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节
|
盗墓现象历史久远,它与古人厚葬的风气习俗有密切关系,是厚葬风气导致的恶果。厚葬之风在我国历史上经久不息,愈演愈烈,盗墓掘坟也就越来越猖獗,然而,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社会生活复杂,盗墓者的心态也是多种多样,表现在盗墓目的上,有以下几种:有的是为了谋财,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为了争风水,有的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有的是为了祈禳等等,不一而足;也有的是两种、几种目的兼而有之。
秦朝末年项羽率领楚军进入关中,盗发秦始皇陵,相传“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获取大量金银财宝。在战乱中,秦国历代国君的陵墓也“咸尽发掘暴露”,无一幸免。汉代盗墓之风极其流行。《史记·货殖列传》曰:“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结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一些年轻人,当然不仅是年轻人,为了钱财,不惜冒着触犯法律和杀身的危险,去盗墓谋财,在汉武帝时就有人去盗发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更为猖獗的是,汉武帝安葬才四年,可谓尸骨未寒,市场上已有茂陵地宫陪葬的玉杖、玉箱等售卖。西汉的一些诸侯王也染上了社会上的盗墓恶习,广川王刘去是汉武帝兄广川惠王越的孙子,为人残暴,结集一帮地痞无赖,专干盗墓掘坟的勾当。《西京杂记》卷六《广川王发古冢》里记载:“国内冢藏,一皆发掘。”“王所发掘冢墓不可胜数,其奇异者百数焉。”魏襄王冢、哀王冢、魏王子且渠冢、袁盎冢、晋灵公冢、幽王冢、栾书冢都被他盗发了,墓中宝藏被一扫而光,悉数落入刘去囊中。
形形色色的盗墓者,都是有目的,大都能被世人推想知道,只有少数令人难以意料。
东汉末年,贪婪残暴的军阀董卓,命令大将吕布率军去盗掘西汉诸陵,他特别嘱咐要吕布关注茂陵墓中的医治秘方。为什么?原来董卓有个孙女,名叫董白,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董卓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十岁就封她为渭阳君,举行仪式时,特地搭起宽二丈多,高六尺的高坛,董白坐着轩金华青盖车,一些大官为她充当仪仗队,簇拥着她上坛受封。可是令董卓非常忧愁的是,董白居然是个哑巴,不能讲话。董卓四处求医问药,始终没有治疗好。突然他想到了汉武帝刘彻,汉武帝为求长生不死之药,几次东巡封禅、访仙,屡次相信方士之言,或许他墓中会有医治秘方,或者灵丹妙药。结果什么灵丹也没有,妙药更无从谈起,找到一卷绢纸,但不是秘方妙药,却是一句咒语:“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不久,董卓被义子吕布诛杀。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26)发生了一件奇特的盗墓事情。赤眉军军师徐宣给樊崇出主意,说:“现在东有刘秀,西有隗嚣,咱们是无退路啦,我看眼下要想法再打进长安,先找块地方站稳。只是眼下有点麻烦,这雪不知还下几天,人闲生事呐,难保不出乱子,这几天开小差的已经很多。这一带有许多陵墓,乘这个机会不如让士兵们掘坟盗宝,反正咱们不挖,自有士兵们挖,士兵们有了财物,士气自然高昂。”樊崇一听正合他的心意,一拍即合,立即传令士兵们去盗汉武帝的茂陵。
其实,徐宣别有用心,他在《易经》上的造诣非同小可,能掐会算,而且他当过县的狱吏,精通朝廷法律仪制。他听说茂陵中随葬品有道术秘册,因为汉武帝生前屡屡招募方士寻觅道术,把方士尊为座上宾,深信不疑,祈求遇仙以得长生不死。因此这次盗墓他是冲着道术秘册来的,当墓门打开之后,徐宣特地点派了一队士兵负责寻找书册,遗憾的是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