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章

我们怎么样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学的知识与内容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经典——认真地学习和了解一本经典,这是一种事半而功倍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就通过《道德经》来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文化与智慧。

正式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陈述几个理由,讲讲为什么要选《道德经》来作为首先给大家解读的经典。

第一,在我们现在和外来文化的沟通交流显得日益重要的今天,《道德经》也日益地凸显了它的重要性,起着桥梁、纽带和中介的作用。你看这次我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标题是“一带一路,大道共赢”。从西方文化角度来讲,对咱们中国文化中“道”字的了解,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在我们日益强调国际视野的今天,这本书是我们必须认真去研究学习的,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学习国学,有一个人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这个人叫张载,字子厚(名和字都是出自“厚德载物”四个字),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你看“习马会”,马英九在讲话时,唯一引用到的古代先贤的名句,就是张载的四句话,冯友兰先生把它叫做“横渠四句”。这四句话的内容是:为天地立心——大家要活成法天地正气的人,成为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家各自做的工作,不都是为生民立命的工作吗?第三句话,也就是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为往圣继绝学。你说咱们自己的文化大家都不学都不传承,那不就断绝了吗?大家学了《道德经》,学了其他的经典,再讲给别人听,这不就是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行为和功德吗?做好上述三件事,才能期待“为了万世开太平”。所以我们今天做的这个事情,就属于“为往圣继绝学”。

各位知道,宋明理学的称呼对我们文化来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宋明理学主要有三大派:一派是闽学,指朱熹的学说,他在福建一带讲闽学;一派是洛学,是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在洛阳一带讲洛学;第三派就是关学。你看,我们大家都知道,西安在历史上曾经处在四关之中,所以叫“关中”。关中的学问就叫做“关学”。关学的创始人就是这位张载。你看他这四句话,这个“为往圣继绝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抗战的时候,浙江大学迁校,师生们走到江西的时候,请了一位国学大师叫马一浮(现在浙江大学的校歌歌词就是这位老先生写的)。马一浮给浙江大学师生开坛讲的第一堂课就是横渠四句,他认为这四句话才是真正的大学问,比西方那些学问加到一块,分量还重。

大家若去过西安古文化一条街,都会看到关中书院门前立着一尊雕像,这尊雕像是谁呢?明朝的关学代表人物冯从吾先生,咱们长安人。冯先生把古往今来的大学问概括为一百零八个字,他认为不管讲了多少,其实古往今来的大学问都不出乎这一百零八个字。这一百零八个字主要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做个好人;第二句话,存点好心;第三句话,行些好事。再讲古往今来的大学问,也无非就是如此。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告诉大家,“少则得,多则惑。”秦汉之时就有博士,博士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就是研究一本经典。这博士一生专研究一本经典,你把这本经典研究精通了,再讲给别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对学问的传承。所以大家读书不可以杂,钻研一本,才是一种真正好的学习的方式。这是我给大家陈述的两个理由。我们为什么要学这本经典?“经”就是途径,就是道路,“典”就是典籍。每个国家都有几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保证国家在文化的传承中行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当然如果再加一个理由的话,我还想给大家说一件事。现在有这样的一种趋势,让国学全面地覆盖中小学课本。到高中的时候,学生要重点阅读的经典就包括这本《道德经》。出什么事了?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大的力度?当然是有意识的,因为大家对当时的中小学课本意见太大了。

有一次,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材编写组去视察,他发现一件事,上海已经把教材中仅剩下的四首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也给删掉了。不是说要给学生减负吗?一减负就删两个内容,一个是鲁迅的文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这些经典的诗词歌赋,乃至其他的文化的载体。一句话大家都熟,“欲灭一国,先灭其文”,你要想灭掉一个国家,先把这个国家的文字灭掉,你再把其他的文化载体灭掉,慢慢地这个国家的人可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文化是根,文字是文化的根,你连根都被人家挖了,那你当然就认清不了自己的面目。所以习近平当时对这种现象就非常地警惕,也非常不满。他说去中国化我很不赞成,去中国化,就是把中国的元素去掉,这是非常悲哀的。

这个事完了之后,习近平去的就是山东曲阜,就是明确表示高调提倡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就由中央主抓国学的继承和发展的推进工程,让国学全面覆盖中小学课本。让我们的小孩从小读我们自己的经典。这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与方法。我们的小孩假如对经典都了解得很熟悉,有的甚至能够背诵(因为我见过很多能够背诵《道德经》的小朋友),而我们作为家长却对这个一无所知,这事是不是说不过去。所以无论是从世界的层面,从我们文化继承的层面,还是从我们家庭的层面,大家都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来研读一下这本经典《道德经》。

我要给大家讲的内容也秉承大道至简的理念。

怎么讲呢?

首先,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老子这个人——其人。

第二,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的情况,《道德经》这本书——其书。

第三,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里智慧的精要——其道。

所以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就这六个字,“其人”,“其书”,“其道”。等我们把这些基本工作做完了,我们再逐章地解读《道德经》。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这样的一个工程,也是非常不得了的,非常难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

其人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不管我们研究哪一本经典,《论语》也罢,《孟子》也罢,《道德经》也罢,有个问题我们是绕不过去的。首先就得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了解什么内容,对我们了解这本书最有帮助?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作者的职业背景。老子这个人原来是做什么工作的?因为不同职业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很大的不一样。第二,我们还得了解一下,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第一个问题,老子这个人,我们要讲两个内容:一个,老子的职业背景;另一个,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这是要给大家说的第一个问题。先来说第一个内容,老子的职业。一个人在咱们文化里被称为“老子”,大家还没什么意见,这个人一定有蛮高的智慧才当得起这个名字。大家想,一般人大家会随便叫他“老子”?你看孔子、孟子、荀子,都只一个字是尊称,“子”是尊称,老师的意思。“老子”两个字都是尊称,老子姓李又不姓老,老在咱们文化里代表着颇高的一种智慧和境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想要认真讲给大家的话,大家一定不要不耐烦听,那里边凝结着他一生的智慧!你别看这个人在我们文化中传说很多,我们要介绍他的生平却不是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正史中对他的记载很少。我说的正史就是指一本书,司马迁的《史记》。也就是汉朝时候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陕西韩城人。我讲老子的生平,就以这一本权威的史学著作为蓝本,传说我们不讲,野史不算,以权威的史学著作为蓝本来讲老子这个人的生平。《史记》里边有“老子韩非子列传”,排在列传的第三位,大概有四百五十个字,记载了老子的生平。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边明确地指出,老子这个人是干吗的呢?是做官的。不做官,写不出来这样的著作。做什么官呢?守藏史。原来这朝廷里边的确有史官阶层,比如说西汉时候著名的史官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东汉时候著名的史官班彪、班固父子,和班超他们都是一家的,唐朝的刘知几,宋朝的司马光,这些都是著名的史官。

老子是他们的祖师爷。他在周朝时候坐的就是史官的位置,属于史官的阶层。老子坐的这个位置——守藏史,相当于我们现在什么样的官职呢?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档案馆的馆长,以及天文台的台长。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位置,不得了!你看现在大家得到一两本书读多容易的事情,唾手可得。那个时候不一样,那时候写书都得拿着刀在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写一两本书是非常伟大的工程,得到一两本书读也不容易。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几个词——“捉刀”、“刀笔吏”、“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不也指的是竹简?这不都是从刻竹简这个事演化过来的?所以大家从这个事情很容易推论出来,那个时候写一两本书是非常伟大的工程,得到一两本书也不容易,受过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这位老先生不一样,首先他掌管天下的图书,别人看不到的很多的著作他都能读得到,知识渊博,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二点其实更重要,往往为大家所忽略,这个人还掌管着档案,前朝的本朝的。大家知道,我们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哪有比从档案中了解更准确更接近真相的了。现在北京卫视还有一个电视栏目就叫做《档案》,主持人主持的时候都郑重其事戴着白手套。因为你不管讲到哪一个事件,你得给大家找出来原始档案作为证据,这样大家才觉得你讲的话可信。你看这次讲长征就和以前有很大的不一样。所以我们从他的职业掌管档案这件事情,又可以推论出他的两个特点。你说这位老先生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他还见识广,他知道的事多,知道的真相多,见识广,智慧高。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大家都熟,这个人叫嵇康。这人才华简直高得不得了。可是他遇到了一位叫孙登的高人,给他一个评价说“才高识寡”。你虽然才华高,但你见识不够,你这最后的下场恐怕就很惨,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做这个才高识寡,又恃才傲物的人。这个不好,我们要多多了解事实,多接触社会,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我们对事物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所以你看这位老先生和中国历史上很多知识分子不一样,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见识广,智慧高,所以朝廷里边的那些大员有事情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都喜欢向他去请教。其实这个人实际的身份大家应该能想得出来,他就相当于我们后来说的“国师”,类似张良、徐懋功、陈抟、刘伯温这类人,所以他在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了。朝廷里边的各类大员有事要找他请教,周朝分封了上千个诸侯国,那些诸侯国里边有头有脸的人物,将军丞相诸侯王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要通过种种途径找到他,向他请教各种各样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大家把自己的想象力往前稍微推一下,你就能想得出来。你说他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不就是那些人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吗?老先生给予答案,然后把这些答案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形成了这样的一本著作。为什么这本书要比中国其他的经典智慧要高?就是因为他写作的过程。一句话大家都会讲,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他的答案是针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有些甚至到今天还是困扰我们人生的重大的问题。写作背景就注定了他这本书在中国的众多经典里边,深刻的思想与智慧独树一帜,所以它被称为“众经之王”。你看我们讲《易经》是中国众经之首、开端,可是这本书被称为“众经之王”,这就跟他的写作的过程关联非常密切。南怀瑾先生有个比喻,他说——儒家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货店,琳琅满目,你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像药店,有病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经》了。这就是他写作的背景与过程。了解这一点,对我们找到这本书的解读的正确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在这儿提醒大家,我在这儿给大家讲《道德经》,绝不会把它神化,也不会把它玄妙化,而是要还它的本来面目,因为你知道他写作的背景,你就知道它针对的是什么的了,这是我给大家说的第一个——老子的职业。了解这一点,对我们找到解读这本书的正确的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一个问题的第一个内容,老子的职业。

现在来讲第二个内容:写作背景。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本书?答案是不写不行。老子原来在周朝做官,大家知道咱们周朝一分为二——西周和东周。西周定都的地方在现在的西安和咸阳之间,沣河和镐河一带。西周最后的一位王叫周幽王,这人不务正业,烽火戏诸侯。为了博得一个女子的一笑,点燃了烽火。因为周朝原来和诸侯国都有约定,我遭到侵犯的时候,你得来救我,信号就是烽火。结果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来了一看,没什么事儿,开玩笑,非常愤怒。后来戎狄真的攻进来了,西周面临着危险,周幽王又点燃了烽火,向诸侯求救,结果谁也不来,大家以为还在开玩笑。西周就这样被灭掉了,非常地戏剧化,其残余的力量迁到了洛阳一带,这个就是东周。老子在东周做官,因为周朝在不断地衰落,所以这位老先生就准备出关隐居。出哪个关呢?函谷关。大家知道咱们关中处在四关之中,南面是武关,出去就是楚国的地盘了。有个成语叫“朝秦暮楚”,跟现在用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就指这两个地方近嘛,早晨在这里,晚上到那儿。北面是萧关,在现在的宁夏固原一带,王维曾经在萧关写过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面这个关大家也熟——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宝鸡一带。东面这个关在汉代以前就是函谷关,此后是潼关。

这函谷关在现在的河南三门峡的灵宝,在那个时候就是东去洛阳西来长安的必由之路。当时守关的总兵叫做“喜”,习惯上大家都把他叫做“尹喜”,其实这个叫法容易引起误解。函谷关总兵也叫做“令尹”,令尹是个官名,这两个字是不能分开的。有人读《史记》的时候把断句给断错了,这个事顺便也给大家说一下。喜就把老子拦住了,你不能过关,当然你实在要过也成,但是你必须把你关于“道”的思想留下。前面给大家说过,老子讲道已经是名满天下了,但那时候人都很矜持,不肯写书。你看我给大家讲没问题,大家有什么问题问我,保证我的回答是我自己的,别人伪造不了。你把书写完你就管不着了。人家怎么解释是人家的事,后代怎么解释是后代的事儿,所以为了避免谬种流传,大家都不写书。孔子写过什么著作吗?《论语》不是他写的,那是他弟子记的。老子也一样,也不肯轻易写书。现在不行,你不写,他不让你过关,所以老子没办法在函谷关逗留了一段时间,一刀一刀地刻下了五千字的一本著作!

这本著作当时是既没有名字,也没有分章。书刻好了,老先生就出关了。去哪了?《史记》就丢给咱们四个字——莫知所踪。这位老先生出了函谷关以后踪影全无,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史料考证出,他出了函谷关以后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咱们陕西人当然认为你出了函谷关,你还能去哪?我们秦国的地盘,你肯定来我们这了嘛,终南山,楼观台,开门立教讲授《道德经》。大家都去楼观台参观过吧,恐怕道长和道士还会跟大家讲,其实《道德经》也是在我们这里写的,这都是传说,不足为凭。所以我只以这权威的史学著作为蓝本,传说在我们这里不成立。

还有一个说法更加奇妙,这老先生骑着青牛直接奔印度去了,然后把佛祖释迦牟尼给教出来了。各位想,如果按照传说来讲的话,世界上还有比老子更牛的人吗?孔子都是他的粉丝。《史记》里边孔子向老子问道,这是有记载的。甚至连佛祖也被说成是他的徒弟,你说这事儿,不得了吧。大家也别笑,道教里真的有这本经典,就叫《老子化胡经》。魏晋南北朝,一个叫王浮的道士写的,我在北京见过一位道士,问他说你们道教里怎么印证这本经典的真实性。他说我们凭心证,我们自己心里认为它是真的就是真的。咱们不能这样,为什么要给大家说这个事?是告诉大家,不要把我讲的道家的老子和道教的老子混为一谈,那就没法讲。

因为在道教里面老子已经成了神了——道德天尊,在唐朝的时候叫太上老君,道教的最高的神是上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一个人一被神化了就不好了,所以我给大家讲的老子还是把他降到一个有智慧的长者、老者,将他视作老师来讲他的思想与智慧。我给大家讲的题目叫“老子这个人”,而不是“老子这尊神”。我们要把道家跟道教做个区分。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思想流派。道家讲什么?讲道,治国之道,为官之道,人生之道。道教是宗教,它产生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大家看时间跨度,春秋战国、秦、汉,汉分西汉和东汉,到东汉时期道教才产生的。所以不要把道家跟道教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借着这个事情给大家又做的一个准备工作。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老子这个人。

其书

现在来说《道德经》这本书。我们以这本书为蓝本来讲老子的思想和智慧。大家把书翻开一看,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本书已经分了章了,谁分的章?老子自己又没做过这件事。第二个,这本书已经有了名字了,原来这本书没有名字就叫《老子》,加个书名号就完了。现在还有人习惯这种用法,所以大家看到一本书名,加了书名号的老子和《道德经》是一本书,这没什么区别。谁给它起的名字?我们先把这两个问题给大家交代一下,然后再继续。先说分章的问题。现在大家基本认可,是一个叫河上公的人,最早把这本书分成了九九八十一章(关于分章有争议,也有人认为是西汉经学家刘向分章。)。在咱们文化中,阳数最高的数字就是九,九九归一。河上公就是根据这个数字的神秘的指向,把这本书分成了八十一章。

这回大家记住了,《道德经》八十一章,为什么要给大家说河上公这个人呢?

这个人在《史记》里边是有记载的,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汉朝初年的时候,这个人年纪就已经蛮大了,他在山东日照天台山隐居,研究《老子》这本书。说河上公这个人呢,是告诉大家这样一件事,从韩非子开始,中国历史上解读《道德经》的人就数不胜数,给《道德经》做注解的人太多了,其中还包括四位皇帝,也给《道德经》做过注解: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各位下来千万不要提这样的问题,说《道德经》这本书我读不懂,那是你对它没有热爱,不喜欢,不下功夫。这洪武大帝没上过几天学,你看人家都把《道德经》这本书给读完了,并且人家还写了注解。所以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这本书其实在当时就是用顺口溜和诗歌的形式写成的。你看我们现在觉得它很难,对当时的人来讲,这没有什么难度。可是不管有多少人注解过《道德经》,大家公认的经典本却只有两本,一本就是河上公的本子,叫“河本”。大家如果拿到一本《道德经》,发现八十一章每一章上面都有标题,“抱朴”,“无为”,“守真”等这就是河上公的本子,非常的容易区分!

另外一个经典本,就是魏晋南北朝一个天才的青年学者叫王弼。

弼,辅佐的意思,现在我们不还是在用这个词嘛,辅弼。王弼为什么叫他青年学者呢?因为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四岁。可是他已经注解了大部头的理论著作《周易》《论语》,他注解得最好的就是这本《道德经》。毛泽东说:“《老子》王弼本最好。”毛泽东从十几岁就开始读《道德经》,到晚年出行的时候,这本书也经常随身携带。他看过很多《道德经》的版本,得出结论,《老子》王弼本最好。所以大家回去要真的想阅读这本书的话,找到一个王弼的本子,你不用看注解,因为不同的版本字句都有很大的不一样。这是我给大家说的第二件事,经典本。王本、河本,尤以王本最好。有人给王弼写过传记,讲这个人只活了二十四岁,但他却照亮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非常地高大精深,有很多深邃的哲理的思想。这是给大家说的第二个问题,经典本。

现在来说第三个问题——书名。谁给它起的名字?这个名字起得好不好?先给大家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个名字起得好,比叫《老子》要好得多。为什么?因为“道德”这两个字大家要分开理解,才能对我们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谁给它起的名字呢?从史料中发现,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有人把这本书叫《道德经》了,起码在汉成帝的时候,这个史料已经坐实了。而到了唐朝大家都认可了这个名字,为什么?

大家把这本书反复不断地研究了之后发现,你别看这本书有五千字之多,这本书的核心就讲了两个字——道和德。“道”字在这本书里重复出现了七十多次,因为版本不一样,出现的字数也略有差别。“德”字在这本书也重复出现了四十多次。只有五千字,重复出现了七十多次、四十多次都是不得了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什么?《道德经》讲的这两个字——道和德,直到现在还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于日常工作、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次我都是把它分开来说的,你千万不要用现在“道德”这个词来理解《道德经》的“道”和“德”两个字,那就太狭窄了。在《道德经》里这两个字从来没有并列过,都是分开讲的,因为它讲的是不同的意思。现在“道德”这个词是后来在儒家经典中出现的,你不能用它来理解《道德经》中“道”和“德”这两个字。

刚才说,直到现在,这两个字还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有什么证据呢?二〇一六年“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这奖不得了,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就授给了张岂之先生。张岂之,原西北大学校长,历史系的教授,这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说在咱们文化里找到一个最核心的概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道。大家都认可他的观点,在微信也有很多人转发。当然我不会把这个作为最重要的证据,那最重要的证据在哪里呢?我就必须给大家来解读一下道和德这两个字。把这两个字解释清楚了,大家也就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字在我们文化里最为重要。我先来给大家说一下这个道字,道能解读吗?大家看第一章第一句话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因为名可名,非常名。道是高的,你把它解读出来就落下乘了。道是全面的,你把它讲出来就片面了。为什么?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语言,语言是有局限的,你用语言来讲这个高大的、全面的道,你讲出来不就低了、片面了嘛。不是吗?大家平常不也这样讲吗?我的语言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和情感。“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两句诗。我们拿语言来解读这个道,解读出来的道就变得片面了,变得低了。那怎么办?不能用语言解读道,用什么呢?用形象。给大家一个形象,大家自己来领悟。咱们文化的最高的目标不就是悟道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因为这东西最后还得落到自己身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咱们文化最高的目标是“悟道”。怎么悟道呢?给你讲个故事,给你来个形象,你自己来领悟。关于老子的道有两层含义:一层叫天道,我们后边再专门说;另外一个就是人道,也就是他讲这个道落实到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他要给我们讲什么?关于这个方面,一个形象就够了,大家自己都能领悟出来,一点都不玄妙。什么形象呢?各位,我们走在道上,什么事最重要?老子就甩给我们这样一个形象,我们走在道上,后边的事他不说了,我要讲什么针对什么问题,你们大家自己都能领悟出来。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最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管什么事我们都叫做走在什么道上。走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在婚姻家庭的道路上,走在升职提薪的道路上。不管什么事,我们中国人都叫做走在什么道上,后边的事都不用说了,因为只要一说走在什么道上,那么面临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一下子都浮现出来了。我们走在道上,第一个面临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没人否认——方向和目标。不管我们走在什么道上,首先的问题都是这两个——方向和目标。没有方向那就叫做迷路,那就是迷途的羔羊,没有目标就叫做流浪。

你看我们现在,讲的这四个自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排序呀?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怎么排倒也没人认真追究,可是第一个不能动,道路自信始终得排在第一位,这个事不解决,后边事都不成立。现在制定建党、建国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告诉你什么时候到达,道不也有到达的意思吗?到达的时间也告诉你了,大家可以按照这个目标来一起合力奋斗,所以我们走在道上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方向和目标。如果大家觉得我这个问题还没有说到位,我换到反面给大家再论证一下,不是说要正反两个方面论证问题嘛。换到反面给大家再说一下。现在在大学校园、小学校园、中学校园刷得最多的一条标语是什么呢?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人讲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很大的瑕疵?知识就是力量,可是大道和良知才是方向。你方向不明,不正确,知识越多他还可能起负面的作用呢。这不是现在我们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所以你看中国人用的这个道多妙,一开始先把导向告诉你,你现在得要走在正确的路上,你那个知识才能够起正面的作用。所以这是我们说的走在道上第一个重要的事情,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方向和目标。

那我们走在道上,第二个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古往今来,走道都属于交通,交通得有规则吧,大家得守这个规则吧,都不守规则那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嘛。我们是右侧通行,而英国是左侧通行。到了人家那儿你不遵守人家的公认的规则,那不就要出大的问题、大的危险了么。我们中国人一直都认为讲道是在讲一种境界。错!在讲境界之前,先要抓住这两个字,咬定这两个字——规则。在规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去谈境界。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用道这个字的应有之义。大家没有发现道的用法吗?解决问题之前我们经常会说,“来来来,咱们画出道来”。啥叫画出道来?不就制定双方都认可的规则嘛。这本来就是我们文化中道所包含的内容,现在都被我们把这个字给扔掉了,把这个意思扔掉了,这就太危险了。因为在讲境界之前,你得先搞清楚这两个字——规则。当然在规则的基础上,我们走道也得走出境界来。路窄的时候能不能侧一下身,你让别人也通过,别横行霸道。别天天教小孩在日记本上写“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是什么心态?大家进门的时候,后边有人,要不要扶一下门,让后边人先进来?有点绅士风度嘛。路上有人摔倒了,我们要不要帮一下扶一下?你看人字就这么简单,一撇一捺,可它是相互支撑的,要互相帮助嘛。所以我们走在道上,第二个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规则、境界。这也是《道德经》里给我们要讲的内容——规则、境界。

我们走在道上,第三个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大家都开车进过山,你说我们开车进山的时候,小心翼翼看的是什么地方呢?路的边界,只要是道就有边界,道外边往往就是深沟,就是深渊,就是歧路。到这里不能再往前闯了,你到这里还愣往前闯,不是要出大的问题、大的危险嘛。我们现在把这个边界叫什么?叫“红线”和“底线”。红线思维,底线思维,你得了解红线和底线,你不要去触碰它,你才能确保无忧。所以我们走在道上。第三个面临的问题就是红线和底线。大家看《道德经》第四十四章,里边有两个成语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就是危险失败。止,你知道到什么地方该停止了,你得了解这个边界底线,到这里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闯就要出大的问题、大的危险了。杨虎城在陕西主政的时候,把他办公那个地方就改名叫止园,现在这个地方还在呢,叫止园宾馆。出处就是这四个字。知止不殆,殆就是危险失败。

所以大家收拢一下。你看我们啰里啰嗦讲了这么半天,他就甩给我们一个形象就完了,后边话他都不说了。他讲这个道,落实到现实中包含的内容——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你说,这是不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于日常工作、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字——道。

道给大家一起领悟完了,我们再来领悟一下德。德字更简单,大家看德字怎么写?咱们中国的文字啊认识了不算数,有很多字你必须一笔一画去写,你才能明白在这个字里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德——双立人,我们一起走在道上。原来咱们文字里有这个偏旁,是多人行走的偏旁。后来这个偏旁衍化为走之旁和双立人,但意思还在。我们一起走在道上。下面是个什么字?下面是个十字,遇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怎么办?这可面临着选择了,面临岔路,面临歧路了,十下边是个什么字?这不是四,这是目,大家眼睛不都这样长的嘛,谁的眼睛还能立起来。眼睛要盯着前边的道,所以叫“横波目”,最早的“目”不就是这样写法嘛。后来因为字形的需要才立起来的,眼睛要盯着前边的道,一心要遵循那个道,大家同心同德,一心遵循那个道。你看这个德的意思多清楚,就是按照道去做。德就是按照道去做人做事,把道搞清楚了,你按照道去做事,就是有德。违背了这个道就是失德。道就像轨道一样,你不按照轨道走不就出轨了吗?我这个人按照道去做事,那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和结果呢?要不说王弼这小伙子不得了。关于这个方面,他就给我们解读为一个字,德者,“得”也,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你今天来一个老师带给大家弘扬正道,再教给大家正确的知识,大家就应该去赞同他。不按照道去做,就是失德,就会失去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你这样才能培养一种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你看中国历史上对最高的领导者皇帝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有道”还是“无道”。有道就是明君就是有德之君,就应该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和信任。无道就是昏君就是失德之君,你把他推翻也是应该的。你看最高的标准在这里——道。

这时候大家应该想得起来,为什么一开始我就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我们现在道德这个词来理解老子的“道”和“德”,为什么?咱们现在用的道德这个词就是合到一块的,并列合到一块,道德这个词,德已经把道给“吃掉了”。标准不清楚,请问各位,没有一个清晰的衡量有德无德的标准,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谁是最有德的那个?当然我自己。我按照我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我当然是最有德的那个了,哪怕我犯了再大的错误都振振有词,我都坚决不承认。反正我做的就是对,你看现在这种情况,我们不是到处都看得到吗?所以有的人经常是这样,我年纪这么大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座?你这个年轻人太没有道德了,你看不到处都是这样吗?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嘛。人家给你让座,这是人家的高尚,不让你也不能用这个方式去审判别人,谴责别人吧。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

所以有的人很习惯站在道德的高地,挥舞道德的大棒去指责别人,审判别人,这不是我们现在最混乱的情况吗?一般人咱都不讲了,咱说治国的逻辑,这个事重要。大家有没有琢磨过,你说我们现在为什么单独地把依法治国放到一个最高的位置?法是什么?法是大家共同画出来的“道”,是公认的规则。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按照这个去做,你才能够去评价有德还是无德,后边一切才能顺理成章。因为我们长时间把道和德两个并列到一块,把法和德也并列到一块,这事情越搅越乱,逻辑不清楚,后边一切都不清楚。现在依法治国单独放到一个最高的位置,也是在找回这样一个重要的逻辑。所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咱们中国人也算是“吹尽狂沙始到金”,最近习近平讲话还在引这句诗。

把老子这本书叫做《道德经》,这里边最强调的一个颠扑不破的逻辑,就是道在前而德在后。一定要把这个逻辑搞清楚了,我们这一切事情才能够顺理成章。说这话的意思是告诉大家,现在有很多人研究《道德经》,根本不去看原文,他一听别人讲这个东西比较新奇,他觉得那个能吸引眼球,他就大肆地宣传鼓吹,比如说有人认为这本书不应该叫《道德经》,而应该叫《德道经》。应该德在前道在后,遇到这些问题大家都不要相信,因为他根本都没去看原文。只要认真地读一下原文,大家都会发现这是这本书里最强调的一个思想。

《道德经》就以第三十八章为界,第三十八章以前就叫做《道经》,第三十八章开始以后就叫做《德经》。不对,这老子不是每一章都讲道讲德吗?为什么非得把它强行拆成两个部分,《道经》和《德经》呢,就是告诉大家这件事。这本书想要理解它,一定是道在前而德在后,否则你把这本书的很多问题就理解偏颇了。这是我给大家说的书名,叫《道德经》比叫《老子》要好得多。而《道德经》里的这两个字,大家必须把它分开来理解。道在前而德在后,一切才能顺理成章。

其道

现在给大家说第四个问题——定位。这本书到底干吗用的?这个问题总归得给大家有一个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有人说这是一本哲学书,有人说它是一本兵书,有人说它是一本宗教书,甚至有人还认为《道德经》是本烹调书。有问题吗?第六十章看一下,“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不是在讲烹调吗?治国跟烹调一样;第三十五章大家再看一下,“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嘛,有人不就说这不是讲烹调的嘛,养生烹调的嘛。说什么的都有。我们怎么样来理解这本著作呢?我的解读的方法是这样,我们先到书里看一下,这本书到底都给哪些人写?针对哪类人的?你知道这本书是给谁写的,也就知道它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

比如我写一本书是给成人写的,小孩读起来不大适合吧?反过来不也一样吗?大家读过《论语》,你说《论语》最高的智慧是什么?因材施教。《论语》里边的很多话都是针对具体人讲的,你不能把它针对所有人,真理向前迈出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论语》很多话都是针对具体人的。比如说今天来一个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老师一考虑这个学生同情心不够,爱心不足,于是给他讲“仁者爱人”,对你来讲仁就是提高你的同情心和爱心。这话是针对他的。明天又来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呢?老师一考虑这个学生克制能力不够,给他讲,“克己复礼为仁”。这不都是针对具体人的吗?你看现在大家怎么读这个书?不把这些话都针对所有的人了,你这个书不就读偏了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回到《道德经》也用这种方法,我们看一下这本书都是给哪些人写的。其实太简单了,大家到书里一看就清楚了,这本书主要是针对三类人的。第一类人在哪?大家看第十五章。第一类人——士。大家不都属于士的阶层吗?士是什么意思呢?士的本意就是“做事”。不过这个士也属于一个阶层,天子,诸侯,大夫,士,基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针对这一类人的,第十五章,士,你看这个士字怎么写?上面是个什么字?十。下面是个“一”,十个人里边推举出来一个,推十为一,十个人里边选出来一个领导大家管理大家服务大家。你看这个士的写法,把自己要放在最后的位置,这是《道德经》里非常强调的。第一类人就是“士”。做士也不简单,三个人都难管了,家里边三个人都难领导了,基层的领导者管理者,你哪怕只管几个人也都属于这个层面,做这样的士的阶层也需要蛮高的素质和智慧,需要什么样的修养?

大家看第一条,第一条在讲什么?从“豫兮犹兮”来开始讲。我们现在把犹和豫都变成一个贬义词了,犹犹豫豫,古代不是。大家看犹和豫的写法,那是两种动物,这两种动物出动的时候,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小心谨慎。就像行走在结着冰的冰面上一样,一步都不能松懈,一松懈就滑倒了,就像害怕被敌人进攻一样,小心防范,这就是“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的意思,强调的是做事要谨慎。毛泽东把做事谨慎是放在第二位的,“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道德经》放在第一位,为什么?他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件事,你说我们做事情什么时候最容易把事情做砸了?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以为万无一失了,结果麻痹了,松懈了,功亏一篑。为了提醒这个事儿,《道德经》把它放在第一位。大家看第六十四章最后的这一段,这话不是在嘛,“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几就是接近,我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把事情给做砸了。所以应该怎么样?这八个字大家总归熟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事情到了最后还像开始一样小心谨慎。你走到那冰面上,走到最后,还像刚刚下来的时候,刚踏上冰一样小心谨慎,那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了。“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把这话讲得太好了。所以我们经常讲“一百里半九十”,一百里路你走到九十里了,你别说就剩下那一点了,越是剩下那一点,你就当才走了一半,要小心谨慎,一点都不敢松懈。这是第一个,做事的素质——谨慎。

现在我们再回到第十五章,看第二条。第二条是什么呢?领着大家做事都是公众场合,要严谨严肃,像什么样子,因为老子都在打比方,大家不妨问像什么样子,就像到别人家里做客一样。大家看这五个字——“俨兮其若客”。有的竹简上把这个字给刻错了,刻成容了,现在好多的本子还是容,改过来。“俨兮其若客”,就像到别人家里做客一样。各位想想,不管我们到谁家里做客,人家都会说,别拘束,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你试试,你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出问题才怪,所以俨兮其若客,这是大家应该牢记的。每一个形容都非常妙,这当时是用一些俗语写成的。老子非常喜欢打比方,大家自己来领悟。

第三条,温暖。做事说话要使人感觉到温暖,像什么样子?“涣兮若冰之将释”。就像心里的坚冰一点点得到融化一样。你看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成语叫冰释前嫌,你看咱们俩的嫌隙,像坚冰一点点融化重归于好,虽然我对现在的很多网络语言流行词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我觉得一个词很好,我很赞同,这个词就叫“暖男”。我们说话做事,尤其是讲话,大家一定要注意,有时候对人的伤害,留下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语言对人的伤害就像钉子钉在墙上一样,你把钉子拔出来,那个眼还在,很难弥合的,所以说话做事要温暖,像使人心里的坚冰一点点得到融化一样——多好的形容。

第四条要厚道,“敦兮其若朴”。敦厚朴实嘛,不就是厚道。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也就是老喜欢耍心眼,以为能骗得了别人的人,卖弄聪明的人,自以为聪明的人。你骗得了人一时又能骗得了多时吗?谁比谁笨呢?你骗人人家不知道吗?不揭穿你而已!所以做事敦厚朴实厚道,这才是王道。这才是最高的聪明,厚道是最高的聪明。“敦兮其若朴”——这是我们讲的第四条。

第五条,“旷兮其若谷”,宽容。我们现在用的成语虚怀若谷,就出自这五个字,旷兮其若谷。领着大家做事得有格局吧,得能够容人吧,不要看人不顺眼,人家说什么都不对。得能够容事吧,有些事不该当面讲的,或者不该背后说的不要老挑事。得能够容言吧,你哪怕坚决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你也得支持他有把这个观点表达出来的权利吧。什么叫言论自由,人家有表达的权利你都不给人家,这是不是太霸道了。先说这五条,后边说到相关的内容的时候,解读具体章节的时候,这一章我们再来回看一下。

这是我跟大家说的第一类人——士。假如大家觉得仅仅在第十五章出现士这个概念,大家觉得分量还不够。大家看第六十八章开头的这一段,由四句话构成,尤其是第一句话和第四句话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话告诉大家“善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扬威!不要有了一点小小的位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你以为做妈妈耀武扬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喜欢发脾气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没大出息。“善胜敌者不与”,你要真的想战胜对方,说服对方,不要老跟他正面冲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样吗?一旦正面冲突,这事情就难解决了。委婉一点,迂回一点,善胜敌者不与,与就是正面冲突。老先生实在是心机太高了。最后一句话,“善用人者为之下”。大家注意那个士的写法,最后一横,自己定位就在下面。不要说这个士,大家再写一下“王”。你不要以为在士上边加一横,就以为念“王”。“王”一定要这样写:上面是个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这是这本书里最强调的,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讲的第一类。

第二类人是什么呢?各位想我们怎么样选国家的主要领导者?怎么样选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当时也有很多的诸侯王,这类的职位比较高的人去向老子请教。《道德经》里边老子给讲话最多的一类人,就是第二个王。古代这个王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现在一个县的规模都相当于古代一个诸侯国的规模,而且还不小。所以我们这个王讲的第二类人就是一个主要的领导者,家庭的主要的领导者也算,现在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我们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吗?你看那也属于王的系列,单位企业最高的领导者,大家背后不是叫他大王吗?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现在三八妇女节都过成“女王节”了,现在你们发微信都是把自己称作女王,可见,王,带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对这类人讲的内容——王。大家先看三章,这三章王都在。为什么让大家看?大家千万不要把《道德经》当作一个太神秘的宗教的东西来读,你看这些话你进到书里一看,别人在给你讲的时候,你把这些提出来不是太明显的证据了吗?

大家看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宾,支持服从。坐在我对面这个王,我给你讲个道理,你要能坚守的话,大家最后都会支持你,服从你。什么道理,你做事要厚道!“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你别看朴实厚道这个事好像不起眼,可是力量巨大。一个人做事情,大家都公认的朴实厚道,这人可信任,最后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这是第三十二章。谁还能把这个解释成宗教?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顺理成章。坐在我对面这个王,我给你讲个道理,你要能坚守的话,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什么道理?你要想有为,你得先知道什么事你该无为,不该你管的事,你不要老去干涉,你不要老去刁难人,老多事儿!想要有为,你得知道在什么事情,你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第二条。政府也罢,官也罢,权力都是有边界的,不要认为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揽在自己手上,不要老天天吹,你就是法,这样的人最后下场都很惨。得知道自己边界底线,政府也不可以多事,也不可以扰民,也不可以刁难。讲的道理很好。

第三十九章大家会更感兴趣,为什么?一是,在这一章里,侯王就出现三次。二是,大家看古装剧,读古书都会有个疑问,皇帝为什么老叫自己“孤家寡人”?这不是什么好词吧?太后为什么老叫自己“哀家”?他们在干吗?他们在提醒自己不要变成孤家寡人。怎么样才能不变成孤家寡人呢?大家看第三十九章这两句话,就是希望他们始终牢记的。第一句话,“贵以贱为本”,就是王,也不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老瞧不起别人,老认为人家是贱民。贵以贱为本,没有这些贫民,没有这些贱民,你哪来的高贵的身份和地位,他们才是国家的根本!提醒这些做王的,贵以贱为本。第二句话,“高以下为基”,哪怕做到了金字塔的塔尖,没有底下这一层一层的基础和平台也得倒台。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才有这种警告警醒。你看古代的那些王那些皇帝都要这样,自己称呼自己叫“孤寡不穀”,“不穀”是啥意思?就是吃不上饭饿死。假如你忘记了这样的历史教训,忘记了这样的哲理,最后就是这样一种下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在老子之前和之后,还真的有这王和皇帝是被饿死的。恐怕这个事大家很难想象得到,其中有一个人,大家更想象不到,这个人叫齐桓公,管仲辅佐的,差点把中国都给统一了,春秋五霸之一。霸主齐桓公,最后生生地给饿死了。怎么回事呢?管仲去世之前就告诉他,你不要胡来,有几个人你不能用,特别是叫易牙,这个人你不能用。为什么?你说你没有吃过人肉,他把自己的小孩活烹了给你吃,你说这样的人能有人性吗?你能信他吗?齐桓公不这样认为,齐桓公认为你看这人对我多忠诚,把自己小孩烹了给我吃,那对我的忠诚简直就没有办法再说了,照样用。结果这几个人后来挑动他的儿子起来政变造反,把他困到宫里出不来,生生地给饿死了。

还有后来梁武帝也瞎折腾,一会儿出家了,然后拿公款把他赎回来,一会儿又出家了,然后又赎回来,折腾了四五次,最后侯景起来造反的时候也是被饿死了。王也得牢记这个历史的教训。否则就会成为孤寡不穀、哀家,提醒警告。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就是我们常常忘记历史的教训。以史为鉴,不是能让我们避免很多错误吗?人类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这是我们说的王,这三章,王都在。其实我跟大家再说一句话,《道德经》里这类的语言非常多,王虽然不在,可是话就是针对他们讲的。大家快速扫一下第七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三章的开头,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你的国家的人民,你的手下的百姓,不相信你了,你没有威信了,你掌控不了他们了,大的麻烦就来了。“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不要让你国家的人民住的地方越来越狭小,最后流离失所,无恒产者无恒心,你的国家到处都是流民,你这国家它能稳定才怪。“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不要让你国家的人民感觉到生不如死,他感觉到生不如死的时候,他不起来造反才怪。这是第七十二章,大家看第七十四章,这句话大家都熟,“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你的国家的人民百姓都不怕死了,你拿死吓唬他们有什么用,镇压也没用了。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百姓为什么穷?你上边税收得太多了,收的税都被你挥霍了,大家看这个食字一语双关,不仅有收的意思,还有挥霍的意思。“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你上边老瞎折腾,你最后把民心都折腾乱了,折腾乱了当然就难治理了。各位看,谁能把这些话给我翻译成战争,给我翻译成宗教。这些话不是无比的明显的吗,这位老先生苦口婆心地劝坐在对面的那些领导者管理者,你对自己国家的人民好一点,否则他们日子过得不安稳,你日子也甭想过得安稳。所以像这些内容我们只看了六章,在这里边非常之多。不管大家是对《道德经》哪一个方面感兴趣,但是我们也得讲出这本书的真相。而这真相是多么容易理解的事情,大家你看现在到书里一看,这原文一看不就清楚了吗?不要老听外边人站在外边以讹传讹。这是我说的第二类——王。

第三类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写?在王上边再加个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就是《道德经》里边讲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人在《道德经》里边就叫做圣人,多简单。

儒家讲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养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讲的圣就是通达事理的领导,通达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连做事情的这个道理都告诉大家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见。你越不争,大家越往高举你;你越不争,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为而不争。《道德经》主要就是针对这三类人的——士、王、圣。

韩国有个聪明人叫潘基文,这人确实聪明,做联合国秘书长都能连任。可是大家知道他做联合国秘书长连任的时候,开口讲话引的是谁的话吗?就是《道德经》最后一章最后这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他引用的是这两句话中的八个字。我怎么做联合国秘书长?第一句话“利而不害”,我对大家有利,为大家谋福利,不起坏心。第八十一章最后的两句话,第一句话引用的“利而不害”。第二句话“为而不争”,就像我们刚才解读的那样,所以大家很清楚,你说为什么皇帝老给这本书做注解?因为这本书本质上就是一本领导学的经典,给各类的长,包括家长在内,家长、官长、国家之长,给他们讲怎么样的治国之道、为官之道、人生之道。

说这本书是领导学的经典,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些士、王、圣,还有没有哪一章能够让我们一下子有这样一种感觉?有的。我先说一个人,然后再看一章。白岩松,这个人大家熟。白岩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四分之一《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他对这本书评价有这么高,白岩松也认为《道德经》就是一本领导学经典,不是给一般人讲的。他的证据是什么?他主要的证据就是第十七章,第十七章讲了领导者好坏的层次,因为我们后边还要解读这一章,现在这一章我们不做展开,只让大家看其中的一句话,“悠兮其贵言”。大家做家长,做领导也罢,一定要注意话不能讲得太多,唠里唠叨话讲得多可就没意义了,没分量了。“悠兮其贵言”,把话当作很珍贵,惜字如金。

事情做成了,你应该怎么做呢?“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对一个国家来讲做这领导者,大家把事情做成了,不要认为是你出的主意,不要认为是在你领导下,不是你主宰,而是什么?是百姓自己把这事情做成的。百姓都说是我自然而然把这事做成的。你看这句话蕴含的教育的道理得有多深刻。你们都在教育自己的小孩,经常说你看没有我你这事做不成,我来指导你,那事你这么做吧。你越指导他,他越没自信。事情做成了,是他自己努力把这个事情做成的,功成事遂,皆谓我自然。

两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学校有两个小孩简直太捣蛋了。小孩很小,除了父母之外,别人别说抱,碰一下就在那儿直叫。可是这俩小孩和我在一起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很短的时间,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我跟他们的关系很融洽。所以他们的父母就很奇怪,说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当时我去阳台之后,不知道谁把阳台门关上了,我就叫小孩说,你救我一下。他把阳台门插销拔出来之后,从此以后跟我的关系就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非常喜欢跟我在一块。为什么?因为他认为他救了我,他一下子自信心就强了,不是说你大人老去指导他,那他肯定不喜欢。

另外一个小孩当时才四岁,她妈妈有事让我帮带一会儿。待了一会儿,她妈妈回来时,她跟她妈妈讲,让我带她去上洗手间,她妈妈就说你给小孩灌了什么药了,这小孩从来也没这样,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的事。她教我唱歌,唱那个《我是谁》,结果我唱一句她就认为跑调了,走到哪都追着我,一定要把这个歌教给我,一定要把我教正确了。你看,这不就是这样一个以退为进,皆谓我自然的一种方式嘛。

其实讲了那么多的道理,很多的大道理在老子这个地方轻轻一点,大家就清楚了!所以对于一个家长也罢,官长也罢,尤其领导者也罢,这本书讲的很多的道理,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研究,甚至是终身地研读。因为他这里边讲的道理非常地简明深刻,很多的观点都可以举一反三。一生中认真地研读好一本经典,作为大家自己精读的东西,这个对大家来讲是进步最好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sPD2pF4VpZy5p/s90fRYQ4v50KVe9zcimNnvQJT0mL3VTLQFfaB9iU0n3/hmWA2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