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炎病因病理的研究

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病因病理的认识离不开“脾胃学说”,而中医学中所谓的“脾胃”,其实质是什么?对此,西医学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是从高级神经中枢、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着手,选择许多客观指标进行探讨,取得了一些颇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这既有助于阐发脾胃学说的本质,又为临床辨证论治脾胃病提供了可靠而实用的手段和方法。尽管中西医分别具有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然而近代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中西医理论找到了许多交叉结合点,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消化系统功能研究

1.胃酸分泌功能试验

胃酸是消化食物的因素之一,胃酸过高或过低均对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脾胃研究的资料来看,脾虚证型患者确有不同程度胃酸分泌功能紊乱,并以功能不足为主要表现。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对慢性胃炎的观察,认为病理变化是中医分型的主要物质基础,而病期与证型又有内在联系,随着病期的发展必然出现相应的证型演变。用五肽促胃液素检测胃酸分泌功能发现,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BAO及PAO(基础酸排出和高峰酸排出)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可见,胃的局部病理变化既是胃脘痛辨证分型的主要物质基础,也与胃酸分泌功能密切相关,证型与胃酸分泌功能有一定的联系。

有报道用五肽促胃液素做胃酸分泌功能试验,观察胃脘痛的不同辨证分型病例的胃酸分泌功能,结果发现肝胃不和的实证患者其BAO及PAO均较正常值高,脾胃虚弱及胃阴不足的虚证患者,其BAO及PAO则较正常值低。另有学者对161例慢性胃炎的脾虚证和脾肾两虚证用多指标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脾虚两证组以浅表性胃炎多,胃无力型少,胃酸分泌较高,血清促胃液素偏高,尿胃蛋白酶原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稍低,白细胞基本正常,血红蛋白偏低;脾肾两虚证组则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占多数,胃无力型多,胃酸分泌减少,血清促胃液素高,尿胃蛋白酶原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

由此可见,胃酸分泌功能的高低与中医证型有一定关系,脾胃虚弱者,泌酸功能低下,尤胃阴不足者最低,而无脾虚者,泌酸功能偏高。

2.唾液淀粉酶及胃蛋白酶活性测定

正常人经酸刺激后,在唾液量明显增加的同时,其淀粉酶活性也明显增加,提示酸刺激引起了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而脾虚患者基础状态时酶活性亦高,提示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但在酸刺激下,酶活性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同时其值对于脾虚患者无论是进食前或是进食后均较正常人为低,也提示了脾虚患者的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低,其应激能力亦低下。

胃壁B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原,在胃酸的刺激下成为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分解消化,因此蛋白酶活性与蛋白质的消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也是属于脾胃运化功能的一方面。各地近几年来对胃蛋白酶进行了实验研究,多数人认为脾虚患者的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经服健脾药后可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

二、胃肠道形态学研究

近年来,运用纤维内窥镜等对胃肠道的形态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把中医脾胃病的不同病证与胃肠道的组织形态学联系起来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其中有许多特异性的变化。有学者对胃黏膜相微观辨证分型进行了探讨,对200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观察的结果如下:①胃寒型黏膜:黏膜色泽淡红或苍白,充血区域呈斑片样,黏膜下血管纹灰蓝,黏膜反光减弱,黏液稀薄,溃疡表面有薄白苔覆盖。②胃热型黏膜:黏膜呈樱桃红色或绛色,充血区域弥漫,血管纹紫红色,呈网状样显露,黏膜表面干燥,脆性增加,黏膜粗糙或呈疣状增生,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苔,周围肿胀明显。③胃络瘀阻型黏膜:黏膜暗红色,充血区域局限或斑点样,血管纹暗红,呈树枝样显露,黏膜薄,可见瘀点或瘀斑,黏液灰白或褐色,黏膜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溃疡基底部不清洁,表面有黄白苔,或有污垢物覆盖。④胃络灼伤型黏膜:黏膜暗红色,弥漫性充血,血管纹紫暗,黏膜脆性增加或僵硬,黏膜有点状或片状糜烂,有紫红色或鲜红色出血点,黏膜呈结节样增生,黏液黄稠或污秽,溃疡表面污垢,覆盖有黑褐厚苔,周围肿胀。由此说明,不同证型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形态改变有一定差异。

目前,有学者运用放大和摄像纤维内窥镜等先进手段对胃黏膜的微循环状态、病变组织的超微结构、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脾胃学说本质研究提供更客观的指标。

三、肠道菌群状态研究

正常的胃肠道黏膜具有保护性屏障作用,可以防止胃壁的自身消化及食物和药物的化学性和物理性损伤,也可防止致病性微生物的侵入。一旦胃肠道的这种屏障作用减弱,其黏膜的通透性即发生改变。若通透性增加,一方面可产生腐蚀破坏作用,常发生黏膜的糜烂和溃疡;另一方面肠腔中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Hp感染是慢性胃炎常见和主要病因。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率为60.4%。一般认为,Hp感染后可诱发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胃黏膜损害,当胃黏膜血流量减少或微循环障碍时,细胞物质与能量就会发生紊乱,细胞结构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进而导致胃黏膜损伤。

随着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研究的深入,胃镜像及病理检查结果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为客观、丰富的临床资料。危北海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为邪盛明显的Hp感染率高于正虚者。从不同证型的Hp感染率看,各证型均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实证(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胃络瘀阻)的感染率明显高于虚证(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另外,一些研究也提示,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多表现为脾胃湿热型,其中医证型分布顺序是脾胃湿热>胃络瘀血>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含虚寒及胃阴不足)。冯玉彦等研究表明,Hp感染在慢性胃炎各中医证型中的感染率以胃络瘀血和脾胃湿热为最高,同时发现胃络瘀血和脾胃湿热组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也很高。研究结果显示,Hp阳性时以胃络瘀阻证、脾胃湿热证多见,然后依次为肝胃郁热、肝郁气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常见于脾胃湿热证和胃络瘀阻证。考虑主要因为湿热之邪较盛,正邪相争剧烈,故Hp检出率较高;而久病入络,正衰邪盛,正不胜邪,其Hp检出率亦很高。脾胃虚弱(虚寒)证和胃阴不足证均属正气已虚,邪气不盛,故Hp检出率较低。肝胃不和型往往是慢性胃病的早期,正气不虚,邪气不深,因此Hp检出率介于各型之间。这与中医外感病多为实证的观点一致。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胃镜下炎性部位主要集中在胃窦,各证型也以胃窦部位多发,且以此部位炎性为主的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阳性率最高,同时胃窦部也是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发生率最高的部位。

四、胃肠道激素作用研究

胃肠道激素在调节胃肠道及某些全身性生理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胃肠道激素有10余种,它们不仅影响消化腺的分泌、水电解质的代谢、胃肠运动等,还有广泛的营养作用和调节其他激素释放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血清促胃液素。血清促胃液素由胃窦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的G细胞分泌,它能刺激食道、胃、胰和小肠等分泌盐酸、胃蛋白酶以及调节胃肠的收缩,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作用,是反映消化吸收功能的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对正常人和脾虚证的患者进行此项测定,结果表明,脾虚或兼有脾虚者促胃液素分泌功能明显降低。有人临床观察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促胃液素水平,发现气滞湿阻型与正常人相似,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而热郁、血瘀等证者则高于正常值。

五、微观与宏观理论研究

微观辨证是辨证论治的发展与丰富,其可以作为一个客观指标,判断疾病进退以及疗效确切与否。胃镜作为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常以此作为诊疗标准,并根据胃镜下所见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微观用药。如胃黏膜糜烂者常用三七粉、地榆;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多用藤梨根、半枝莲;胃酸缺乏者加入乌梅、石斛,常常能够提高疗效,并使后学者对中医学现代化有新的认知。

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理论研究

一病必有一主证,一方必有一主药。笔者认为,只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全面掌握疾病发生、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提高诊治水平。以病为纲,以证为目,先辨病,再辨证,可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作用。在慢性胃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首先要做到识病,就是要认识和掌握该种疾病的基本特性,同时,更应该重视寻找和筛选治疗该疾病的针对性药方。专病专方专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病证二者有机结合,对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强调抓“主病机”,病下辨证。如单纯辨证论治,则难以把握主要矛盾,常常事倍功半。如徐大椿《兰台轨范·序》云:“欲治其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原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一方,一方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的疾病由于其基本病机不同,必有相应的主方主药。 UwhEysp3jJkli3vGyMtnzOilYyAzBlbGLG7Ji7TFGDee5j2eXn4c3hK+jAiKar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