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纳呆

一、概述

“纳呆”,即胃的受纳功能呆滞,也称“胃呆”,指患者不欲饮食或进食后有饱滞之感,甚则厌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脾胃病症状。中医又称“胃呆”“纳少”或“食少”,常作为兼症见于胃痛、痞满、噎膈等中医内科脾胃系病症中,西医命名为食欲不振。临床发病多单见一主症而他症不显,故单一纳呆症论治之。

在病因上,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伤脾论》说:“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或为飧泄,或为肠澼,此胃伤脾亦伤明矣。”明确提出了饮食伤胃而致纳呆的理论。在治疗上,明代李中梓在《医家必读》中说:“不能食皆属脾虚,补之不效,当补其母,挟痰宜化挟郁宜开。”提出对于食少纳呆因于脾胃者,多以阳气虚衰论之。清代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中“不能食者,胃中元气虚也”也指出纳呆之虚证,多从阳气不足立论。

二、病因病机

纳呆多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运化失健而成。脾胃运化失健是其病机关键。

1.病因

(1)外感时邪:外感六淫之邪侵犯中焦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失受纳,不能腐熟水谷,以致不思饮食。但因湿热邪气最易困脾土,黏腻重浊,阻碍气机升降,故湿热邪气致病者居多。

(2)饮食不节:饮食无制,暴饮暴食,脾胃受损,以致食滞胃腑,气机升降失职,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或饮食节制过度,内伤脾胃,水谷不化;或嗜食辛辣,生冷油腻之品,酿生痰湿,停滞中焦,纳运不化,不思饮食。

(3)情志失调: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情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而情志不畅,会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继而引发脏腑功能失调。肝在志为怒,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肝失条达,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谷不化;脾在志为思,忧思伤脾,脾胃纳运失职,亦可致纳呆。

(4)脾胃素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素体虚弱,或他脏之虚损累及脾胃,阳气亏虚,纳运失常;胃阴亏虚,失其受纳之职,不能腐熟水谷,则不欲饮食。

2.病机

导致纳呆的病因虽多,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运化失健。纳呆,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之气健旺,升降自如,则能纳能化;脾胃之气虚或气滞,则出现纳呆。

纳呆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者,邪气有余,肝犯胃腑而致胃气不降,包括脾胃气滞、肝郁乘脾、痰湿困阻、食积胃肠、或因热盛,皆可导致脾胃气机不畅而致纳呆,临床表现一派邪气有余之象,去其有余之邪,则胃气复常,而饮食自能如常;虚者,正气不足,可以为脾胃自身之虚,如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说“不能食者,胃中元气虚也”;也可由其他脏腑之虚损而累及脾胃,如下焦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脾胃虚弱又分两种情况,脾胃阳气虚弱与阴血亏少。大抵实证多见于新病,虚证多见于久病,亦有虚实夹杂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润则刚燥,胃喜柔润也……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故当详判,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脾气下陷故病,即不下陷,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故病,即不上逆,但不通矣,亦病矣。”

三、诊查要点

1.诊断依据

(1)纳呆是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食欲减退,甚则厌食等表现。

(2)常伴有胃痛、脘腹胀满、周身困重、厌油腻、饥不欲食、情志不舒等症状。

(3)多有外感、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

2.辨证要点

纳呆一证在辨证时首先要辨清虚实。实证之治以祛邪为主。邪气去则脾胃之气复而自能饮食。虚证之治以补益为主,当分阴阳气血。其次辨是因于自身之虚,还是由他脏之病而累及者。

3.证治分类

(1)肝郁气滞证:多有抑郁、愤懑等情绪方面诱因,其后出现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甚则胸胁胀满,或胸胁疼痛,嗳气后症状可缓解,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多弦滑。

(2)湿困脾胃证:纳呆口黏,脘腹痞闷,身重倦怠,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濡。

(3)食积胃肠证:纳呆厌食,甚则呕吐,兼见嗳腐吞酸,嗳气有食臭,脘痛胀痛,苔厚腻浊,脉滑。

(4)外邪犯胃证:突然纳呆厌油,伴恶寒、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或兼疲乏身困,胁肋胀痛,或有黄疸等肝胆湿热表现,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脉浮或弦滑。

(5)脾胃气虚证:纳呆便溏,气短乏力,肌肉松懈,舌淡苔白,关脉弱。

(6)脾胃阳虚证:纳呆畏寒,便溏,甚则完谷不化,肢冷腰酸。舌淡,脉弱。

(7)胃阴不足证:纳呆,饥而不欲食,或胃脘嘈杂,或痞满不舒,口干咽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排出困难,舌红少津,脉细数。 aVyzdFRPTg1vV3eILIu7nsTL7ujRGyBHe4Y2N8BnRsX0KE3+t5Ev6+zvPOWbR2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