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原文】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注释】

①盖:发语助词,无实意。身发(fà):身体和毛发。②四大:指地、水、火、风。五常:即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③恭惟:恭敬不安地想。鞠(jū)养:抚养,养育。④岂敢毁伤:怎么敢损毁伤害。孔子在《孝经》中开篇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译文】

人的身体发肤,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构成的,人的思维意识,是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准则的。诚敬地想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怎么敢随便损毁伤害身体?

【解读】

“四大”即佛教所谓的地、水、火、风。《圆觉经》云:“此身四大和合。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这是从物质层面来说,构成人的身体有四种基本物质。“五常”即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即二人。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不同的人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算错,但也有不足。故古人提出了“仁”的观念,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换位思考。“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准则,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词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史鉴典例

李沆不阿

李沆是宋真宗时候的著名宰相。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兢兢业业、奉公守法的官员。李家世代为官清廉,有良好的家风承传。李沆从小非常好学,志向远大,以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父亲曾经对别人说:“这个孩子将来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知子莫若父,后来李沆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一代名相。

腹有诗书气自华,圣贤学问的长时薰修,使李沆气宇不凡。宋太宗非常欣赏李沆。一次侍宴完毕,宋太宗目送李沆远去的背影,赞叹道:“李沆风度端正,神态庄重,真是有贵人的气质啊。”宋真宗即位之后,李沆被任命为宰相。他经常把当时天下发生的一些灾祸,凡是水灾、旱灾或者有盗贼发生的灾情,直接向皇上禀报。有时皇上本来心情愉悦,听到这样的消息,禁不住有些黯然神伤。所以,一些朝廷的大臣向李沆抗议:“这些小事没有必要直接向皇上呈禀。”李沆却说:“如果陛下不晓得天下百姓的疾苦,又如何能教化、治理天下呢?”大臣们听后,不禁对李沆的高瞻远瞩感到佩服。

宋真宗一向礼贤下士,善于接受大臣的谏言。有一次,真宗问李沆:“治理天下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李沆回答:“首先应该尽量用贤达之人,因为他有才德在地方上教化百姓。不能用浮躁浅薄、新进、喜事之人。”李沆认为,心浮气躁的人,心不定,判断是非的时候恐怕会有所偏颇,不宜重用;而新进的人历事不深,缺少经验,很容易在处理朝政时出现偏失,也不宜在开始就赋予他重要的责任;好事之人,喜欢搞活动,不能务实。像这样的三类人,都是要警惕的,这是任用人才最应该注意的条件。由此可见,李沆心思缜密,行事慎重,不愧为宰相之才。

在古代,当官的人都要求举荐良才,往往有一些私下的言语,在朝廷上不便禀报,就会用密呈来给皇上知道。有一次君臣相对的时候,皇上告诉李沆:“别人都有密呈送给朕,唯独你没有,为什么?”李沆谦虚地说:“臣当着待罪的宰相,有公事就公开向您报告,又何必用密折奏给皇上呢?更何况秘密的奏议,不是想谗言告状,就是不善的言语。这种事我绝对不会去做的。”

李沆讲话简明扼要,处理国家大事慎重周密,严格遵循制度办事,虽居高位,但他不求名声,不好名位,不好权力。他也非常尊重朝廷的纲纪,识大体,不徇私情,所以别人没有办法来诱惑他,左右他。

李沆内修严谨,表里如一,即使是退朝还家,也非常重视行仪,休息的时候还是正襟危坐,从来不箕踞、跛倚。身为一国宰相,他时时处处都在考虑国家大事,无暇顾及自家的私事。家中厅堂前的花圃栏杆塌了,李沆的夫人要求家人不要去修葺,试试他有什么反应。结果李沆早晚从那里经过,一个多月过去了,对此却只字不提。夫人忍不住问他究竟看到没有,李沆却说:“怎么能让琐事干扰我的心念呢?”李沆的府第很小,厅前只有容纳一匹马旋身的空地。有人劝他买一处宽敞的大院子,这样才能和宰相的身份相配。李沆听后笑着说:“住所是要传给子孙的,这处房子做宰相府是小了点儿,不过作为太祝、奉礼这样靠祖辈福荫封赏的小官宅第,已经够宽敞了。”他始终居住在老房子里,没有另外购买宅第。

宋真宗景德元年七月,李沆在待漏院等待五更上朝时,突然生病,只好返回家中。皇上多次派太医和侍从前去探望,第二天还亲自到李沆家中探望,看到他家里很清贫,就赠送了五千两银子给他,李沆随后就还给皇上。隔天,传来了李沆去世的消息,皇上再度去探望他。痛失这样一位良臣,皇上非常伤心,禁不住失声恸哭,并对身边的人说:“李沆是国家一位难得的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谁料想他竟然没享高寿。”说完,泪水忍不住又流了下来。

为了缅怀李沆的高尚品行和严谨修为,朝廷赐予他“文靖”的谥号。李沆一生刚直不阿,处事正大光明,他待人忠厚,为官清廉,为国家鞠躬尽瘁,美好的德行足以为后人学习效法。

陆绩怀橘

《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令人津津乐道。其中有一段关于陆绩描述: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

其中“怀橘之陆郎”则是指陆绩六岁时随父亲去袁术家里作客,怀中揣了两个橘子,打算带回家给母亲的故事。陆绩,字公纪,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精通天文和历法。他的父亲陆康孝顺良善,被当地太守李肃举荐为孝廉。陆康做官以后,体恤百姓疾苦,办了许多实事,深得当地百姓们的爱戴,后来成为庐江太守。陆康的言传身教,给年幼的陆绩以至深的影响。

有一次,陆康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陆绩,到袁术家里作客。袁术非常高兴,端出橘子热情招待他们。长辈们谈话的时候,陆绩就坐在一旁剥橘子吃。这橘子甘甜多汁,吃得陆绩美美的。当他伸手再拿第二个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妈妈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橘子了,可她还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吃的橘子。于是,陆绩忍住了自己再吃橘子的念头,而是小心翼翼地拿了两个装进怀里,心想把这些橘子带给妈妈。

由于大人们谈话都很投入,谁也没有察觉到陆绩的这个小动作。等到陆康父子准备告辞的时候,只见陆绩两臂夹紧,双手抱在胸前,小心翼翼地从椅子上滑下来,随同父亲走到主人面前,鞠躬施告别礼。不料当陆绩双手作揖,毕恭毕敬地弯下腰来躬身作礼的时候,两个橘子突然从他胸口的衣襟里掉了出来,滚落在地上。

袁术见此情景,禁不住开怀大笑,然后又故意板起脸孔说:“你来我家做客,怎么还把橘子带走啊?”陆绩慌忙跪在地上说:“对不起,我妈妈最爱吃橘子,您家的橘子特别甜,我想带几个回去给妈妈。”袁术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惊讶,随即脸上又现出喜悦之色,说:“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陆绩怀橘敬母的行为和他率真的天性,也使在场的人都很赞赏。

【原文】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注释】

①慕:思慕,崇尚。贞:贞节,节操。洁:干净。②效:仿效,效法。才:才干,才能。良:好,品德好。③过:过错。必:一定。④得:获得。能:才能,技能。莫:不要。

【译文】

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洁之妇,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有了过错就要一定改正,掌握了某种技能就不要放弃。

【解读】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告诉我们,当自己有过错时一定要及时改正,不可继续错下去,以免害了自己。在成长、学习的过程,能发现自己身上的过错,是一种进步,对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是一种提高。但是有的错一时很难改正过来,能够坚持去做,直到错误消失,就需要毅力。坚持就是胜利,放弃就会半途而废,甚至会危及性命。有句古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左传·宣公二年》里记载:“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其中蕴含着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晋灵公没有坚持去改过,最终害死了自己。历史上确有能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后来臣下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终于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楚国终于强大起来,楚庄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所以,知错并能坚持改过,就会成功。

史鉴典例

虚心求教的华佗

华佗是汉代著名医学家。他成了名医以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一天,来了一个年轻人,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看了看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没有药引子。”

“得用什么药作药引子呢?”“生人脑子。”病人一听,吓了一跳,上哪去找生人脑子呢?只好失望地回家了。过了些日子,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找人看过吗?”“我找华佗看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办法,只好不治了。”

老医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找生人脑子,去找十个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记住,一定要找人们带过多年的草帽才管用。”年轻人照着去做,果然药到病除。

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一般,不像有病的样子。于是就问:“你的头风病好啦?”“是啊,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我治好了。

华佗详细地打听了治疗经过,非常敬佩那位老医生。他想向老医生请教,把他的经验学来。他知道如果老医生知道自己是华佗,肯定不会收他为徒。于是,他装扮成一名普通人的模样,跟那位医生学了三年医术。

一天,老师外出了,华佗同师弟在家里拣药。门外来了一位肚子像箩、腿粗像斗的病人。病人听说这儿有名医,便跑来求治。老师不在家,徒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给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不容易。”

这时,华佗见病人病得很重,不能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说着,拿出二两砒霜交给病人说:“这是二两砒霜,分两次吃。可不能一次全吃了啊!”病人接住药,连声感谢。病人走后,师弟埋怨道:“砒霜是毒药,吃死了人怎么办?”“这人得的是鼓胀病,必须以毒攻毒。”“治死了谁担当得起?”华佗笑着说:“不会的,出了事我担着。”

那个大肚子病人拿药出了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便走上前求治。老医生一看,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分两次吃,一次吃有危险,快回去吧!”病人一听,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叫我分两次吃。”老医生接过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心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没有传给徒弟呀?”

回到家里,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子病人的药是谁开的?”徒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逞能。”华佗不慌不忙地说:“师傅,这病人得的是鼓胀病,用砒霜以毒攻毒,病人吃了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护国寺老道人,我在那儿学了几年。”老医生这才明白过来,他就是华佗,连忙说:“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当学徒啊!”华佗只好说出求学的理由。老医生听完华佗的话,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真对不起你呀!”老医生当即把医治头风病的单方告诉了华佗。

周处改过自新

据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记载,周处,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好争斗,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白额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都以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自己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280年,晋灭吴。晋军大将王浑在建业宫中开庆祝酒会,半醉时问底下的吴臣:“你们的国家亡了,不难过吗?”周处站出来说:“汉朝末年天下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于前,吴国灭亡于后,该难过的岂止一人?”曾是魏臣的王浑面有惭色。

吴亡后,大批吴臣出仕于晋,周处名列其中,出任柳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太守,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很成功,外族归附而有美名。之后周处转任梁州广汉(今四川射洪)太守,处理争讼详细正直,平息缠讼经年案件。后因母亲年迈而辞官归里,不久后周处再被征为楚内史,尚未到任,又被征召入京担任散骑常侍。周处认为应当“辞大不辞小”,先到楚国赴任,有安抚教化等政绩,然后才入朝为官,此行为人称道。

周处在朝中以正直出名,迁任御史中丞,纠劾对象不避权贵;梁王司马肜违法也遭到纠举,两人于是结下梁子。296年,西北少数民族氐羌反叛,首领齐万年称帝。十一月,晋朝任命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为建威将军,隶属安西将军夏侯骏。周处是吴国降臣,既有武勇之名,又因正直得罪不少人,便被推上了最前线。周处自知身处险境,必被司马肜陷害,但为尽人臣之节,便不推辞,抱着必死决心西征。朝中有中书令陈准为周处讲话,警告说夏侯骏、司马肜都是皇亲国戚,不会打仗,若其令周处为先锋,必败无疑;朝廷不听。连周处的敌人齐万年分析局势,也认为若周处当主帅,则无法抵挡;若周处受制于人,则必可擒获。

297年正月,齐万年屯兵七万于梁山(位于今陕西乾县),司马肜、夏侯骏逼周处仅以五千兵力发动攻击。周处抗议:“我军没有后援,必然失败,不只会死,而且为国取耻。”司马肜不听,逼迫周处前进,与齐万年军战于六陌(位于今陕西乾县),士兵连饭都没吃就被推上战场,没有后援。周处明知必败无疑,仍然奋勇杀敌,数以万计,终于弦绝矢尽,友军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劝周处撤退,他却按着剑说:“这是我效忠死节、以身殉国之日!”遂力战至死。周处死后追赠“平西将军”头衔。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门外,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站立两个人,此时还下着雪!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孚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拜师求教,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OuV//QGSgAUqVNzYujqk7bS+5Kfw9rd5ERrmbYO+1cVty3Oxv2muplM6kajSi9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