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妊娠14周后,腹部逐渐增大,孕妇会感觉到胎动,触到胎体。妊娠28周以前胎儿小,羊水相对较多,胎儿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胎位不固定。妊娠30周后,胎儿生长迅速,胎儿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小,胎儿的姿势和位置相对恒定。
1.胎姿势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为胎姿势。正常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其体积及体表面积均明显缩小,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适应妊娠晚期子宫腔形状。
2.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两纵轴平行者称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两纵轴交叉者称斜产式,属暂时的,在分娩过程中转为纵产式,偶尔转为横产式(图4-6)。
图4-6胎产式
3.胎先露 最先进入母体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头先露因胎头屈伸程度不同,又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以枕先露最常见(图4-7)。
图4-7头先露的种类
臀先露又因入盆的先露部分不同,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和双足先露(图4-8)。
图4-8臀先露的种类
4.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枕先露以枕骨为指示点,面先露以颏骨为指示点,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横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位(表4-1)。
表4-1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关系及种类
考点: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定义及鉴别正常胎位和异常胎位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孕妇妊娠周数,早期妊娠的经过,初觉胎动的时间,有无用药及其他不良嗜好,了解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二)身体状况
1.子宫增大 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逐渐增大。手测子宫底高度或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可以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表4-2)。宫底高度因孕妇的脐耻间距离、胎儿发育情况、羊水量、单胎、多胎等情况有差异,故仅供参考。
表4-2不同妊娠周数的子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
2.胎动 胎儿在子宫内的躯体活动称胎动。妊娠20周后孕妇可以感觉有胎动,有时腹部检查可看到或触到胎动,胎动每小时3~5次。
3.胎心音 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可以听到胎心音,听到胎心音即可确诊妊娠且为活胎。胎心音呈双音,似钟表“滴答”声,速度较快,每分钟110~160次。胎心音应与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及脐带杂音相鉴别。
4.胎体 妊娠20周后,可经孕妇腹壁触到胎体,妊娠24周后用四步触诊法可以区分胎头、胎臀、胎背及胎儿四肢,从而判断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孕妇对妊娠有无不良的情绪反应,是否因预产期临近胎儿将要出生而感到愉快,因分娩将产生的痛苦而焦虑,是否担心能否顺利分娩、母儿安危、胎儿有无畸形、胎儿性别能否为家人接受等。
评估支持系统,尤其是丈夫对此次妊娠的态度。正确评估准父亲对怀孕的感受和态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协助他担任父亲角色,继而成为孕妇强有力的支持者。
评估孕妇的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孕妇在家庭中的角色等。
(四)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检查不仅可显示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心搏动和胎盘位置,还可观察胎儿有无畸形,测定胎头双顶径、股骨长度等多条径线,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2.胎儿心电图 常用间接法检测胎儿心电图,通常于妊娠12周以后即能显示较规律的图形,于妊娠20周后的成功率更高。对诊断胎心异常有一定价值。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或水钠潴留有关。
2.舒适改变 与妊娠引起腰背痛、下肢肌肉痉挛等有关。
3.便秘 与妊娠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有关。
4.焦虑 与担心母儿健康、分娩的疼痛有关。
【护理目标】
1.孕妇水肿减轻或消失。
2.孕妇腰背痛等不适减轻。
3.孕妇大便通畅。
4.孕妇焦虑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医务人员要耐心倾听孕妇因体型改变、妊娠纹等而产生的烦恼,告诉孕妇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产后体型可逐渐恢复。鼓励孕妇说出对妊娠与即将面临分娩的疑虑和想法,并耐心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告知孕妇若经常心境不佳、焦虑、紧张或悲伤等,会使胎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部供血量,影响脑部发育。
(二)一般护理
1.饮食与营养 帮助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满足孕妇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并为分娩和哺乳做准备。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如牛奶、水果、豆类、果仁、动物肝、鱼及虾皮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油脂高的食物;不饮酒及含有咖啡的饮料。
2.活动与休息 因孕期身心负荷加重,孕妇易感疲惫,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卧床休息时以左侧卧位最佳。适度运动可促进孕妇的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和睡眠,以散步为宜。妊娠28周后应适当减少工作量。避免长时间站立、重体力劳动、夜班或过于紧张的工作。
(三)病情观察
评估孕妇生命体征变化,测量血压和体重,正常孕妇不应超过14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不应超过30/15mmHg,超过者属病理状态。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加不超过500g,超过者应注意水肿或隐性水肿的发生;绘制妊娠图,观察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及处理孕妇或胎儿的异常情况;评估孕妇胎动及检测胎心音,观察胎儿动态变化;评估孕妇有无水肿、便秘、腰背痛、下肢痉挛等不适症状。
(四)对症护理
1.便秘 为妊娠期常见症状之一。应指导孕妇多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及蔬菜,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适当活动。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大便软化剂或服用缓泻剂。
2.水肿 妊娠晚期下肢水肿,经休息后可消退,属正常现象。嘱孕妇左侧卧位,下肢稍垫高,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加重水肿。若下肢水肿明显或经休息后不消退,应及时就诊,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等。
3.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 孕妇应避免两腿交叉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并注意时常抬高下肢;指导孕妇穿弹力裤或袜,避免穿妨碍血液回流的紧身衣裤。
4.腰背痛 妊娠期间孕妇常出现轻微腰背痛,指导孕妇穿低跟鞋。疼痛严重者,须卧床休息,腰背部垫枕头、局部热敷、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5.小腿痉挛 是孕妇缺钙的表现,于妊娠后期多见,常在夜间发作,多能迅速缓解。指导孕妇4个月开始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避免腿部疲劳、受凉。发作时,嘱其背屈肢体或站直前倾,或局部热敷、按摩,直至痉挛消失。
6.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左侧卧位后症状可自然消失,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7.贫血 适当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等。在医生指导下,自妊娠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告知孕妇餐后20分钟服用,用果汁送服最佳,服用铁剂后大便会变黑,或致便秘或轻度腹泻。
8.失眠 每天坚持适度户外活动,如散步等。睡前喝热牛奶,用梳子梳头,温开水洗脚等方式可帮助入眠。
9.尿频、尿急 因妊娠晚期胎先露下降进入盆腔压迫膀胱所致,如无感染征象属正常,嘱孕妇不必紧张,有尿意时及时排空膀胱。
(五)健康指导
1.异常症状的判断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下列症状应立即就诊:阴道流血、妊娠3个月后仍持续性呕吐、寒战发热、腹部疼痛、头痛、眼花、胸闷、心悸、气短、液体突然自阴道流出、胎动计数突然减少等。
2.衣着与卫生 勤换内裤,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舒适。指导孕妇饭后、睡前选用软毛刷刷牙。孕妇衣着应宽大舒适、柔软,腰部不要束得太紧。天暖时,穿短衣裙,多吸收紫外线,有助于钙的吸收。孕妇宜穿轻便舒适的平跟鞋。
3.胎儿监护 胎心音计数和胎动计数是孕妇自我监护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教会家庭成员听胎心音并做记录。指导孕妇妊娠晚期进行胎动计数,若胎动计数≥6次/2小时为正常,<6次/2小时或减少50%者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就医。
4.乳房护理 孕24周以后应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并涂以油脂,以防产后哺乳发生乳头皲裂。若乳头平坦或内陷,可指导孕妇通过乳头伸展练习进行纠正。纠正后可戴特制的乳头罩固定,使纠正的乳头不再回缩。妊娠期乳房增大,上衣不宜过紧,宜选择合适的乳罩防止乳房下垂,维持正常而又美观的乳房外形。
5.性生活指导 妊娠末3个月应避免性生活,以防胎膜早破、早产及感染。
6.胎教 胎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最佳的措施。胎儿具有记忆和感知觉能力,孕妇生活规律、心情舒畅,多听优美、轻松的音乐,有利于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从妊娠4个月起,可通过音乐、语言、抚摸等形式,主动给胎儿有益的信息刺激。
7.产检 预约下次产前检查的时间,若属高危妊娠,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
8.分娩准备 指导孕妇及家庭成员于妊娠后期准备好新生儿及产妇所需用物。新生儿用物包括:舒适、柔软、吸水、透气性好的纯棉衣服、包被、毛巾、尿不湿或经消毒的布尿片等。产妇应备好足够数量的消毒卫生纸或卫生巾、纯棉内衣、大小合适的乳罩、吸奶器等。准备好孕期的检查化验单、母子保健手册,以备急诊入院时不致遗忘。
9.分娩先兆的判断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如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或规律性腹痛(持续30秒,间歇5~6分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如突然出现阴道多量流水,应立即平卧并抬高臀部,由家属抬送医院,以防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
考点:妊娠中晚期妇女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孕妇水肿减轻或无水肿。
2.孕妇无腰背痛等不适。
3.孕妇大便正常。
4.孕妇情绪稳定,能应对妊娠期身体与心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