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可怜”?

慎重选择你的口头禅。

一个清廉正直的人死了,身后萧条,你会听见有人说:“可怜!”上级要来视察,下级兢兢业业地加班准备,你会听见有人说:“可怜!”诸如此类。

“可怜”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在我们祖父一代,没有今天这样的用法,他们用这两个字对感染了重症的婴儿、在饥荒中呻吟的灾民、误入歧途执迷不醒的亲友表示感伤与同情。至于谨慎服从、为了价值抛却价格,那一类事跟这两个字扯不上关系。如果有谁胆敢把“可怜”加在忠臣孝子节妇义仆头上,老一辈的人会提出警告:“你这样说话是要遭雷劈的!”

现在,不知怎么,这两个字的用法变了。它表示轻蔑与不屑。这样说话的人往往在社会上略有成就,自命不凡,处处要表示他不是池中之物,表示他是役人而非役于人,从这里找到最有效、最简便的表达方式。他完全忽略了那些为理想受苦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可怜”!别小看了这两个字,它是在散布某种观念,酝酿某种风气,摇撼某种标准。它像硫酸水一样,点点滴滴,把某些东西滴穿、蚀尽。由这两个字用法的改变,你可以觉察现代社会确已人心不古。

现代人注重人身尊严,“可怜”二字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即使把它加在一个肢体残缺的乞丐身上,也会造成某种伤害。怜悯之情只宜形诸眉宇,若要再进一步,应该是援助的行为。看见了别人的不幸,就激起自己的骄傲和优越感,那是多幼稚的反应!倘若那人的不幸是由他的优点造成,谁有资格可怜他?大厦上层的砖瓦有资格“可怜”基层的磐石吗? 3UUIaKk9Nn1HYm3eNgovt8vmzS/zHyYFcr44t2yV7kdDK/yIExLJctdFYBOVV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