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房地产市场的4个需求阶段,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而逐步升级的。在城市化进程的初期,必定是自住型需求为主阶段。其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逐步升级到改善型需求阶段、投资型需求阶段。至于投机型阶段,这是个怪胎,能成为资金黑洞的城市并不多,我在总纲部分也不多做阐述。这里需要阐释的问题是:城市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进程,它是如何发展并发挥作用的。
以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迅猛发展中的佛山和东莞为例。这两个城市在2003年之前,都处于极度分散状态,都没有市区的概念可言。2003年前的佛山这一地域概念,仅指70余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号称全中国统辖范围最小的地级市,主城区之外的南海、顺德、高明和三水,统统是具有独立治权的县级市,各自独立向省汇报。佛山市政府的号令,不能出主城区那70平方公里。主城区户籍人口只有58万,常住非户籍人口仅仅只有可怜的万把余人,并长期维持,乃至有人口下降的趋势。相对于当时350万左右的全市户籍人口,主城区完全达不到“主”的概念。同期的东莞更加可怜,主城区只有莞城这个镇(注意,是一个镇,不是一个区。东莞市和中山市,是全国独有的地级市直接管乡镇的组织架构,中间没有区一级),户籍人口不到16万,面积不到14平方公里,相对于当时东莞160万的户籍人口和2465平方公里的面积,简直可以忽略不计。2003年之后,这两个城市的主城区开始进行迅猛的扩张。佛山将南海顺德等4个县级市收并为市辖区,并将主城区统辖范围从70余平方公里扩张到250多平方公里(包括禅城和东平新城),与此同时,主城区人口开始迅速增长,到2009年,常住人口已接近100万。主城区的面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路桥公园绿化等,最主要的工作是建设了佛山一环,这其中有无穷的酸甜苦辣,佛山人从一开始极度抗拒一环的建设,到现在一提到一环就骄傲,集中体现了佛山人从抗拒城市化,到欢迎城市化的心路历程)以及生活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和体育场馆等)投资完工。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枯燥,就不细说了。粗略估算,在新城区建设方面,政府投入在200亿到250亿之间,年均投入约40亿。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主城区的新城区建设上,导致这个区域的生活便利性远远高于佛山其它区域。近在咫尺的公园,最高规格配备的学校和医院,全新和宽敞的体育场馆,这些因素累加起来,导致人口和财富开始向主城区汇集。市民的改善型购房需求被激发出来,并在新城区、新生活的愿望引导下,纷纷脱离旧城区,在新城区购买全新的豪宅。
与此同时,东莞也开始启动城区建设,将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这4个镇,合并为东莞市区,进行统一规划(当然,这4个镇的独立的行政体制仍然存在,也不存在主城区这个区级行政架构),东莞尽全力建设了东莞大道,并以东莞大道为轴心,全面疏通了道路体系,以贯通东莞市区各镇,结束了市区各镇之间只能以两车道的乡间小道贯通的历史(各位不要嘲笑这个时间太迟,直到今时今日,中山市各镇街之间仍然只能以乡间小道贯通,城市化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与佛山相类似,各种基础设施在城区拔地而起,区域居住环境大幅度改善,从而开始吸引东莞各镇的富裕群体向城区集中。楼市当然随之大涨。
如果我们把视野从南中国往北看,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天津。天津的主城区在2003年前同样可以用破烂形容,楼市也一直半死不活。在2003年之后,天津人突然意识到了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打造他们的城区,连续5年,整个天津就是一个拆旧建新的大工地,因此也实现了楼市从2003年的4000到2008年均价过10000元/平方米的飞跃。
中国的东部二线城市,基本上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本世纪初期,开始着手启动新城区建设,开始从单纯的工业城市,向着居住型城市迈进。中心城区的工业厂区被全部迁走,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础工业不再受到欢迎。这是由于这些城市从本世纪之初开始,已经达到了人均GDP6000美元的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3000美元,生活开始由小康转为富裕。从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旁走下来的土老板们,开始有了生活得更好的需求,因此尽全力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居住环境,就一定是当地政府的不二选择。当集中政府的财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城区之后,必然会吸引当地的富裕群体和财富汇集,从而推高新城区的地价和房价。理解了这个客观规律,就可以理解,经济发达的二线工业城市,它们集中力量打造的新城区,必然会成功,也必定能实现财富的汇集效应。反过来,经济落后的三线、四线城市,它们如果试图打造新城区,受财力所限,能实现的配套有限,因此提升的生活品质也极其有限,对财富的吸引力也必定有限,因此往往会建出一座空城。这就是新城区建设背后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