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原文】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注释】

①育:养育。黎首:庶民,百姓。②臣伏:屈服称臣,这里指降伏。戎羌:古代西部两个少数民族。这里泛指少数民族。③遐迩(xiá ěr):指远近。一体:一个整体。这里指归一,统一。④率宾:出自《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四海之内。归:归附。

【译文】

圣明的君王爱抚、体恤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之内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

【解读】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共同讲圣明的君王治国理政,能够爱抚百姓,施德惠民,团结少数民族,使国泰民安。四方的英杰才俊都远道而来俯首称臣,愿尽绵薄之力。圣明的君王周武王姬发当之无愧。周武王有着广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同时有着果断的处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无道,他打出了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大大地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伐纣的过程中,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亲自带领兵马直捣朝歌,打了纣王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周武王有着很杰出的个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支持。历史上圣明的君王中不可不提秦皇汉武。秦始皇(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前87),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前87),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史鉴典例

黄帝战蚩尤

数千年前,黄河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叫炎帝。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勇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剑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部落的祸害,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大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后来,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支持,渐渐成为所有部落的首领。

商汤仁慈得民心

商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他体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的爱戴和拥护。他能礼贤下士,任用贤能,尊重人才。有一次,商汤到野外郊游,看到郊野有人四面张网捕鸟,嘴里说:“愿天下四方的鸟,都飞进我的网里吧!”商汤听了说:“这样做太贪婪、太残忍了!”就命令那个人把鸟网撤去了三面,只留一面。张网的人按照商汤的意思去办,嘴里说道:“鸟儿呀!愿意向左飞的就向左飞,愿意向右飞的就向右飞,命运不好的,就飞进我的网里吧!”张网捕鸟的人很敬佩商汤的仁德。这件事传到了其它部落,人们都认为商汤仁爱厚德,对飞禽尚且如此慈爱,能网开三面,何况对人呢!人心都开始聚集向商汤。

商族部落在商汤的带领下日益强大起来,于是引起了夏桀的顾忌。夏桀开始怀疑商汤对他存有异心,想杀掉商汤以除后患,但是一时苦于找不到治罪的理由。就在此时,忠臣关龙逄因进谏被夏桀处死,忠臣畏惧夏桀的惨无人道,没有一位大臣敢为关龙逄前来祭奠。商汤得知消息,却不畏惧夏桀的淫威,立即派人带着祭礼,奔赴夏都哭祭关龙逄。夏桀知道后,就乘着这个机会,将商汤关在天牢里。

商汤的助手伊尹,知道商汤面临生命危险,就想着法子营救商汤。于是伊尹为了消除夏桀对商汤的顾忌,就送给夏桀许多美女和珍宝,并说这些都是商汤在被抓之前就安排好的事情,只是没来得及进献就被抓了。夏桀听了以后,认为商族部落仍然是心甘情愿臣服于自己的统治的,就释放了商汤。

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商族部落更加富强,夏桀更加荒淫无道、夏朝更加腐败。于是商汤王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讨伐夏桀,夏桀被迫逃窜四方,夏桀被商汤追击到南巢时,还痛恨地说:“悔不该当初把商汤从天牢里放走,才落得如此下场。”

大禹下车泣罪

大禹是上古时代夏后氏的首领,曾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十三年。在治水的过程中,他领导民众疏通江河、兴修沟渠,三过家门而不入,深受人民的爱戴。舜看到大禹治水有功,把他选为继承人。舜死后,大禹担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有一次,大禹乘车出外巡视,看到一个犯罪的人被另外几个人押着往前走。大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是怎么回事?”“他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我们抓住了。我们送他到官府去治罪!”其中有个人回答。大禹听了,便下车来到小偷身旁,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

小偷怕大禹严办他,吓得连头也不敢抬起来,低着头不吭声。大禹见了,一面对他进行规劝,一面流下泪来。一位随从官员很不理解地问:“这个人偷了东西,理应受罚,大王竟为他流下眼泪,这是为什么呢?”

大禹回答说:“我不是为他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以前,尧和舜做首领时,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而现在我做了首领,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来,所以我感到十分痛心!”小偷听大禹这样说,感动万分,不由号啕大哭起来。接着,大禹命人取来一块龟板,写上“百姓有罪,在予一人”,下令把那个小偷放了。

【原文】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注释】

①鸣凤:鸣叫的凤凰。古代把凤看作神鸟,认为它能显示吉兆。②白驹食场:《诗经·小雅·白驹》里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执之维之,以永今朝”的诗句。驹(jū),小马儿。场,平坦的草场。③化:指大自然生长养育万物。这里比喻君王仁政施布。被:遍及。草木:指一草一木,泛指天下万物。④赖:依赖,仰赖。万方:天下。泛指一切众生。

【译文】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地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草木等天下万物沐浴着太平盛世的雨露阳光,天下一切众生依赖着王道的恩泽。

【解读】

凤凰、麒麟和龙是历史上记载的珍禽善兽,只有在仁义道德的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史书上记载,孔子诞生之时出现了麒麟,孔子69岁做《春秋》的时候,有人打猎捕获了一只怪兽,因不识是何物,送来给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泪叹气说:“这是麒麟啊!麟啊,你生不逢时啊!”所以五经里面称《春秋》为《麟经》。凤凰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有点像大熊猫,要吃竹笋。凤凰中雄性的叫凤,雌性的叫凰,古有三凤求凰的典故。白驹是小白马,古代用白驹为典的很多,庄子也有白驹过隙的典故。为什么用白驹,用黑驹不行吗?白驹在此代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动物,空中是飞龙,水中是游龙,在陆地上就不是龙的形象。传说中的龙上岸以后,就地一滚变成白龙马。《三国》里赵子龙骑的是闪电白龙驹,《西游记》里唐僧骑的白龙马不也是东海小龙王变的吗?

史鉴典例

百鸟朝凤图背后的传说

我国古代传说中将凤凰视为神鸟,是鸟中之王,其美好吉祥的形象早已深深地留在民间大众的心目中,并被世世代代的人们所赞颂。但是,据说凤凰并非天生丽质,在群鸟中也只能算是最普通的。这样的一只鸟怎么能成为百鸟之王?为何能够引来百鸟朝贺?为何能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相传,凤凰是一只非常普通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没有传说中的光彩夺目。但是,凤凰却有着别的鸟儿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勤劳”。凤凰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不辞劳苦。当别的鸟儿都在玩耍的时候,凤凰便去拾捡别的鸟儿扔掉的果实,储藏在山洞里。别的鸟儿看见凤凰都嘲笑它。可是,它们却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凤凰这一看似愚蠢的举动,最后却救了所有鸟儿的性命。

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找不到食物,一个个都饿得头晕目眩、两眼发黑,快支撑不住了。这时,凤凰打开山洞,把自己积攒多年的干果分给大家,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旱灾过后,百鸟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都拔下了自己身上最漂亮的那根羽毛,然后用这些最漂亮的羽毛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了凤凰,并选举凤凰为百鸟之王。此后,凤凰不仅拥有了世界上最漂亮、炫丽的羽毛,而且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祝贺,这便是百鸟朝凤的由来。

百鸟朝凤寓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凤凰“百鸟之王”地位的确定,凤凰不再仅仅是一只神鸟了,它成了尊贵与权力的象征,所以,在我国古代,人们用凤凰来比喻帝皇,后来演变成帝后的代表。但不管是代表帝王还是帝后,凤凰都象征着地位尊显的皇室,所以,世人用百鸟朝凤来泛喻君主圣明,河晏海青,天下归附,亦可用来表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黄帝一心想治好天下

黄帝当了部落联盟首领,一心想把天下治好。他每天都想着能得到几位得力的大臣。可是去哪里找呢?他经常为这事发愁。有天晚上,黄帝做了个梦:梦见狂风过后,把天下的尘垢全刮跑了;还梦见一个膀乍腰圆的大汉,手握千斤重弓,驱赶着万头牛羊。他醒来时就想,风是号令,是掌握行政大权的人,“垢”字去了土字旁,是个后字,这个人可能姓风名后。又想,能握重弓的人,必然力大无穷,驱赶万头牛羊,一定会放牧。这人可能姓力名牧。难道天下真有叫风后、力牧的人吗?

黄帝就照着这个想法,到处找风后和力牧。他不知翻过多少山,渡过多少河,吃了多少苦头。有一天,黄帝来到襄城县野地里,正遇上风雪天,迷失了方向,又冷又饿。正好在这时,有一个小孩子牵着一匹马走了过来。黄帝上前问了路,就按照这个小孩子的指点,终于在东海边上,找到了风后;在湖北云梦泽畔,找到了力牧。黄帝让他们一个当宰相,一个当将军。

后来,黄帝战胜了蚩尤,天下也太平了。因为风后和力牧立了大功,黄帝便把新郑县西不远的“具茨山”,改名为“风后岭”,封给风后。把风后岭山下,力牧练兵的一个地方改名为“力牧台”,封给了力牧。黄帝还在这里建造了避暑宫,修了个小花园。山下黄帝饮马的地方,叫“饮马泉”。山口叫“黄帝口”。他常来这里游玩。从此,黄帝就把国都定在新郑县了。天下安稳了,老百姓的日子还很苦。怎样治理国家呢?他起早贪黑,走遍天下,进行查访,累病了也不肯休息。后来,还是大家再三催促,他才勉强到风后岭避暑宫养病。

这天,他从避暑宫到山下游走,看见沟底下有一个放羊老汉。他就走过去问放羊老汉:“老人家,我想治理好国家,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放羊老汉问他:“你是真心实意啊,还是虚情假意?”黄帝说:“我是真心实意向您请教。”放羊老汉说:“那好,若是真心实意,你就斋戒七天,然后,一个人步行到翠妫河边,就可以得到宝书一本,神图一张。”老汉说完,就不见了。

黄帝按放羊老汉的嘱咐,恭恭敬敬的斋戒七日,带病出发了。他翻山越岭,来到翠妫河边时,只见一条大鱼逆水上游,一翻身就不见了。河面上果然出现了一张绿底红字的图画和一本红皮书。他正要上前去拿,一只仙鹤从空中飞来,衔起宝书、神图,就顺着黄帝来路飞走了。黄帝一看,就拼命追赶。仙鹤好像故意引逗他,飞得又低又近又慢,一直不离开黄帝。黄帝的鞋跑掉了,光着脚踩在树杈子、野蒺藜上,扎的鲜血直流,衣服也挂破了。他披散着头发,满脸灰尘,还是一直紧追不放。

一直追到第二天天亮,他累得腰酸腿疼,头晕眼花。可是,他定睛一看,仙鹤却不见了。原来那个放羊老汉是王母派来的“华盖童子”,这时正站在“风后岭”的峰顶上,笑着对他说:“这是王母送给你的礼物。”接着,便把绿图和红皮书递给了黄帝。黄帝接过来一看,原来是《神芝图》。图上画着一棵草,草上有九片叶子,闪闪发光。他这时才明白:这九片叶子,指的就是要把天下分成九州,这红皮书讲的就是治国的道理。

此后,黄帝照着宝书上的话,带领老百姓垦荒种田,修房盖屋,行历法,制医药。老百姓也慢慢过上了安生日子。

商汤“桑林祷雨”

商汤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明君,“桑林祷雨”说的就是他为民请命、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相传,商汤灭掉夏桀,建都于亳后,遇到了旱灾,伊河、洛河里的水都干涸了,庄稼种不上,人畜无水喝,人民苦不堪言。商汤就想向上天求雨,于是就叫史官先占卜了一卦。史官卜后,说:“只有拿活人作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称牺牲),老天才肯下雨。”商汤听后很为难。他说:“求雨原是为了人民不受旱灾,怎么能为祈雨,先让人民受杀戮之灾呢。”他寻思再三,最终做出了决定,说:“如果一定要以活人作牺牲才能下雨,那就让我来当这个牺牲品吧!”

于是,选定了日子,在一个叫桑林的地方筑了神坛,坛上堆满易燃的干柴,到了求雨那天,商汤洗净了身子,披散着头发,穿一身粗布衣服,身上捆满了干茅草,坐一辆白色的车子,庄重、严肃地向桑林走去。到了桑林,人们早已从四面八方赶来,神坛周围人山人海,巫师们坐在坛前祷告,大鼎下的火熊熊燃烧。商汤让巫师剪掉了他的头发和指甲,净身后跪在神坛前检讨了六件事,说:“苍天在上,我自当商王以来,尽心尽力为臣民办事,不知怎么得罪了上苍,竟降灾不雨。难道我实行的措施不当、政策不好吗?我对臣民体恤不够,失职了吗?我贪图享受,多盖宫室殿堂了吗?我贪恋女色,身边的妻妾宫女太多了吗?我聚敛财富,接受别人的贿赂、财礼了吗?我接近奸邪谗贪的人,让正直无私的臣民们受压抑了吗?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好,那是我的过错,不要难为百姓们。我愿以身体作牺牲,请上天降雨,解除臣民们的干渴之苦。”商汤祈祷完了,就走上神坛,端坐在干柴堆上。巫师们引燃了火把,绕着神坛边跳边舞,然后将火把一齐扔向神坛上的柴堆里,干柴很快就劈劈啪啪地燃烧起来。围观的人们心都缩得紧紧的,一点声息都没有。等大火烧起来,烈焰围住了成汤,哭泣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

正在人们心情紧张的时刻,东南方刮起了大风,随风吹过来了乌云,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浇灌了田野,也浇灭了神坛上的大火,人们都仰脸接饮着甘甜的雨水。商汤终于以至诚之心感动了上天,驱除了旱魔,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商城。

大禹背岭导江

大禹按照涂山氏(大禹的妻子)图上的水路,终于弄清了三江九水的流向,认为只有引水出山才能把洪水导入大海。大禹要沿江而上,去看看是哪些山挡住了水的去路。他告别妻子上路了。为了使大禹行路轻松,涂山氏用五彩金线在他鞋帮上绣了两朵彩云,使他能行走如飞,涉过江河,越过高山,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羌族穿的“云鞋”。

大禹治水的决心感动了住在弓杠岭脚下的一条黄龙,它飞到大禹身边,让大禹骑在它身上顺江上游,帮大禹王查清水路,大禹很感激黄龙的帮助,求天神木比塔封黄龙为神,黄龙不愿受封,藏卧大山脚下,后人感谢它对大禹的帮助,在松潘修黄龙寺纪念它,现在透过清水还能看见黄龙金色的脊背呢。

大禹沿江查清了水路,决心要除去几座阻挡水路的大山。岷江水流到古广柔这个地方时,被一座高大的山岭挡住了去路,每到七、八月份“烂秋雨”,山洪像下山的羊子,大雨像磨盘下的面粉,几百条山沟的水都一齐涌进岷江,水被大山挡住流不出去。山前的好多房屋、田地都要被洪水淹没,人们都诅咒这害人的山,而山后的平原大坝的水稻地,因为大山挡路,水流不过来,田干得像乌龟的背一样尽是口子,老百姓吃水都困难,都说水贵如油。

大禹来到岷江边上,仔细观察了这座大山,分清了岷江的“水路”,认为只有除去这座大山,才能使山前不遭水灾,山后不遭旱灾,他决心除去这个挡路的大山。

除山的日子定了,这一天,大禹来到江边,两岸各寨子的百姓都来观看。人们看见,大禹手中没有劈山的大斧,大禹身后也没有壮实的力士,只有大禹一个人空手站在江边。大禹的眼睛久久地看着那些被洪水冲毁的田地、房屋,又回过头看着那些被洪水害苦了的黎民百姓。突然,他甩开膀子,登起八字脚,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伸出粗壮的手,反背过来,倒抠着大山上的岩石。只听“轰隆”一声,就像天柱断了一样,灰尘遮住了太阳,河水就像沸了的鼎锅。等灰尘散开,人们看见那挡住水路的大山已经移到了岷江的右岸——原来,大禹把山背起来摔到那一边去了。

岷江顺利地流过去了,山前百姓不怕洪水了,山后百姓不怕天旱了。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和感激大禹给人民带来了幸福,就把这座被大禹背开的山叫“禹背岭”了。 w2QiImWYRK+dhqMJ/KNVf9DFdrZ5SzENtCWWGwWXdn+7msBlGUNZMZ3cKLve7f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