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当中,《易》最为神秘。其实这是一本很实用的算卦书。算卦古称占卜,几千年前的人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一动一静都要占卜一番,测测吉凶。占卜在他们的生活中,就跟吃饭、穿衣一样重要。
商代占卜常用龟甲和兽骨。占卜时,先在甲骨上钻个眼儿,再拿到火上去烧,观察眼儿周围的裂纹,来定吉凶,并把占卜的日子、事由、结果等刻在甲骨上,那便是甲骨文了。
可是这样做很麻烦,而且随着农业的发展,狩猎和畜牧渐渐衰微,甲骨并不是总能找到,于是人们渐渐改用蓍(shī)草来占卜吉凶。
蓍草是一种长寿的草,到处都能找到。人们认为它阅历久,有灵性,能知过去未来,就用它来代替甲骨,并把这种占法叫“筮(shì)”。
筮的方法现在已经失传了。有人推测它可能跟数有关。比如拿一把草秆儿数一数,看看是奇数还是偶数。当然也可能是把整根的和断开的草秆儿排列起来,组合出一些变化的图形。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八卦。
阴阳八卦图
八卦相传是伏羲创造出来的,有一种说法是:黄河里忽然浮出一匹龙马,背上驮着一幅八卦图。伏羲“依样画葫芦”地描下来,于是世上有了八卦。这自然都是神话。八卦兴起于商末周初,很可能是巫师或专管卜筮的官吏归纳出来的。
八卦的基本单位只有两个,一种是整画“⚊”,叫阳爻(yáo);另一种是断画“⚋”,叫阴爻。把阳爻、阴爻三个一组结合起来,可以排出八组不相重复的卦,每卦有一个专名,并指代一种事物。这八卦是☰、☱、☲、☳、☴、☵、☶、☷,各有名称,称作乾、兑(duì)、离、震、艮(gèn)、坎、巽(xùn)、坤,分别代表天、泽、火、雷、山、水、风、地。
可是八卦太简单,又怎么能拿来代表万事万物呢?于是有人把八卦两两重合,排列成六十四组不相重复的卦象。每一卦象包含六画,也就是六爻;六十四卦合起来,总共有三百八十六爻。——本应是三百八十四爻,《乾》《坤》两卦各多出一爻来。
据说把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的人是周文王。他被商纣(zhòu)王囚禁在羑(yǒu)里那地方,坐牢时闲得无聊,就像玩魔方一样搞啊搞的,终于推演出六十四卦来。
记录并讲解这些卦象的书就是《易》。先前叫《易》的书有三部——《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可惜前两部已经失传,只剩了一部《周易》。
书名中的“周”,是指周代。“易”呢,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简易的意思,因为用筮占卜比用甲骨容易些。也有人说是变易、变换的意思,《周易》中不是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困窘。通:通达。久:久远。)吗?还有说“易”是官名的。
这么复杂的体系,它的基本单位只是阴爻和阳爻。这个道理启发了西方科学家,他们在发明计算机时,就参考了中国八卦的体制,建立了二进制模式。谁说八卦老掉牙?它所包含的认识机制,至今还焕发着生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