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念空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把词汇和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作一个简单的视觉比喻。首先,请你想象一个二维或三维的空间,然后向这个空间里填充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色块。每个色块代表一个概念,每个颜色代表一种我们感兴趣的语言。比方说,中文是红色的,英文是紫色的,法文是绿色的,德文是蓝色的,以此类推。你也许会觉得这些表示概念的色块应该是像石头或者水果糖一样棱角分明、边界清晰。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每个色块的中心一定是颜色最深的,比如深红色、深绿色等,但是当你从色块的中心向外看时就会发现,颜色越来越浅、越来越淡,变成浅红色、淡绿色,最后这种颜色就慢慢褪去,消失不见了。这个由五颜六色的形状构成的概念空间和之前我们提到的从市中心到郊区最后到农村的渐变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把还没有填充任何色块的空间(就像还没放家具的空房子一样)称作一个“概念空间”,这样的概念空间有许多,所以我们说“一个”。在每个概念空间的中心是最常见的概念——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现象、特征等。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一文化或者时代的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无数次碰到的那些概念的实例,为了生存,人们必须能够非常迅速而且毫不费力地识别出这些实例。

显而易见的是,在概念空间的核心,我们一般能找到以下概念:人体的各个部位,常见的动物( 昆虫 家禽家畜 ),常见的植物( 灌木 花草 ),吃的喝的,人体的感觉( 高兴 悲伤 ),常见的动作( ),常见的性状( 心眼儿好 心眼儿黑 ),常见的关系( 属于 里面 外面 前面 后面 ),常见的程度( 完全没有 不太多 有一点 很多 非常 ),等等。每种语言都有表达这些基本概念的词汇,因为离开它们,人就没法生存。上面列出来的这些概念,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些概念都集聚在一个典型概念空间的最中心区域,这个区域几乎一成不变,在所有人类的语言中具普遍性。可以说每种语言都必须要包含这些概念。

概念空间这个比喻可以把我们关于语言词汇和概念的想法变得更加具体、更易理解。它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让人好好思考为什么有的语言中存在某个概念的专有词汇,而别的语言却没有。文化背景相差越远的两门语言,概念空间之间的差别也越大。倘若两种文化在地理、历史和传统上都非常接近,那么它们的概念空间则会非常接近。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节里,我们将把几个不同文化的概念空间拿来做一些比较。 w3d/LKeCMj0vXuBXecBO5ittEKEdFtxsTvvJLe0JTfax5paymYEOKpXUUkjSTj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