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五行篇

阴阳五行是“阴阳”和“五行”的合称。“阴阳”是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五行”学说同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一样,一直是中国古代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杂家、历算家都必须精通“五行”。

阴(yīn)

【说文原文】

阴(于今切),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

【说文译文】

阴,昏暗无光。阴坡,在河川南面、山岭北面。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侌”是声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阴”字的繁体字为“陰”,为会意字,从“阜”,从“侌”(yīn),侌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阴”的本义就是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由于我国山脉的走向大多是东西方向,我国又处在北半球,阳光只照射在水之北山之南,而水之南山之北就全年得不到阳光照射,与水之北山之南形成鲜明的对照。古时候的人们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为阳,称没有阳光照射的水之南山之北为阴。

如《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意思是,到汉水南岸。唐代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意思是,洞庭湖的南岸。清代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意思是,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淌着。又如“阴木”,山北的树木。一说秋冬生长的树木;“阴竹”,生长于山北的竹子;“阴滨”,江河的南岸;“阴坡”,北坡。

“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如《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礼记·郊特性》:“阴阳和而万物得。”《荀子·天论》:“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意思是,所以说,流星坠落,树木作响,这是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事物较少出现的现象。

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等领域。

【词意演变】

由原意引申,背阳为阴,故“阴”表示背阳,如《西游记》:“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其中“阴崖”,指背阳的山崖。又如“阴干”,放在背阳处吹干;“阴地”,背阳地;“阴阳瓦陇”,瓦房顶的瓦是按一行凸面朝下一行凹面朝上交错铺排的。凸面为阳,凹面为阴。凸凹相间的行列叫瓦陇。

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称阴,故“阴”表示日影、阴影。《吕氏春秋·察今》:“堂下之阴。”意思是,厅堂阶下的日影。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大意是,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欧阳修《醉翁亭记》:“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意思是,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而禽鸟却在欢乐。

“阴间”与“人间”、“阳间”相对。人类生存的空间,称其为阳间,人类死亡后,其灵魂所在的空间,称为阴间。阴间,又称阴司、阴府,或又称幽都、冥界等,是中华信仰文化中的概念。至少在周朝以前,人们就认为人分魂魄,作为阳气的魂和作为阴形的魄结合形成人,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以魂气形魄来解释人前世、现世和来世的演化,并将精灵世界分为三界:地上的人间,天上神灵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

多云不见日头也叫做“阴”。杜甫《兵车行》:“天阴雨湿。”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关汉卿《窦娥冤》:“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又如“阴雨”,天阴下雨。

“阴”当形容词讲,意为凹进去的东西,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院门门额上还留有一块阴纹石匾。”又如“阴识”,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即阴文。凸出的文字称为阳文;“阴纹”,凹下的纹理。“阴”也可表示幽暗、昏暗之义,唐代姚合《游昊天玄都观》:“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阴”也可表示冷、寒冷之义,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又如:“阴气”,寒气,肃杀之气;“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很冷,故称;“阴宫”,深宫、阴凉的宫室。

“阴”也可表示阴险之义,《旧唐书·崔器传》:“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又如:“阴狙”,阴险诡诈;“阴刻”,阴险刻毒;“阴狡”,阴险狡猾;“阴笑”,冷笑、奸笑;“阴恶”,阴险恶毒。

“阴”也可当副词使用,意为暗中、暗地里,《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汉书·李广苏建传》:“阴相与谋。”《后汉书·张衡传》:“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明代高启《书博鸡者事》:“阴纵之。”

阴也是一种古老姓氏。历史上阴名人有东汉开国功臣阴兴、有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汉明帝时鲖阳侯阴庆等。

“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说的是:刘秀还未发达时,十分仰慕同郡阴丽华的美貌,常常感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氏为妻。一年之后,刘秀又在河北迎娶了出身于西汉王室的郭圣通。东汉王朝建立,郭氏成为皇后,阴丽华则为贵人。建武十七年,皇后郭氏被废,贵人阴丽华受封为皇后。阴丽华在位二十四年,死后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

阳(yánɡ)

【说文原文】

阳(与章切),高、明也。从阜,昜声。

【说文译文】

阳,高而亮。字形采用“左耳旁”(阜),“昜”是声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阳”的繁体字为“陽”,为形声字,从阜,昜(yánɡ)声。其甲骨文左边是“阜”表示升高之义,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金文与甲骨文字形基本相似,灯下增加了三撇,表示灯光四射。

“阳”的本义就是山南、水北,即向阳面。《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列子·汤问》:“河阳之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清代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意思是,泰山的向阳面,文水向西流淌着。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坡”,向阳的山坡。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穿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如“阴阳二气”、“阳九”。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词意演变】

“阳”由光明之义引申为“太阳”。《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大意是,沉重的露水,不遇太阳不干。《乐府诗集·长歌行》:“阳春布德泽。”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大意是,傍晚西斜的太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清代梁启超《谭嗣同传》:“少年如朝阳。”意思是,少年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我国古代哲学把阴阳看成对立的两极,受此影响,物理学中把带电的两极称为“阳极”和“阴极”。医学中把某种检查物的有无称为“阳性”或“阴性”。

人活着才能外出活动,才能接受太阳的照射,所以古代迷信的人把活人的世界叫做阳间或阳世。《西游记》:“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又如“阳寿”,指人在世间的寿命;“阳报”,指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阳功”,人间功德。

“阳”当形容词使用,意为凸出。如“阳文”,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称“阳识”。又如“阳刻”,指浮雕。

“阳”当动词使用,意为外露、显露。《庄子·达生》:“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阳”当副词使用,意为表面上。如《三国演义》:“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又如“阳施阴夺”,指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阳”为农历十月的别称。如“阳月”,指农历十月的别名,也称小阳春;“阳朔”,指农历十月初一。

成语“放马华阳”,指不再用兵,语出《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阳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成语“渔阳鼙(pí)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语出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渔阳,地名,现天津市蓟县,因蓟县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故古时名渔阳,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骑兵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成语“三阳开泰”,意思是,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易经》中,阳爻称九,位在第一称初九,第二称九二,第三称九三,合三者为三阳。又“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农历十一月冬至日,昼最短,此后,昼渐长,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正月正是三阳生泰卦,此时既是立春,又逢新年。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故“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便成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之辞。

金(jīn)

【说文原文】

金(居音切),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凡金之属皆从金。

【说文译文】

金,五色(赤、青、黑、白、黄)金属的总称。黄金为五金之首。久埋地下也不会产生锈斑蚀痕,千锤百炼也不会损耗变轻,能顺从变形而不背本性。在五行之中,金代表西方的属性。金生于土,字形采用“土”作偏旁;“土”的左右两点,像金沙隐藏在土层中的样子;字形用“今”作声旁。所有与金相关的字,都采用“金”作边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金”是会意字,其金文字形,从人,从土,从二。从“人”,表示覆盖;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金”的本义就是金属。最早的金指青铜合金。《周易·系词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两个人心想一处,锋利的可断金属。

【词意演变】

“金”由本义金属引申为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尚书·禹贡》:“惟金三品。”唐代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古代指银子,今为铂的俗称。

“金”又由本义引申为钱财,货币。《战国策·齐策四》:“金五百斤。”《墨子·公输》:“请献十金。”汉代刘向《列女传》:“所赐金帛。”《后汉书·列女传》:“得遗金。”意思是,捡到别人丢失的金子。《后汉书·列女传》:“指金于野。”晋代干宝《搜神记》:“购子头千金。”明代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易之以写金。”明代刘基《卖柑者言》:“玉质而金色。”清代张廷玉《明史》:“橐金数千。”清代邵长蘅《青门剩稿》:“输不必金。”

“金”当形容词使用,意为金黄色。范仲淹《岳阳楼记》:“浮光跃金。”《聊斋志异·促织》:“青项金翅。”又如词语“金缕”、“金蚕”、“金蛇”、“金凤”等,用的也是此义项。

“金”也比喻尊重、贵重。如“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贵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金”还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如“金城”、“金汤”、“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金”也是星名,金星的简称。《隋书·天文志》:“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

“金”也是朝代名。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所建(1115~1234),共历九帝,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金”,也是百家姓之一,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等地。历史上金姓名人有西汉大臣金日磾、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等人。其中金日磾是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

“金”字也是汉字部首之一,由“金”字组成的字,基本上都与其本义金属有关,如:“铜、铁、铂、银”等。“金”化学元素名,是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侵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他金属熔成合金。

成语“浪子回头金不换”,常用来比拟社会上一些失足青年洗心革面、幡然悔悟。据今江苏无锡老年人说,这句成语是从吴歌《金不换》的主人公来的。长篇吴歌《金不换》说的是,锡东羊尖乡靠近鹅湖边上有个金员外,五十得子取名不换,视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不换听见碗碎声发笑,金员外便命家人用碗摔地让儿取乐,结果碎片堆积如山。

不换长大后十分浪荡,为了寻欢取乐,花万金在宛(碗)山上造了个“石幢”,歌词唱道:“宛(碗)山石幢勿多高,下粥黄豆吃忒十三廒。长年(长工)吃豆有规矩,只许拣勒勿许抄。”金不换终于败光家业,沦为乞丐,后来在妻子的帮助感化下,终于醒悟,改邪归正,耕读传家而终。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便传遍各地。解放前,《金不换》有山歌、有宝卷、有拜香诰,版本不同,长短不一,而内容大同小异,劝人走正道,颇有影响。

木(mù)

【说文原文】

木(莫卜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说文译文】

木,冒突。冒地而生。五行之中,东方属木。从草,字形采用“屮”作偏旁,下部像它的根。所有与木相关的字,都采用“木”作边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木”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树木的形状,当中的一竖是高大粗壮的树干,向上的两个桠为向上生长枝叶,向下的那两个桠为扎入土壤中的树根。“木”的本义就是树木。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意思是,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明代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墨子·公输》:“宋无长木。”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芽”,草木的嫩芽。

【词意演变】

生长数年的树木,其躯干就可以用来制作衣柜、桌、椅、床等木器的材料,故“木”由本义引申为木料,木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庄子·马蹄》:“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木格贮之。”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明代魏学洢《核舟记》:“径寸之木。”

树木都有树叶,故“木”由本义引申为树叶。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木”当形容词使用,意为呆笨。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木”也是汉字部首之一,与“木”相关的字,基本上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如“桃、杏、梨、李、柜、椅”等。

成语“呆若木鸡”,意思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出自《庄子·达生》:纪渻替周宣王驯养斗鸡,十天后周宣王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又十天后周宣王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又十天后周宣王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又十天后周宣王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霸气不凡,足可以吓退群鸡。

成语“朽木不可雕”, 亦作“朽木难雕”,意思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或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予暴露出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孔子听了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就从宰予起,我改变了态度。”

水(shuǐ)

【说文原文】

水(式轨切),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

【说文译文】

水,平度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所有与水相关的字,都采用“水”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水”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中间像弯弯水脉,两旁的小点像流水溅起的水花。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相似。“水”的本义就是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又如“水馆”、“水涡”、“水廓”、“水气”、“水陆杂陈”、“水喷桃花”、“水落归槽”。

【词意演变】

“水”由本义引申为汁、液的通称。如又《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意思是,百姓没有水和火便不能生存。如“汽水”、“墨水”、“泪水”、“口水”、“药水”等词语中的“水”,都是汁、液的通称。

水的连续不断流淌形成河流,故“水”特指河流。《诗·秦风·蒹葭》:“在水之湄。”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又如“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

江、河、湖、海、洋等水域,都是由水组成,故“水”泛指一切水域。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意思是,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又如“水伯”、“水脉”、“水上人家”、“千山万水”等词语中,“水”也是泛指水域。

“水”也可引申为大水、水灾。汉代晁错《论贵粟疏》:“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意思是,所以尧、禹的时候有过九年水灾,汤的时候有过七年旱灾,可是国家没有被遗弃和因为饥饿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这是因为积蓄的粮食多,事先早有准备。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水”指水军。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意思是,众人只见曹操信上说水军、步兵八十万而个个害怕,不再考虑它的真假,便发出投降的议论,是很没道理的。

“水”用作动词,意为泅水、游泳。《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水”表示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水”也是汉字部首之一,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如:“江、河、海、洋、潺、溅、流、淌、汽、溪”等。

成语“水陆毕陈”,意思是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语出自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关于“水陆毕陈”,还有一个故事: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他在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水陆毕陈的宝物送给王恺,王恺自叹不如。

成语“水落石出”,意思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语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火(huǒ)

【说文原文】

火(呼果切),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凡火之属皆从火。

【说文译文】

火,可以烧毁一切的东西。五行之中,火代表南方属性,火光熊熊气势向上。字形像火的形象。所有与火相关的字,都采用“火”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火”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火”的本义就是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火”的运用使人类开始食用熟食,使人类的大脑发育更加完善。有了火,才有了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没有火的原始时代,人类群居在洞穴中,他们每天主要靠采集野果、捕捉小动物为生,常常挨饿,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意思是,当时人民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腐臭,伤害肠胃,非常容易生病。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烧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人们因而很爱戴他,推举他治理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可见火的发现是人类饮食营养养生保健的一次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词意演变】

灯火、火把都是发光、发热的物体,故“火”可引申为灯火,指灯烛或火把。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意思是,田野里的小路也跟云一样黑沉沉的,只有江里的船上灯火是明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意思是,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又如“渔火”、“灯火”、“萤火虫”、“燃放烟火”。

“火”也是中国古代兵制单位,十人为“火”。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皆解甲,散还火伍中。”“火”古时通“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伙计。

“火”比喻战争。如“交火”、“开火”、“停火”。“火”当动词使用,意为生气。如“他火了”、“火冒三丈”、“火剌剌”。

“火”当形容词使用,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火灾,是紧急的事情,故“火”被引申为紧急。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火”是五行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古今中外,曾发生过不少名人与火的趣事,如燧人氏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盗火、孔子三问火灾等。

一次,鲁国的养马场发生火灾,孔子闻讯赶到现场时火已扑灭,满身泥水的救火人员正在外撤,孔子就站在马场门口向这些人一一鞠躬致谢。先问人员伤未伤。又一次,鲁国一马棚失火,孔子到火场后,没有问马的损伤情况,而是先问烧着喂马人没有。此事使百姓很受感动。

又一次,鲁国国都附近山林失火,迅速向国都方面蔓延。鲁哀公急忙率领孔子等部属前往扑救,但是到现场后却发现有人不救火,却去追逐火场中的野兽。鲁哀公问其故,孔子说,主要原因是赏罚不明。鲁哀公便下令:凡见火不救者以放火罪论处,救火有功者奖,结果大火很快被扑灭。

土(tǔ)

【说文原文】

土(它鲁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

【说文译文】

土,大地用以吐生万物的介质。上下两横的“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中间的一竖“丨”,像植物从地面长出的样子。所有与土相关的字,都采用“土”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土”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椭圆形像土块,下面的一横像地面,合起来表示地上的一堆土。其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基本相似,只是上面中空的土块的轮廓变成了实心的土块。后来的字形略有变化,小篆已经变为线条,与楷书相似。

“土”的本义就是泥土、土壤。《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国君把臣民当成土壤草芥,那么臣民就会把国君当成是盗贼仇敌。《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意思是凭你(愚公)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又如“土力”,土壤肥沃的程度;“土化”,施肥使土壤肥沃;“土山”,泥土堆积成的山;“土城”,土筑之城;“土堰”,土筑成的拦水坝。这是“土”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今天。

【词意演变】

“土”由本义引申为领土、国土。《三国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意思是,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领土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宋代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意思是,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拿国土贿赂秦国。

在古代,我国是农业经济,重视农业,人们都在土地上耕种、居住,故“土”引申为“乡土、居处、家乡”,即某人的出生地、出身家庭、居住地或国籍地。《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是,君子终日所思者,是如何进德修业,而小人终日所思者,是家乡如何好。《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意思是,班超自任职以来久在极远的边境,现在老了思念家乡。又如“故土”、“土棍”、“土豪”、“土风”等词语,也用的是此义项。

人们常常说“土著”、“土著人”,其中“土著”的概念,是相对于外来人口而言。简言之,“土著人”指一个地方的原始居民。1993年6月18日,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权大会举行“世界土著人国际年”大会,呼吁国际社会重视世界各国土著居民的存在,尊重其历史、文化和传统,并保障他们平等生存的权利。

“土”当形容词使用,意为本地的、本国的、地方的。如“土货”,本地出产的货品;“土音”,本地语音;“土兵”,地方兵;民兵;“土帮”,当地人结成的团伙。

“土”表示土地神,后作“社”。《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意思是,天子祭祀天神,诸侯祭祀土地神。

“土”与“洋”相对,这又给“土字”增加了俗气的、不合潮流的之义。如“土头土脑”、“土里土气的”。 CzMtOstFJK8NLa67BoTYwVUIbUIVwYchoEP7ahO8k/JZBdIC0yiXA5xbJMO+eS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