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常篇

所谓“常”,即“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它是贯穿中华伦理的整个发展过程的法则,也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这五个字的演变过程中,它的内容也有所变化。

仁(rén)

【说文原文】

仁(如邻切),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 ,古文仁或从尸。

【说文译文】

仁,亲爱。字形采用“人、二”会意。忎,这是古文写法的“仁”,字形采用“千、心”会意。 ,这是“仁”的古文异体字,字形采用“尸”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仁”字诞生的比较晚,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至今都未发现它的踪影。《说文》中收录了两款“仁”字的古文字形(金文和大篆),据此判断它大约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两款的“仁”字的构型截然不同,第一款为会意字,上为“千”,寓意“多”,下面是一个心脏的象形,引申为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所以“仁”字从“心”。二者相结合,取意“千万颗心”,也就是“博爱”。

第二款为后世沿用的“仁”字的母本,为从“人”、从“二”的会意兼形声字,上面是个人的象形,既表意也表音,下面是个“二”,为重文的记号,也就是说,它其实也代表着两个人。两个人靠在一起,寓意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由此,“仁”的本意就被凝练地表达了出来。

“仁”字的小篆字形,变成了左右结构,左边的人由坐姿变成了站姿,但弯着腰,手臂下垂,右边是“二”。在此基础上,历经汉代的隶书和楷书,“仁”字逐渐笔画化,成为一个四画的方块字。

【词意演变】

“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含义极其广泛的道德范畴,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把“仁”定意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他将“仁”定位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所以“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儒家经典语录《论语》,五十八章中共有一百零五个“仁”字!后来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对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的本义是“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如现代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其中的“仁”字,使用的就是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仁”由本义“博爱”可引申为“怜悯、同情”之义。如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大意是,将大声疾呼,希望朝廷能怜悯、体恤他们。

“仁”当名词使用,为“仁德、有仁德的人、恩惠、仁政”等义。如《孟子》:“以德行仁者王。”意思是,依靠品德实行仁政的人可以为帝王。

“仁”也当形容词使用,以为“品德高尚的、有仁德的”。如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意思是,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里”,仁者住地;“仁士”,有德行的人。

由此进一步引申,事物中凡是有恩于万物生育者,都可称为“仁”。如《礼记》:“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孔子也提出了:“仁者,人也。”这说明博爱的主题,终归是人。

在孔子的思想中,有仁德的人,尤其是那些有仁德的“治人”的“劳心者”,就是“上人”。他们通常都是治国、治人的士大夫,所以被看成是人中龙凤,为人类之精华。由此进行引申,果实、种子等的精华部分,也可叫做“仁”了。如“瓜子仁”、“核桃仁”、“杏仁”、“果仁”等。

在古文中,“仁”还通“仞”,等于8尺(或说7尺,或说5.6尺,或说4尺)。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足下。”

义(yì)

【说文原文】

义(宜寄切),己之威仪也。从我羊。羛,《墨翟书》义从弗。魏郡有羛阳乡,读若锜。今属邺,本内黄北二十里。

【说文译文】

义,我军威武的出征仪式。字形用“我、羊”的会意。羛(yì),《墨翟书》上“义”字采用“弗”作偏旁。魏郡有个地方叫“羛阳乡”,其“羛”字读作“锜”。该地现属邺县,本来在河南内黄县北边二十里的地方。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义”的繁体字写作“義”,是个形声兼会意字,“我”形、“羊”声,“羊”同时也表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阶段,它就已经是这种构形了:上面是一个“羊角”部分突出的“羊”字,意在表明此字中的“羊”是那种头上长着盘曲大角的公羊;下面是“我”的甲骨字形,即一把斧口朝左的大斧的象形。“我”的本义是一种用来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大斧”,在此用的是它的引申意“杀伐”。

在古时候,人们发现强健的公羊常常会为了捍卫自己在族群中的领导权和优先交配权,或为保护族群的利益而与挑战者殊死搏斗,所以就以“羊”、“我”两字组合,创造了“义”字。由于这种搏斗是正当的,所以“义”又被引申为“正义而师出有名的征伐”。

与“羊”、“我”两字的演变流程相对应,“义”字逐渐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等阶段中的样子。由于“义”字的字形复杂,难认难写,所以后来简化成了“义”。

古时候,由于羊角曾经作为珍贵的装饰品,常常戴在美女等人的头上,而斧子也被作为军队的标志,相当于今天的仪仗,所以被赋予了另一种意思——威仪、仪容。它最早是指公羊在搏斗开始前摆出的威仪,后来泛指“仪容”、“状貌”、“法度”等,也就是说,“义”也是“仪”的古字。如《原文》:“义,己之威仪也”。又如:“义台”,古行礼义之台。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义”,读yí音。后来为了避免用法上的混淆,人们又造出了形声字“仪”,来专门表达这些意思。

【词意演变】

在我国古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历史上,最早提出“义”的是儒家大师孔子,而且,孔子认为“义”是君子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如《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可以灵活处理,不必拘泥,但是必须要符合正义。孟子则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义”是重于“信”和“果”的。又如《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意思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义”字的基本义是“正义”、“公正合宜的行为或道理”。如《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要珍惜的,义也是我要拥有的。如果两者不能兼得,我可以牺牲生命而选取义。宋代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意思是,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拿国土贿赂秦国。又如“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推辞。

“义”由其基本义,可引申为“情谊”。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意思是,我兰芝才回来的时候,焦仲卿再三嘱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离。今天违背情谊,恐怕这件事这样做不合适。又如词语“义气”、“结义兄弟”、“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也用的是此义项。

“义”由其基本义又可引申为“意义、意思”。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见义远。”又如“词义”。

“义”由其基本义,又可引申为理。如“义以成命”,指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又如“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义”又可表示“善、美”。《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又如“义问”,指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义”又可表示假借的。如“义杖”、“义肢”。如《洛阳伽蓝记》:“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

“义”又可表示“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如“义军”。

“义”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礼(lǐ)

【说文原文】

礼(灵启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古文礼。

【说文译文】

礼,履行敬拜活动。用来敬神致福的仪式。字形采用“示、豊”会意,“豊”也是声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礼”。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礼”字繁体字写作“禮”,为“示”形“豊”(lǐ)声的形声字。“礼”字在诞生之初,实际上是一个动词,本义是“敬神”,也就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敬神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还能简约地形诸笔端,所以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采取了以点带面的办法。

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必须要有用作祭品的贵重物品,也必须得奏乐,而在先民们看来,物莫贵于玉,乐莫重于鼓,击鼓奏乐,捧玉奉献,无疑是最高、最神圣的仪式,例如:祭神、祭天等。由此,便有了“豊”字的构形思路。甲骨文中的“豊”字,即位一面鼓和两串玉的象形白描。下面是鼓,鼓面、支撑鼓体的架子,以及鼓体上方的标杆和装饰物,一应俱全,上面的标杆两侧,各有一串玉石。

需要注意的是“豊”字的字形,与“丰”字的繁体字“豐”十分相像,阅读时要仔细辨认。金文中的“豊”字,沿袭着甲骨文字形,只是鼓面上多了一横,经过千百年的传写,发展到秦代的小篆阶段,“豊”字的写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鼓”被割裂为上、下两部分,下面变为一个“豆”字,上面的标杆被省去了,只剩下表示“饰物”的“U”字形结构和“两串美玉”。以此为基础,经过汉代隶书阶段的隶变,以及楷书阶段的楷化,“豊”字完全笔画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

由于“豊”字无法表音,同时为了使其字义更加直观,所以大约在秦代的篆书阶段,人们又在“豊”字前面加了个本意为“灵石”、可引申为“神”之义的“示(shì)”字,创造了形声字“礼”。与“示”和“豊”的演变流程相对应,“礼”字逐渐笔画化,成为方块字。随着“礼”字的广泛使用,“豊”字就渐渐被废弃不用了。在后世的汉字简化运动中,“礼”又被简化为“礼”。

“礼”与“仁”互为表里,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在封建时代,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礼”的基本义是指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范畴和社会规范,即“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如《诗经·国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意思是,做人要是不懂礼,何不趁早去死?

【词意演变】

“礼”由本义可引申“表示敬意、尊敬”。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意思是,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更加尊敬(他),一句话也不敢辩说。又如“礼待”,以礼相待;“礼新”,礼待新来者。

“礼”由本义又可引申为“礼拜,顶礼膜拜”。如李白《秋浦歌》:“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礼”由本义又可引申为“礼遇,厚待”。宋代苏洵《六国论》:“礼天下之奇才。”意思是厚待全国的奇才。《资治通鉴》:“敬贤礼士。”意思是,尊敬礼遇有才能的人。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

“礼”当名词使用,为“礼节”。《史记》:“礼节甚倨。”意思是,礼节极其傲慢。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

“礼”又表示“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如《论语·为政》:“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又如“礼典”,礼法;“礼则”,礼法,礼制。

“礼”又表示“礼仪”。《史记》:“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意思是,终于在朝廷(正式)接见了蔺相如,完成礼仪,放回蔺相如。又如“婚礼”,结婚的仪式,通常包括伴随的庆祝活动;“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

“礼”又表示“礼物”。《晋书·陆纳传》:“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意思是,等到得到礼物时,只有一斗(盛酒器)酒、一盘鹿肉。又如“财礼”,即彩礼,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礼”又表示“礼貌”。《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礼。”意思是,就是没有礼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轻而无礼。”意思是,轻视而且没有礼貌。

智(zhì)

【说文原文】

智(知义切),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

【说文译文】

智,器物上可辨识的标志性文字。字形采用“白、亏、知”会意。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智”的本字是“知”。古代“知”、“智”通用。“知”是会意字,从口从矢。“口”就是嘴巴,“矢”就是箭,而这一组合寓意为“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像离弦的箭一样脱口而出”。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言:“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

在古文中,“智”与“知”在用法上界限并不很明确,二者常常相通。如《管子·法法》:“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王念孙云:“智与知同。”其中“智”,实际是“知”,意为“知道”。由于一字多义,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混淆,所以,人们就创造了“智”字,代替“知”的一些义项。

“智”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从日,从知,同时知也表声。这个字也诞生于金文阶段,上面是由“人”、“口”、“于”三字合成的“知”字,下面是个“日”字,取意知识像太阳一样耀眼,像阳光一样广博,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聪明、智力强”之义。

春秋时期,孟子等儒家学者又赋予“智”以“明辨是非善恶”、“自知”、“知人”等内涵,并将其与“仁、义、礼”并举,从而构成了“四德”或“四端”,“智”由此成为儒家道德范畴内一项新的准则。而发展至今天,“智”又从道德智慧的范畴延伸到科学智慧的范畴,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并统一起来,是我们今天所要发扬的。

【词意演变】

“智”当名词使用,为“知识”,“智能、智谋”之义。如“才智”,指智慧和才能。由此进一步引申为“智士、有智慧的人”、“计谋、策略”之义。如《战国策》:“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意思是,心怀仁义的人不会轻易把事情做绝,而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地结怨。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意思是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其典故说的是,楚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听说后,与成安君陈余把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后勤部队一定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辎重,不出十天,他们必然败走。”这本是很好的计策,但是赵王和陈余没有采纳。

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同时暗暗佩服李左车的才华。于是他悬赏千金,要求活捉李左车。不久,韩信大败赵军。赵王被俘,陈余阵亡,李左车被汉军生擒。他被押至韩信帐内,韩信连忙为他松绑,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用什么办法才能成功呢?”李左车起先不愿意多谈,说:“我只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论及这样的事情。”韩信急忙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有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话做,恐怕我就要成为你们的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不要推辞了。”

李左车这才直言道:“你从关中出兵,渡过黄河向东,先灭魏,再灭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你目前的优势。然而你现在的兵士已相当疲乏,如果急于攻燕,万一不能很快取胜,时间拖久了,齐国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时,你的弱点就不免要暴露出来。善于用兵的将军,总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利用对方的弱点,你不如先在这里休整军队,一面大造攻燕的声势,一面派一个极有口才的人,带着你的信去见燕王,故意显示汉军的强大,逼燕王投降,这样,齐王也就容易对付了。”

韩信一听,连声称妙,李左车谦虚地说:“我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参考吧。”韩信按李左车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

信(xìn)

【说文原文】

信(息晋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古文从言省。

【说文译文】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意,是会意字。 ,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偏旁。

【字形演变】

【本字溯源】

“信”是个会意字,从“亻(人)”,从“言”。若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在其诞生之初的金文阶段,它实际上是由“人”和“口”两个字组成的,左边是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右部分是个“口”。两部分合起来,既可表示通过语言传达信息的人,也可表示人类通过语言所传递的各种信息。也就是说,“信”字的本意有两个:第一为“信使”,如《字汇补》:“信,古谓使者曰信。”第二为“信息”,如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发展至秦代的小篆阶段,“信”字右边的“口”字被变换成了“言”字,从而使得字义更为明确。以此为基础,“信”字经过隶变和楷化,逐渐笔画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

“信”字是一个用法极其多样化的汉字,先看看它的基本义的由来。因为古时候交通和通讯十分落后,所以信使能准确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使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信使,即人间与鬼神之间的信使。他们通常在祭祀的时候,负责祷祝,面对上天和先祖,他们必然诚实不欺、不敢妄言。故“信”由本义“信使”引申为“确实的”、“真心诚意的”。这成了“信”的基本义。如《说文》:“信,诚也。”《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它作动词时,即指“守信用、讲信义”;“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如贾谊《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意思说,这四位封君,都见事而明理,有智谋,心地诚恳而讲信义。

信是儒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汉代大儒董仲舒又将其列入“五常”之中。之后,“信”逐渐成为中国人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为兴业、治世之道和立国、治国的根本。

【词意演变】

“信”由基本义又可引申为“相信”、“可信”、“信仰”、“信奉”。如诸葛亮《出师表》:“亲之信之。”意思是,亲近他相信他。宋代苏轼《石钟山记》:“余固笑而不信。”意思是,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又如词语“不信邪”、“信得过”、“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等,其中“信”为“相信”之义。

“信”由本义“信息”可引申为“信件”、“书简”、“信约”、“盟约”、“凭证”等,如“挂号信”、“平信”、“信箱”。

“信”还经常被用作副词,为“放任,随便”之义。如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意思是,低头不说话,随手不停地弹奏着,奏出了心中非常多的伤心事。又如“信手拈来”、“信口开河”,随意乱说。

“信”用作副词,还有“果真,的确”之义。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阔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意思是,航海人谈论起神仙居住的瀛洲,在烟波渺茫的大海上的确难以寻求。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信造化之尤物。”意思是,果真是自然界的珍奇之物。

成语“信口雌黄”,指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意为随口更正不恰当的话,后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语出《晋书·王衍传》:东晋王衍,是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 MLOgcR3dRFIx799ukDv3fSUrxglCf5Sc2ckq0mHXujcAqUt3xX0hIGd4BXOQY3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