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医学辑要
卷三

山阴吴 小珊氏编
绍兴裘庆元吉生校刊

经脉心传

肺手太阴之脉

(附脊第八椎,自上陶道穴起,至下腰俞穴止,计二十一椎)

邪在气则病胸中胀满而喘咳(肺宜温润,燥则病,寒亦病。咳者,有声而无痰也),或胸中痛,或缺盆中痛,甚则两手麻木不仁。

邪在血则咳,或上气喘渴,心烦胸满,或肩臂前廉痛。

气有余则喘渴,或胸盈仰息,或肩背痛。如风寒在表则汗出,如中风则小便数而少。

气不足则肩背恶寒,或少气不足以息,小便色黄赤。

气绝则皮毛焦,爪枯毛折。

肺属金,病则色白,好哭喜辛,流涕,多虑多忧。所主者气,所藏者魄,所恶者燥。

上应于鼻,外应于皮毛。

(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软,气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筋,气虚不能统血也。白而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白为气虚之象,纵有失血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之理也)。

补药 (人参、五味子、山药、百部、阿胶、黄芪、麦门冬、紫菀、茯苓)。

泻药 (防风、桑白皮、葶苈、泽泻、紫苏子、枳壳)。

温药 (木香、款冬花、生姜、干姜、白豆蔻)。

凉药 (玄参、北沙参、贝母、天门冬、山栀、枯芩、瓜蒌仁、桔梗、马兜铃、人尿)。

引经药 (葱白、升麻、白芷)。

大肠手阳明之脉

(上口即小肠之下口也,下接肛肠为肛门,谷道即后阴是也)

邪干气则齿痛恶热饮,或颊肿。

邪干血则目黄口干,或鼻衄,或喉痹而能言,或腹中雷鸣切痛,感寒则泻,气常冲胸,或日间发疟而渴,或肩前痛,食指不仁。

气有余则当脉所经之处皆热肿(手阳明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肩脚外前廉,出肩前两间骨之前廉,上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皮肤坚肿而不痛。

气不足则寒栗不复,或背肘臂外痛。

补药 (牡蛎粉、诃黎勒、龙骨、粟壳、肉豆蔻、五倍子、莲子)。

泻药 (大黄、枳壳、桃仁、石斛、芒硝、槟榔、麻仁)。

温药 (干姜、吴茱萸、肉桂)。

凉药 (槐花、条芩)。

引经药 (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胃足阳明之脉 (下口即小肠上口也)

邪干气则漉漉振寒,或伸欠颜黑(土胜水也),或恶见人,或恶见火(胃实则热,热则恶火),或闻木音则惊(土恶木邪故惊),或心欲动而喜闭户塞牖独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或腹胀肠鸣(火盛与水相激,故激搏有声也),或詈骂不避亲疏(上热郁蒸于心胸故神明乱也)。

邪干血则间日发疟而不渴,或湿淫,或阴痿,或足废(冲督带三脉皆聚阳明,而阳明主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或汗出鼻衄,或唇攒聚,舌难言,甚则不能言,或面肿齿痛,恶冷饮,或口(口不正也)唇肿,或面痛唇痛,或颈肿喉痹不通言(与手阳明能言者别),或腹大水肿或膝膑肿痛,或膺窗穴、乳中穴、气冲穴、股骭外廉、足跗上皆痛,或食指不用,或腹肉胀胃脘当脐痛,或两胁隔塞,不能饮,食不下。如胃中不和,则不能正偃,腹鸣身重难行。若胃热则宗气喘急(胃之大络,由虚里出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气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善饥消谷,小便色黄(此阳明实热也)。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如胃中寒则胀满(此阳明虚寒也)。

补药 (白术、莲子、芡实、陈皮、扁豆、黄芪、山药、半夏、百合、苍术)。

泻药 (大黄、枳实、朴硝)。

温药 (藿香、丁香、木香、吴茱萸、豆蔻、厚朴、良姜、干姜、生姜、肉豆蔻、白豆蔻、香附、益智仁、胡椒)。

凉药 (玄明粉、黄连、石膏、葛根、连翘、滑石、天花粉、黄芩、石斛、升麻、山栀、竹茹、知母)。

引经药 (升麻、白芷、葛根、石膏)。

脾足太阴之脉

邪在气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脾气暖则食易消,寒则不能化物,故呕。呕者,有声有物也)。或胃脘痛,腹胀善 (阴盛则气滞,故食败气逆人也。 ,于戒切,音 )。得屁则快然如衰(气下泄则腹松动,但觉倦怠耳),身体沉重。

邪在血则病舌痛,或烦心,心下急痛,或寒疟癥瘕或大便溏泄,或水闭黄疸,不能卧(水气逆满则伤气也),或善饥善味,或阴痿足不收,行善戾(曲也),强立股膝肿,大指不用。寒甚则厥,腹响便溲难,心痛引背不得息。气有余则腹胀,小便不利,身尽痛。

气不足则四肢不用,五脏安安,百节皆纵,腹大肠鸣,飧泄面黄,不嗜食,食则不化,怠惰嗜卧,九窍不通,身体不能动摇,当脐上下左右动气。

气绝则脉不营肌肉舌萎,人中满唇反。

脾属土,病则色黄好歌,喜甘流涎多,思多疑。所主者肌肉,所藏者意智,所恶者湿,上应于唇口,外应于四肢。

(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癯,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气虚也。黄而色黯,津液久耗也。黄为中央土色,其虚实寒热之机,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也)。

补药 (人参、白术、苍术、甘草、芡实、黄芪、山药、陈皮、莲子、扁豆)。

泻药 (枳实、青皮、石膏)。

温药 (丁香、藿香、胡椒、吴茱萸、附子、官桂、良姜)。

凉药 (石膏、元胡粉)。

引经药 (升麻、白芍)。

心手少阴之脉 (附脊第五椎)

邪在气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心火炎则液耗,故渴而欲饮也)。或善笑善忘,或眩仆烦心,或善惊不寐。

邪在血则病目黄,或膺背肩胁满痛,或肩胛臂内后廉痛,或厥或掌中热而啘(之劣切,义阙,出《难经》)。或浸淫疮疡,或舌干焦口苦,或消渴舌破,或心胸间汗。

气有余则笑不休。

气不足则悲,或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气绝则脉不通,血不流,髦色不泽,面黑如漆。

心属火,病则色赤好言,喜苦,出汗多笑。所主者血脉,所藏者神,所恶者热,上应于舌并神色,外应于掌。

赤而 (巨陨切,音窘,脂聚之貌也)坚,营血之充也。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微赤而鲜,气虚有火也。赤而索泽,血虚火旺也。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之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

补药 (枣仁、远志、麦门冬、山药、当归、天竺黄)。

泻药 (贝母、元胡索、木香、黄连)。

温药 (丁香、石菖蒲)。

凉药 (竹叶、牛黄、朱砂、连翘、犀角)。

引经药 (独活、细辛)。

小肠手太阳之脉 (下口即大肠上口也)

邪干气则嗌痛颔肿,颈侧痛不可以顾,肩似拔,肩胛似折。

邪干血则耳聋目黄,或颊肿鼻衄(滴而不流),或颈颔肩胛肘臂外后廉皆痛。

气不足则小腹控阴丸引腰脊,上冲心而痛。

补药 (牡蛎粉、钗石斛)。

泻药 (荔枝核、紫苏、细木通、葱白)。

温药 (小茴香、乌药、大茴香)。

凉药 (天花粉、黄芩)。

引经药 (藁本、羌活、黄柏)。

膀胱足太阳之脉 (上系小肠,下联前阴)

邪干气则头痛目似脱,项后痛不可俯仰,或脊痛腰似折,或股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腘,古伯切,曲脚中也。踹,而充切,足跟也)。

邪干血虚则痔,盛则疟,或狂或癫(狂者发作刚暴,詈哭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癫者或笑或泣,如醉如梦,言语无序,秽洁不知),或头囟项痛,或目黄泪出,或鼻塞流血。或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欲小便而不得。胞痹,小腹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补药 (石菖蒲、龙骨、续断、益智仁、橘核)。

泻药 (芒硝、白泽泻、滑石、车前子)。

温药 (茴香、乌药)。

凉药 (生地黄、黄柏、甘草梢)。

引经药 (藁本、羌活、黄柏)。

肾足少阴之脉

(附脊第十四椎,命门穴之左右,与前脐神阙穴平直相对。左者直上入肺,而循喉挟舌;右者直行脐腹,而上络于心包)

邪在气则病饥不欲食(阴火上乘,虽饥不欲食也),面如黑漆(肾水枯也),或咳唾则有血(真阴亏损,而延及其母也),或喝喝(于介切,嘶声也)而喘(肾水不能上通于肺故也),或口干咯血,坐立不安(阴虚阳扰不能静也),或目 (呼光切,不明也)如无所见(肾虚则瞳神昏眩。瞳神者,骨之精也),或心如悬若饥状(心肾不交则精神离散,故心如悬;阴虚则内馁,故常若饥状也)。

邪在血则病耳鸣,或遗泄,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而痛(厥气走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自利,口热如胶),或烦心,心痛引腰脊,欲得呕,或黄疸额黑,或肠澼(寒则利清谷,热则便脓血,盖肾开窍于二阴也),或脊痛,或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泄利下重,足下热痛,小腹急痛,腰下冷痛,或自言腹胀满而实不满,或胫肿烦扰冤热,或骨痿不能起,侠胁两旁虚软处清(即 中,季胁下也),或指青黑,意不乐,四肢不收,身重寝则汗出,恶风。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肾藏精,伤则阳气虚衰,故善恐)。气绝则肉软却(退也),齿长面垢,发无泽。

肾属水,病则色黑,好呻喜咸,多唾,多恐多惊。所主者骨,所藏者精与志,所恶者寒,上应于耳发,外应于腰背。

(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阴火内戕也。苍黑为下焦气旺,虽犯客寒,亦必蕴为邪热,绝无虚寒之候也)。

补药 (芡实、龙骨、龟板、锁阳、牡蛎、桑螵蛸、地黄、虎骨、杜仲、山药、牛膝、枸杞子、五味子、山茱萸)。

泻药 (泽泻、知母)。

温药 (附子、鹿茸、补骨脂、肉桂、沉香、腽肭脐)。

凉药 (黄柏、牡丹皮、知母、地骨皮)。

引经药 (独活、肉桂)。

心包络手厥阴之脉

(男子右尺,半表半里,其表即三焦,里即命门也。女子以左尺为心包络,与男子脉不同惟此耳)

邪干气则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从滥切,动也)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邪干血则烦心,或心痛引腋胁,而欲得咳,掌中热(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通,为心包络之系;一则下络小肠,为周身血脉之总司。凡诸邪之在心者,皆心包络受之。盖心为君主,莫敢犯之也。心包络诸脉虽属于心,而行太阴肺部;而脉之运动皆由包络之火也)。

主治俱见手少阴。

三焦手少阳之脉

(上焦如雾,在心下,下鬲居胃上口,主纳而不出也。鬲,肓也,在心脾之间也,塞也,管上下使气与谷不相乱也。中焦如沤,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热水谷者也。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脐上五寸为上脘,脐上四寸即胃之幕,为中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为下脘也。下焦如渎,在膀胱上口,主出而不纳,以传道也。三焦有象无质,即上中下三部脏腑空处是也,乃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邪干气则耳聋,浑浑焞焞而痛,或嗌肿喉痹(三焦之气通于喉,喉不和则痹肿矣),往来寒热。

邪干血则汗出,或目锐眦痛,或颊痛,耳鸣,颈颔肩胛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无名指也)不用,或腹气满,小腹坚,不得小便,溢则水留,即为胀。

补药 (黄芪、益智仁、甘草)。

泻药 (泽泻)。

温药 (附子)。

凉药 (煅石膏、地骨皮)。

引经药 (柴胡、川芎、青皮)。

胆足少阳之脉 (在肝之短叶间)

邪干气则口苦(胆病则液泄,故口苦),或呕宿汁,善太息(胆郁则气不舒,故善太息),或惊惕,心下憺憺,恐人将捕之(寒涎渍沃致然),或嗌中介介然数唾,或心胁痛不能转侧(足少阳之别贯心循胁,故病则不能转侧),或耳无所闻。甚则面色枯槁,体无膏泽,或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邪干血则头角颔痛,目锐眦痛,或缺盆中肿痛,腋下肿,或马刀挟瘿(肉色不变为肉瘿,筋脉现露为筋瘿,筋脉交络为血瘿,忧恼消长为气瘿,坚硬不移为石瘿也),或汗出振寒疟(胆居表里之半,阴胜则振寒,阳胜则汗出,故疟),或胸胁膝胫踝前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气绝则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

补药 (龙胆草、木通)。

泻药 (青皮、柴胡)。

温药 (半夏、生姜、陈皮、川芎)。

凉药 (黄连、竹茹)。

引经药 (川芎、柴胡、青皮)。

肝足厥阴之脉

(附脊第九椎,左三叶,右四叶)

邪在气则病闭目不欲见人,腰痛(痛上觉热)不可以俯仰,丈夫癫疝(阴器连少腹急痛也),妇人少腹肿。甚则咽干面尘脱色,淅淅时寒热,两胁下痛引少腹,上下无常处,或淋溲便难,或胁痛支满,手足青,面青唇黑。

邪在血则病胸满,呕逆作酸,或飧泄,或狐疝(卧则入腹,立则出腹),或遗尿,或癃闭,或颊肿喉痹,吐脓血,或吐血下血,暴涌不止,或瘈疭恶风,或浑身酸麻疼痛,四肢满闷,筋痿不能起立,或阴缩两筋急,或转筋足逆冷,或胫酸阴痒。

气有余则善怒,忽忽,或眩冒而巅顶痛。

气逆则头痛耳聋,目赤肿痛。

气不足则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肝虚则神魂不宁,故善恐)。

气绝则筋急,引舌与卵,唇青。

肝属木,病则色苍(青也),好呼喜酸,多泣多怒。所主者筋,所藏者血与魂,所恶者风,上应于眼,外应于爪甲。

(苍者而理粗,筋骨劳勚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

补药 (木瓜、薏苡仁、阿胶、酸枣仁)。

泻药 (青皮、柴胡、芍药、青黛)。

温药 (木香、吴茱萸、肉桂)。

凉药 (甘菊花、龙胆草、车前子、胡黄连)。

引经药 (川芎、柴胡、青皮)。

奇经八脉

督脉起于下极之俞(音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顶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入属于脑,阳脉之海也(下极,前后两阴之间也)。

病则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气上冲心,二便不通也)。其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嗌干,猝口噤,背反张,瘈疭,腰背强痛,不得俯仰,脊强反折及痛,头重不举,大人癫疾,小儿风痫。其脉直上直下而中央浮,或尺寸俱强直而浮者,督脉也。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络舌,阴脉之海也(中极,脐下四寸也)。

病则少腹绕脐引阴中切痛(入房太过,冲督任受伤多此也),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月事不以时下,腹皮急,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志欲不遂,阴火上乘故也)。其脉横寸口边,丸丸紧细而长,或弦出寸口,上鱼际而丸滑者,任脉也。

冲脉起于少腹之内胞中,为血之海,又为诸脉经络之海也。

病则逆气里急,上冲咽喉不得息,喘息有音,不得卧,腹中刺痛拘急,寒气客于冲脉则脉不通,故喘动应手,有寒痛,痛则上引胸中也。其脉直上直下而中央牢者,冲脉也。凡人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主沉牢,督主浮革)。冲督为十二经之道路,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恍惚痴狂。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诸阳皆会于头),主持卫气也。

病则寒热(阳维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而足太阳少阳始终联附,故二经为病皆寒热),腰痛,痛上怫然肿,又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肌肉痹痒,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羊痫倒仆(多发于日),手足相引,甚者不能言。若阳维不能维于阳则溶溶(缓纵貌也)不能自收持,其脉从尺外斜上至寸而浮者,阳维也。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诸阴皆交于胸),主持营血也。

病则心痛(阴维为病在里,故苦心痛。阴维虽交三阴,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腹痛多属少阴,而兼阴维任脉也),胁满腰痛,甚则悲以恐,癫疾失音(多发于夜),肌肉痹痒,汗出恶风,身漉漉然。若阴维不能维于阴,则怅然失志。其脉从尺内斜上至寸而沉实,阴维也。

阳跷 (苦交切)起于跟内。

病则缓纵不收,阴缓而阳急(阳跷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腰背痛,羊痫倒仆(多发于日),恶风偏枯, (五还切,手足麻木也)痹体强,目开不得合。其脉寸口左右弹浮而细绵绵者,阳跷也。

阴跷起于然谷之后(然谷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之陷中)。

病则拘急不弛,阳缓而阴急(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少腹痛里急,腰痛相引阴中,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癫疾寒热(多发于夜),皮肤湿痹,疯痉瘛疭,目闭不能开。其脉尺内左右弹沉而细绵绵者,阴跷也。

带脉起于季胁(即 中也,在京门穴之下),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冲督任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于带脉)。

病则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腰腹纵如囊水状,妇人腰痛,少腹痛,里急瘛疭,牵引季肋下空软处,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其脉中部(即两关也)左右弹而横滑者,带脉也。

趺阳、少阴脉说

趺阳一名冲阳(在脚背上去陷骨三寸脉动处,乃足阳明胃经之动脉也),少阴一名太溪(在足之内踝后跟骨上脉动处,乃足少阴肾经之动脉也)。此乃古诊法,不行久矣。设有危急之病,寸口脉不见者,诊此以决死生可也(若在平时,总不如以关脉为胃气,以尺脉为根之为愈也)。上焦营卫之所司,不能偏于轻重,故言寸口。两关主乎中焦,脾胃之所司,宜重在右,故言趺阳。两尺主乎下焦,宜重在左,故言少阴。

《医学辑要》卷三终 Ozje2r91HU7WBXG1MIDzg8HYyvKmhSkA0wi1yGTrxaEVuo9u/UN2k8z8H0uyHs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