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采访战

条条大路通罗马,交通工具有好坏。

“八二三”炮战发生后,金门成为举世瞩目之地,各国通讯社、报纸及广播电视机构派遣记者到金门采访新闻。庞大的外籍记者群,齐集台北,乘坐专机,来到金门机场。

新闻记者的本领,不单单是能得到新闻,尤其要能迅速发出新闻,各传播机构之间分秒必争,谁也不愿意落后一步。但是当时金门的电讯局只有一条线路用于输送国际电报,记者们势必要“排队挂号”。这个问题,别的记者都没有留意,只有一位美国通讯社的记者心里有数。他由金门机场驱车直入电讯局,把手里的一本英文杂志《时代周刊》撕下两页,交给柜台,说:“把这些文字发到东京分社。”柜台人员觉得十分奇怪,《时代周刊》是到处可以买到的东西,何苦花大把钞票用电报传达?那位记者不管柜台人员的表情,匆匆采访新闻去了。

当这位美国记者写好新闻回到电讯局的时候,别的记者也拿着新闻稿赶来了。可是,唯一的一条国际线路正在拍发《时代周刊》,别人的稿子都得等一等。只有这位美国通讯社的记者,他可以对电讯局的服务人员说:“把我写的这一段文字加上去。”他的这一记绝招,使他的通讯社,在全世界的新闻传播机构之中,第一个发出自金门的专电,比其他同业又早又快。

这位记者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吗?没有谁这样批评他。他克服困难的智巧受到许多人的称扬。有一天,新闻系教授在编写讲义的时候,将这位记者在激烈的竞争下,能够使用唯一的一条线路发出最早的电讯,列为采访技术优异的典范。 3UqKcMEdHWY6xmkhFr5WffxNcYKX2BbTLTg4bHEZSXHle3vWaE+Skv11TvHNyb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