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又称噫气,是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气上逆所致。本病首见于《内经》,称其为噫,《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心为噫。”《灵枢·口问》亦谓:“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指出本病的病机为“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隐耳”。《丹溪心法》首立“嗳气”篇名,认为本病是“胃中有痰火”。《景岳全书·恶心嗳气》则指出:“凡人饮食太饱者,多有此证,及饮食不易消化者,亦多有此证。”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黏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噫气。《诸病源候论》曰:“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噫气。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噫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噫气。
嗳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1)嗳气是胃中气体上逆,出咽喉所发出的“嗝——嗝——”的声响,其声沉闷而悠长,间隔时间较长。
(2)可伴有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纳呆、胃灼、恶心、呕吐等。
(3)多由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诱因引起。
嗳气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1)食滞停胃证:嗳气伴有(不消化)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
(2)肝气犯胃证: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弱证: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㿠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