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对丧礼十分重视,有一章题为《檀弓》,便引述了许多关于死亡与丧礼的小故事。其中的“苛政猛于虎”,人们最熟悉。
有一回,孔子跟学生路经泰山脚下,见有个妇女在一座坟边哭得很凄惨。孔子让学生子路上前打听,妇人答道:从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不久我丈夫也被老虎咬死,如今我儿子也死于虎口!孔子问:为什么不搬到别处去呢?妇人回答:这儿没人收税啊!孔子听了大为感慨,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学生们记着啊,繁苛的赋税比老虎还厉害!)——孔子的话爱恨交织,体现了仁者的情怀。
“嗟来之食”的故事也出自《檀弓》。有一年,齐国闹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好心人,在路边预备了食物救济饥民。有个汉子有气无力地走过来,黔敖左手托着饭,右手端着汤,招呼说:喂,来吃吧!(“嗟,来食!”)那人抬眼看看说:我只因不接受这种傲慢的赏赐,才饿到这步田地!黔敖自知理亏,跟在后面道歉,那人始终不肯吃,终于饿死在路旁。
人们听这个故事,往往被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所感动。不过说到这儿,故事还没完。让我们听听曾子的评价,他说:“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这个不大对吧?别人吆喝着让你吃,你可以走开;别人道歉,你就可以吃了。)想一想,曾子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