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慢性胃炎概述

一、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1.病名

慢性胃炎,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而对该病却极为重视,并且不单纯地视之为胃病,而认为是脾胃的“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3个方面关系失常,导致发生多种症状,而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痞胀”“呕吐”等范畴,其中“胃脘痛”最常见。

胃脘痛是指以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的一种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等描述,阐明了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治法,同时《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指明了胃痛的发生与脾及肝气横逆犯胃有关。

2.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认识

有关于胃脘痛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心痛胃脘痛。”对其病因和病机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指出胃脘痛与木气偏盛,肝胃失和有关。故《黄帝内经》中对胃脘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之论述为后世医学研究胃脘痛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有许多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如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大小建中汤等,且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云:“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提出了水饮停胃导致的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在唐宋以前,胃脘痛多与心痛相混淆而称。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中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来去心痛。”以上九种心痛大部分实际上指的是胃脘痛。宋代医籍中也有许多关于九心痛的记载,都延承了《备急千金要方》的思想,如严用和的《济生方·心腹痛门·心痛论治》中“夫心痛之病,医经所载凡有九种……其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造成心痛”,也是将心痛与胃脘痛相混而称。

元朝的朱丹溪始认为九种心痛实为胃脘痛的第一人,他在《丹溪心法·心脾痛》中明确指出了“心痛,即胃脘痛”,且较细致地将胃脘痛分作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虫八类。李东垣则在《兰室秘藏·卷二》中首次将胃脘痛列为一个独立病证来论证,对胃脘痛的病机治则治法进行了阐述,并拟定了用于治疗胃脘痛的神圣复气汤、草豆蔻丸、麻黄豆蔻丸3方。

明朝以后的医家不但已将胃脘痛与心痛区别开来当作一个独立的病证,而且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论述都大有发挥,认为“胃脘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为实邪;后期常以脾虚、肾虚等虚证为主。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并常出现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虚实错杂之证。但无论病因病机如何,其共同之处在于最终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心腹痛》中对胃脘痛病因的论述“胃脘痛证,多由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惟食滞,寒气滞者最多”,认为胃脘痛与气的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食停或者寒留均可引起胃脘气滞,在治疗上应以理气为主。

清代的医家继承了明代医家对胃脘痛病因病机与“气”密切相关的思想,更是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如清代高士宗在《医学真传·心腹痛》中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指出胃脘痛在治疗上应以“通则不痛”为治疗大法,但不能拘于“通下”之法,而应以病因的角度分别采用散寒、消食、理气、泻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配合适当的辛香理气之品共奏“通则不痛”之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对该病的辨证论治颇有独到之处,如他说“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夫通则不痛,痛字需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也”,“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淤”。他还提出了胃脘痛初起病在气分,与气滞关系密切,久病则入血分,治疗上要辨明在气分还是血分,应有理气活血之偏重的观点,先倡胃脘痛“久病入络”之说。另外,针对胃脘痛不同证型的治疗,有不少医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顾靖远在《顾氏医镜·胃脘痛》中主张对肝脾不和者以芍药甘草汤加减,伴气滞者加四磨饮,血瘀者加失笑散,食滞者加保和丸,热证用黄芩汤或竹叶石膏汤等等。高鼓峰则在《医宗己任编》中提出了用逍遥散加生地黄、牡丹皮、山栀,或疏肝益肾汤加柴胡、白芍、当归治疗阴虚胃脘痛伴燥热口渴等症状的观点。

二、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系指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胃黏膜上皮经常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胃黏膜发生再生改造,最后可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本病男性多于女性,50岁以上者发病率可达50%,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胃炎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又不规则,且无典型症状,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大肠型化生、不典型增生,被认为与胃癌有一定关系。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人们对慢性胃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728年,Stahl首先提出了慢性胃炎的诊断,但对其诊断始终存在分歧。1830年,Cruveilhier发现溃疡病之后,对于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常诊断为溃疡病或胃神经官能症而不诊断为胃炎。1936年,Shindler根据胃镜下所见结合手术时全层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发现,首先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3种。1949年,Wood用盲目胃黏膜活检法做了大量工作,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的萎缩3种类型。1972年,Whitehead等提出: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区别开来;确定病变部位是胃窦或胃体;注明肠上皮化生、胃炎活动性和萎缩程度。1973年,Stricknand等主张以病变部位结合壁细胞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和B型。1982年,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将其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1990年,在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上,Misiewicz等提出了“悉尼系统”——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法,把病因、相关病原、组织学及内镜均纳入诊断;“悉尼系统”及1994年的“新悉尼系统”,使胃炎的分类及诊断更为完整全面。

慢性胃炎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反流,某些因素之间可能还有相加或协同损害作用。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进餐后加重的上腹不适、饱胀、无规律的腹痛、反酸、嗳气、烧灼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少数伴有胃黏膜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患者可伴有体重减轻、贫血等。慢性胃炎大多数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由于慢性胃炎非常多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比较困难,且易发生癌变,因而备受重视,中医、西医近年来开展了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许多有成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在内服外治、针灸推拿、养生食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断进步,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方法治疗本病,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立法选方诸方面,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界提出了颇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分型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标准,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依据。 B+SiwmR+EldZ/Vi0MZYfdNAxQrIZ19iXKsoh6IDg7RGkzyp9JUOYVquaWksgWZ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