,指“与天子有关的”。如:“震位”,指东宫,即“太子之宫”;“震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震业”,帝王的事业;“震储”,皇储,太子。也可表示“威势,威严”之义。《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意思是,惧怕君主的威严。又如“震灼”,威势极盛;“震肃”,因慑于威势而肃然。

“震”也代指地震。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八月丁酉,南宫极震。”《后汉书·张衡传》:“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又如“震中”、“震波”、“震级”。

巽(xùn)

【说文原文】

巽(苏困切),具也。

【说文译文】

巽,就是辅助主人陈设或准备食物。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巽”是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至今尚未发现,最早可见的是小篆字形,上面是两把并列摆放的勺子,下面是一个“几”,表示饭桌、茶几之类的家具。上下两部分组合起来,就说明“巽”字的本义为“陈设或准备食物。”《说文》:“巽,具也。”注:馔为巽的本体。也就是说,“巽”是“馔”的初文。“馔”是形声字。字从食,从巽,巽亦声。“巽”意为“辅助”、“翼辅”。“食”与“巽”联合起来表示“辅助主人陈设食物”。“馔”的本义就是陈设或准备食物。

“巽”的楷体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勺子的柄和茶几结合成了“共”字,两个勺子的头则被写成了两个“巳”,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巽”字。后来,“巽”字被借用为“八卦”的卦象之一,它的本义就由“馔”来表示了。

【词意演变】

“巽”在八卦中,代表“风”,被称为“风卦象”。《易·说卦》:“巽为木,为风。”意思是,巽五行属木,代表风。“巽”卦的卦形,初爻为阴爻,二阳爻在上。巽卦代表一阴爻潜入二阳爻之下,表示一阴深入二阳刚之下,有一种深入地向下、向内发展的趋势。故巽卦正象为风。又如“巽地”,吉利的地方;“巽二郎”,传说中的风神;《易·说卦》有“巽为木,为风”,故名。

“巽”代表东南方。如“巽方”,东南方;“巽地”,东南方位;“巽风”,东南风。又称“清明风”、“景风”,古有八卦主八风之说;“巽隅”,指东南角。

因为“风”表示一种飘动而有渗透性的事物,是无孔不入的,“针大的眼,斗大的风”,不管多小的间隙,它都能在其中间存在,在其中远行,并能载运各种能量。故“巽卦”寓意“伏入”。所谓“阴阳之气,以雷动,以风行。”因此诸如基础不稳、直爽、清洁干净,附和、整齐、传达、号令、奔波、薄情、悭吝、幻觉、忙碌、犹疑、轻浮、扫荡、烦躁、空虚、胆略、魄力、多欲、权谋、数术、头发稀少等意象,都属于“巽卦”。

因为巽卦代表能量传递,故有灵气之意,所以可代表一些僧尼、仙道之人。巽为长女,可代表在一定范围内最大岁数的妇女。巽有流动性,可表示流动不定的职业人物,也能表示仔细认真的、精巧的职业人物等。故巽卦代表:长女、处女、僧尼、仙道之人、优柔寡断的人、额头宽的人、头发细长而直的人、造谣者。

“巽卦”所代表的人体部位:头发细、直、稀少,神经、气管、胆、筋、呼吸器官、肠道、食道、肱、股、左肩、左手肩、淋巴系统、血管、练功者之元气。

“巽卦”所代表的动物:鸡、鹅、鸭、鹞、蝶、蜻蜓、蛇、地虫(蚯蚓等)等山林禽虫;带鱼、鳗鱼、鳝鱼等细长鱼类;虎、猫、斑马等有条纹之兽及勇猛带风声之兽。

“巽卦”所代表的天象:刮风、云、高空、飓风、台风、旋风(包括龙卷风)。后来,“巽”又由“风”而被引申为“消散”之义。《释名·释天》:“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

此外,“巽”还可以通“逊”,意为“卑顺,怯懦”。《易·蒙卦》:“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意思是,就如同蒙骗幼童一样蒙骗敌人,使敌人成为受我方操纵的卑顺之辈。唐孔颖达疏引褚氏曰:“顺者心不违也,巽者外迹相卑下也。”又如“巽顺”,卑顺、顺从;“巽词”,委婉的言辞;“巽与”,顺从,附和。

坎(kǎn)

【说文原文】

坎(苦感切),陷也。从土,欠声。

【说文译文】

坎,凹陷的土坑。字形采用“土”作偏旁,“欠”是声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坎”是形声字,从土,欠声。其甲骨文是象形字,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坑坎的纵截面图,简明地表达了“坎”字的本义:坑坎、坑穴。《易·序卦》:“坎者,陷也。”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凿地为坎。”又如“坎阱”,陷阱;“坎深”,深渊;“坎傺”,住在土窟里。

【词意演变】

“坎”被借用为八卦之一,代表水。被称为水卦象:重坎八纯卦。其数为六,五行属水,居北方。如“坎离”,八卦中的水和火;“坎德”,谦虚之德,《周易》以坎属水,水就下处卑下之地,故有此称谓。

坎卦的卦形,一阳爻居中,上下各位阴爻,表示一种有四面像中心发展的趋势。外柔顺、内刚健。内动外静,内部交换,旋转向心集聚,为水柔而流动,钢刀也难折断。而滴水又能穿石,表面柔弱而内含刚性,谋事可成,但会有波折。“坎”字又由“欠土”之意,土缺必成洼穴,洼穴易得水。所以,坎卦正象为水。

坎卦为险卦:一阳爻陷于二阴爻之中,有坑穴之象,又如水中旋涡,所以容易陷落沉溺。坎为水,无处不流不渗入,称为沟渎、隐伏、险陷、心痛的现象。由此,诸如聪明、智慧、善谋、以柔胜刚、曲折坎坷、漂泊多变、哭泣、淫欲、狠毒、险、流血等意象,都属于坎卦。

坎卦所代表的人物有:江湖之人、酒鬼、多情轻浮者。坎卦所代表的性格有:外柔内刚、善谋多智、喜算计、多心计、阴险卑鄙、城府深、多欲、好时尚。

“坎”由“坑穴”引申为“墓穴,墓坑”。《礼记·檀弓下》:“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大意是,参加他的葬礼,发现他的墓穴还没有水泉深。“坎”由本义也可引申为通过自然的过程或用人工办法形成或堆成的土堤或土埂。如“土坎儿”,“田坎儿”。

由于“坑穴”不全是自然形成的,有些“坑穴”是人工挖掘的,所以“坎”也可以当动词使用,意为“掘坑,挖洞”。《新唐书·吴少诚传》:“坎垣入之,戍者不知也。”意思是,在城墙上挖了个洞进去,驻守的人并没有发觉。又如“坎坛”,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

由于有坑洞的地方往往就是低陷不平的,所以“坎”又可引申为“坏运气”或“窘迫的处境”的代名词。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意思是,州衙提名赦免,观察使却压制,遭遇坎坷,只能迁调荒漠。此外,“坎”也可用来指“最要紧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如:“这事可到坎儿上了。”

成语“坎井之蛙”指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语出《荀子·正论》: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哪!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犹豫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象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说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

离(lí)

【说文原文】

离(吕支切),黄仓庚也。鸣则蚕生。从隹离声。

【说文译文】

离,就是离黃,仓庚鸟。仓庚鸟鸣噪的季节,蚕虫就繁生了。字形采用“隹”作偏旁,“离”是声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离”的繁体字为“離”,是形声字,从隹(zhuī),离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说文》:“离,离黄、仓庚也。”意思是,离就是离黃、仓庚鸟。“离黄”、“仓庚”都是古人对“黄鹂”的称呼。也就是说,许慎认为“离”就是“鹂”的本字,本义是黄鹂。后世学者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

离”字的甲骨文是个象形字:其上部是一只逼真的小鸟的形状,下面是一个捕鸟的网兜,整个画面就是有一个绑着长长的手柄的捕鸟的网兜,网兜口边,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由此可见,“离”的本义就是“以网捕鸟”。

“离”由本义可引申为“擒获”,“靠近”之义。如《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接近毕星宿,大雨滂沱降人间。

【词意演变】

“离”字借用为八卦之一,代表火。“离”在八卦中象征火,被称为火卦象:重离八纯卦。其数为三,五行属火,居南方。

“离卦”的卦象,一阴爻居中,二阳爻居外,展现了一种由中心向外发展的趋势,有离散之意。它还寓意“外刚键内柔弱”;外动内静,内部与外部进行交换,如火一样,向外部施放能量。火苗火烛外部可烧毁其他东西,但是核心是冷的,没有毁灭性质,或附着在燃烧物上,容易使其燃烧起来。所以离卦正象为火。诸如明丽、磊落、发现、礼仪、自满、焦躁、煽动、撒谎、花言巧语、枯燥、空虚等意象,都属于离卦。

离卦所代表的的人物有文人、目疾者、大腹人等。离卦所代表的疾病有目疾、高血压、肺虚症、心脏疾病。

“离”字的本义,在其诞生后没有多久便不再使用。后世所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它的假借义,其中最常使用的是“离”假借为“剺”,为“割、划开”之义。如“离肺”,指割取肺脏。

此意又可引申为“离开,离别”。如《诗·小雅·雨无止》:“正大夫离居。”大意是,正大夫离开了居所。又如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此意还可引申为“分散,离散”。跟“合”相对。汉代贾谊《过秦论》:“约从离衡。”意思是,以合纵之约离散秦的连横之策。清代林觉民《与妻书》:“不愿离而离。”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又表示“缺少”之义。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此意还可引申为“违背,背离”。如《商君书·画策》:“失法离令,若死我死。”意思是,不遵守法律,违背了命令,你死,我也得死。《左传》:“众叛亲离。”意思是,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此意还可引申为“距离,相距”。如《水浒传》:“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又如: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在古文中,我们还常常能看到词语“离离”,意为“罗列,陈列”,表示“茂盛而整齐的样子”。如《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意思是,那里的黍子整齐而繁茂,那里的高粱刚发芽。又如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古原上繁密茂盛的野草,每年都会繁盛一次,枯萎一次。

“离”也表示“经历”之义。如《诗·小雅·小明》:“载离寒暑。”意思是,迄今历经酷暑与严寒。《汉书·西域传上》:“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意思是,经历一、二十天就要人和牲畜都死于旷野而不得返回长安。

“离”字还可通“缡”,指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或通“罹”,为遭受之义。如《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意思是,有一只兔子很自在,但是野鸡却遭受了被捕入网的命运。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殃,罹祸。

艮(gèn)

【说文原文】

艮(古恨切),很也。从匕目。匕目,犹目相匕,不相下也。《易》曰:“艮其限。”匕目为艮,匕目为眞也。

【说文译文】

艮,很,回望怒视。字形采用“匕、目”会义。匕目,犹如说目光如剑,相逼视而不相让。《易经》上说:“目光紧盯腰部的界限。”匕、目会义成为“艮”字,匕、目会义,也可以成为“眞”字。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艮”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一只大眼睛,眼珠靠左,所以是一只向左看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面朝右站立的人的形状。上下两部分组合起来,表明了“艮”的本义就是回头看,即回顾。如《易经》:“艮其背。”意思是,回头看他的背部。

发展到小篆阶段,“艮”上面的大眼睛,被改写成了“目”字,下面的依旧是一个人,只是这个人的腰更弯了。经过不断的演变,今天的字形就是“艮”的样子。注意,“既”、“食”等字中的“艮”部,实际上并不是“艮”,而是由“装满食物的豆”的象形演化而来的。

【词意演变】

后来“艮”被借用为八卦之一,“艮”在八卦中,象征山,被称为山卦象,上艮下艮八纯卦,其数为七,五行属土,居东北方。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如“艮方”,东北方;“艮岑”,位于东北方的高山;“艮背”,东北隅,背,通“北”,北方;“艮域”,东北地区。

艮卦的卦形,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阳少阴多,所以阳小阴大、上小下大有山象,所以艮卦的正象为山。艮卦代表一种向下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表示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点了,必须谨慎,否则就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此外,因为上山是一件很艰苦、很费力气的事情,所以艮卦还寓意“有困难、有阻碍、停滞不前”。而表面充实、内部空虚,上实下虚的事物,也归属于艮卦。

艮卦所代表的人物有:小儿子、领头的。艮卦所代表的疾病有:肿瘤、结石症、青春痘、痧子、疮块、脾胃病、肾病。艮卦所代表的性格有:憨厚、保守、固执、诚实、笃实、守信用、安静、迟滞、审慎。

山是很稳定的,也相对静止的,故“艮”可引申为“止,静止”。如清代恽敬《艮泉图咏记》:“泉可艮,九天之上,九天之下,何所不艮?”意思是,既然连水流都可以静止,那么天地间还有什么不可以静止的呢?此义进一步可引申为“坚固,坚硬”;“艰难”。如《广雅》:“艮,坚也。”

今天,人们广泛使用的“艮”字,读音gěn,主要运用在方言中,表示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如“花生米艮了”;也可以表示坦率直言,如“这个人真艮”;也可以表示言语率直无曲折,如“他说的话太艮”;也可以表示衣服朴素,如“他穿的衣特艮”;也可以表示不松脆,如“艮萝卜”。

兑(duì)

【说文原文】

兑(大外切),说也。从儿 声。

【说文译文】

兑,说服。字形采用“儿”作偏旁,“ ”作声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兑”是会意字,从丷(八),从兄。其甲骨文字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兄”字形,像一个人面朝左站立仰头呼气的样子,上面是“八”字形的结构,像舒散出来的气流。上下两部分组合,渲染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意境,从而表明了“兑”的本义就是喜悦,愉快。《说文》:“兑,说(悦)也。”意思是,兑,就是喜悦。《易·序卦》:“兑者说也。”又如“兑悦”,喜悦。

因为喜悦是一种心情,所以后来人们就在“兑”的左边加了“忄(心)”部,创造了“悦”字,来表达“愉悦、高兴”之义。此后,“兑”字被借用为“兑换”的“兑”,意为“交换、更换”。经进一步引申为“掺和”,如“这酒是兑了水的”。

【词意演变】

后来,“兑”借用为八卦之一,代表沼泽,也指西方。如“兑隅”,西边;“兑域”,西方。兑卦的卦形,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一阴升于二阳之上,上虚下实、上小下大,表示一种向上发展的趋势。二阳爻如湖泽坚硬之底,阴爻为坎半水之象。因为阴少,所以他表示的是浅水。阳爻如湖泽底岸,江水汇集起来,使浅水集成沼泽。所以兑卦正象为泽,代表外柔而内刚、外虚而内实的事物。

兑卦卦德为悦。位于二阳爻之上的阴爻,为升天开口之状,有仰天大笑之象。兑寓意喜悦,所以此卦义兑为名。占得此卦,办事顺利。

兑卦代表的人物有可爱的女孩,与用口或说唱有关的职业,如巫师等。兑卦代表的性格特征有欢悦、奉承、善言、活跃、重义气、感召力强等。

“兑”又引申为“兑换、兑付、兑现”。人与人之间的和颜悦色、友好亲睦是顺利兑换、兑现的前提。因此称“兑”。

在古文中,“兑”通“锐(ruì)”,为锋利之义。如《墨子·备城门》:“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其两末。”意思是,两矛尖交叉安上,放得很平,不平不方便,两头要锋利。《荀子·议兵》:“兑则若莫邪之利锋。”意思是,它锋利起来,就像莫邪宝剑一样。

兑,也是百家姓之一,比较罕见,南北皆有。据称祖源是商微子的后代,是制造戈的巧匠,所谓的“兑之戈,和之弓。” 00b62lw2rHI7W5OwzA9hiV4gftJY2NlvbixpmVuWJTWxt2PPmjDpNTSN3RVbH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