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上述各种原因,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若寒客胃中,则气机受阻而痛。或暴饮多食,胃之受纳过量,纳谷不下,腐熟不及,食谷停滞而痛。或饮酒过度,嗜食肥甘辛辣之品,则易耗损胃阴,或过食生冷、寒凉药物,则易耗损中阳。日积月累,则胃之阴阳失调,而出现偏性,产生偏寒偏热或寒热错杂的胃痛证。

一、饮食不节

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因此不论任何原因所致的饮食不当,节制失度,均可招致胃病,其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饥、饱过度

饮食之伤,首当饥饱,因为饥饱失时,可使脾胃升降失调,久之而致胃病,因为饥而不食,则可使精气竭,久之势必影响脾胃功能和身体健康,《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反之,饮食过饱,增加肠胃的负担,久之必致消化不良,出现脘腹胀满、嗳气食减、大便溏薄等症,《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饮食不洁

不论是腐败变质的食物,还是细菌污染的饮食,都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司,清浊混淆而发胃脘痛或吐泻,治之失时,治法欠宜,或屡有发生,必酿成慢性胃疾。

3.饮酒失度

酒为辛辣之品,性热而燥;胃为阳土,喜湿恶燥;燥热之邪,多伤胃阴,出现胃阴不足之症,《本草纲目》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4.生冷伤胃

生冷者,指瓜果和冷饮等,因脾胃喜温恶凉,若过食生冷瓜果,最易伤脾胃之阳,影响脾胃的升降运化功能,出现脾胃虚寒之证。另外,生冷瓜果易被细菌污染,若消毒、洗涤不严,又是酿成胃肠病的媒介。

5.偏食偏嗜

五味偏嗜,可致脏气偏胜,气有偏胜,则使诸病丛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说明要保障脾胃的功能正常,必须调和五味,不能有所偏食偏嗜。

二、六淫之邪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也,六淫之邪都能内犯脾胃,令其功能紊乱而患病,在六淫之中,对脾胃危害最大的,以寒、燥和湿邪为甚。胃为中土,喜温恶寒,不论是寒冷之气,还是寒凉之物,都可使胃气受损而失降,引起食滞和胃脘痛,《证治要决》曰:“挟胃脘心脾痛,或因身受寒邪,口食冷物。”另外就是“湿困脾土”的病证,湿邪的来源,分内外二因,顾松圆说:“天之湿,雾露雨雪是也;地之湿,冰水泥泞是也;人之湿,汗出沾衣是也;饮食之湿,酒水、瓜果、乳酪是也。”脾为湿土,易和湿邪相感,湿为阴凝板滞之邪,一入于脾,必伤其阳,阳虚生寒,湿寒相合,形成寒湿困脾之证。再者就是燥邪,燥为阳热之邪,亦有内外二因,外燥内犯阳明,即出现阳明燥结之证;内燥实指胃阴不足,脾虚血少,出现的胃热阴虚之证。

三、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即中医学所指的内因七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在七情中,与脾胃关系最密切的是思、忧和怒,因为脾在志为思,劳思可伤脾,出现食纳呆滞不思饮食,张景岳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忧为深虑,亦属思的范畴,故陈无择在《三因方》中常忧思并举,如“忧思伤脾”。肝在志为怒,大怒则伤肝,肝郁气滞,必犯脾胃,出现肝胃不和之证,即中医俗称“侮其所胜也”。肝气久郁,可化火耗伤胃阴,出现胃阴不足证,初病在经属气,久病入络属血,脉络受伤,气血失和,出现血瘀胃痛。

四、劳逸失度

劳和逸能适度,是防病强身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劳逸失度,又是致病之因,《素问·宣明五气》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脾主肌肉,久坐伤肉,病在脾。劳思伤脾,前已述之。体劳过度,又失养息,必伤元气,元气生于脾胃,元气伤,脾胃之气也随之耗损。

五、体质素虚

体虚不任邪,任何外邪,都会内犯人体,招致疾病,任何疾病,都必然影响脾胃的功能,使中气进一步不足。另外,中气不足,脾阳不振,升降失合,运化失常,必会出现脾胃虚寒或中气下陷的症状。

六、浊毒内蕴

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多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逸失度,加之饮食结构改变,膏粱厚味,煎炸炙烤等食品的增加,可损伤脾脏,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初为湿盛,湿盛则浊凝,浊凝则为痰,湿浊痰郁久则化热,热极则生毒,毒寓于热,热由毒生,变由毒起,形成浊毒之邪。因此,浊毒内蕴为慢性胃炎的核心病机,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向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浊毒为病理产物又继发加重致病,损伤胃腑,导致胃黏膜萎缩、充血、水肿、肠化、异型增生等形成共性病理环节。

七、脏腑相累

脏腑之间,在结构与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互生互化,相互为助,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相互累及,而导致相关的脾胃病证。如肝气郁结,横克脾土,可致肝强脾弱,症见腹痛胁胀,嗳气纳呆;肝胆湿热可致脾胃气机受阻,出现胁腹胀痛,口苦纳呆。胆病少阳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则胃脘部痞满不适,不思饮食;胆火犯胃,则口苦咽干,呕吐呃逆。肺失宣肃,可影响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致痰饮内生,胃肠停痰留饮;肺气上逆,胃失和降,则出现呃逆、呕吐、嗳气、纳呆、脘痞等。肾气亏损,元气不济中州,胃气虚衰,可见食欲不振、呃逆、胃脘部胀满;肾阴亏损,胃津耗伤,虚火煎熬,则见呃逆、胃脘部疼痛、便秘等。至于伤寒表邪误治失治,由表及里,影响脾胃;五脏其他疾病失于调治或滥用药物以致脾胃受伤,升降失司而引发慢性胃炎者,也不少见。 MMtt3INp+lwEPEOMZsMwsYcyCPe54dlVLwa5W2WffefdvvAkqQzjbIaiSEfUNE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