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浙江温州

温州泰顺看廊桥

三国眼光均称美

看点1:哈佛人说“美得叫人惊喜”

在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地方史(ChineseLocalHistory)的教学网络上,刊出了泰顺县古廊桥、古民居等数十幅全景式照片和相关的文字介绍。而此前,哈佛大学中国地方史教学还有两个个案:浙江金华和台湾金门县,泰顺是第三个。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PETERBOL(在哈佛有“中国通”的美誉)说,哪怕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泰顺都堪称地域文化完整性和传统美学结合的典范,他在泰顺的考察体验只能用“惊喜”来形容。

只有在泰顺,廊桥和周边结合得异常美妙

近年来,让泰顺这个浙南相对贫困的山区县走入大家视线的,是数百座保存完好形态美丽的廊桥。

一支由中美日三国专家组成的考察队,60人分两批,历时一个月,对泰顺县进行了考察。此次进入哈佛教案的资料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时的考察报告。

但是,让哈佛动心的不仅仅是廊桥。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廊桥广泛分布于浙南和闽北地区,但是,只有在泰顺,廊桥和周围的一切结合得异常美妙。

考察的范围也从廊桥一直延伸到古道村落,历史文献还有风土人情。

考察队的领队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松弟,他说,“泰顺”的“胜出”在于它完整地体现了“和谐”二字。

告诉你一个完整的泰顺

出生于泰顺的吴松弟说,让我来给你描绘一下完整的“泰顺”:

泰顺地处山区,多山多河流,因而多桥,泰顺的廊桥从唐朝就开始形成,它自古就是百姓自己造,从来没听说过有政府来参与。

它不似江南的拱桥,它有顶有廊还有美人靠,从古至今泰顺人就在廊桥上休息,在廊桥里做点小买卖,逢年过节还要在廊桥上烧香点蜡烛供菩萨。

除了廊桥,泰顺至今还有保留完好的古道,蜿蜒的古道连接着一个个古村落,每个古村落都会有几个大姓,家谱都修订完好,每年都还会有宗祠祭拜。

泰顺至今还保留着有别于浙南其他地方的独特饮食、独特语言和独特风俗。

年过50的吴教授还兴奋地说到“提线木偶”。

泰顺的古偶戏是一绝,孩子们童年的主要娱乐就是木偶,男孩子截段木头就能做木偶,女孩子裁剪碎布给木偶做衣服,到了晚上要睡觉,大人还会提醒一句“有没有把你的木偶关在箱子里哦,不要让它跑出来啦”,现在想想,提线木偶其实就是泰顺人的精灵文化。

你看看,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文画卷,完整的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结合,在学术上就构成一个“地域文化系统”,如此和谐的“地域文化系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全世界难觅,这就是泰顺的珍贵之处。

这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珍贵个案

吴松弟说,现在他去哈佛,美国教授还拉着他说,好怀念在泰顺听当地人敲着铜锣扯着嗓子表演木偶戏。

专长于历史文化研究的吴松弟说: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现在最大的弊病是从书本到书本,现代工业的突飞猛进,让传统的东西日渐消失,泰顺的意义就在于它保留和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地域文化和传统美学和谐结合”的样本。

泰顺之行的考察报告被递交到美国地球观察组织,并转发到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被当作人类历史文明的珍贵个案供大家研究。

现在,在地球观察组织的全球网站上已可以看到有关泰顺本地历史、地理和古桥、古村、古道的详细报道和相关照片。

此外,考察队还为泰顺县廊桥和古民居进行了测绘和绘图,并利用GPS(全球定位仪)对照文献记载,初步绘制出泰顺古道分布图,用于保存资料及日后的研究修复之用。

哈佛是除了我国之外,国际上研究汉学的中心,进入哈佛教案,意味着其价值被国际汉学研究所认可。从这一点上来说,泰顺进入哈佛教案,正是利用了这一国际平台,把泰顺推向了全世界。

看点2:中国人说“相比之下《廊桥遗梦》的廊桥太丑了”

泰顺位处浙江南陲,与福建交界,周邻二省七县,旧时为浙闽两省交通要道。

泰顺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赐名泰顺。

《廊桥遗梦》?

我到泰顺,就是来看廊桥的。这有点像那部美国影片《廊桥遗梦》中的摄影师,他受国家地理杂志之托,来到偏远之地,只是想拍下那座叫麦迪逊的廊桥。

事过多年,这部电影的情节我已淡忘了,不过片中那座丑陋的廊桥,却给我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身处泰顺的廊桥之间,使我理解了什么叫丑陋:就是丑加上陋,难看还粗糙。那样一座随便用木板钉起来的廊桥,还值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它派出专门的摄影师,你会说什么?没文化——千年传承的文化。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国人发现自家的廊桥之美,却是在看了美国电影之后。这些以前熟视无睹的古桥,现在被我们一座座地“发现”了。

泰顺是发现廊桥最多的一个地方,据说有近百座,因此自号千桥之乡。这就有点得意忘形了。

《清明上河图》!

去泰顺之前,我在杭州吴山路古玩市场买了一卷《清明上河图》,当然是仿制的。

张择端的这幅画上,有一座横跨汴水的虹桥,据说其造桥技艺已失传900余年了。可是在泰顺,这样结构的廊桥,至少有六座。

画上的桥光秃秃的,在泰顺,则在桥上建起了廊屋,一者挡风雨,二来可增加适当的压力,使桥不致翘起,比虹桥已进了一步。

廊桥是洋化了的叫法,这样的桥在当地都有自己的称谓,泰顺叫蜈蚣桥,邻近的寿宁是厝桥,周宁是暇蛄桥,庆元是鹊窠桥。松溪则叫饭筷桥,当地流传的儿童游戏“筷子戏”,就是用饭筷搭起虹桥的模型。

四座廊桥

在我的这次泰顺之行中,溪东桥最先映入我的眼帘。桥近年修过,漆色还挺亮。和泰顺几乎所有的廊桥一样,建于乾隆十年的溪东桥也只是一件摆设,没有交通方面的意义了。溪东桥边几十米,便是一座简陋而实用的水泥桥,车来人往,很热闹。

在泗溪镇,离溪东桥不远,还有一座北涧桥,都建在同一条溪上。两桥合称姐妹桥,其实是一对师徒的作品,北涧桥建得早些,为师傅所造。在我见过的泰顺廊桥中,北涧桥是最美丽、壮观的。

北涧桥下两溪交汇,溪水清澈,可见游鱼,桥边有两棵几百年的香樟,一条小径沿着树荫,将我引向古朴的桥屋。桥屋其实是店铺街,依桥而建,下层是铺子,上层住人,现在已废弃不用了。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还可想见往昔的繁华。

在遗存下来的六座虹桥式结构的廊桥中,仙居桥大概是最破旧的了。桥在仙居村外,离县城罗阳镇20公里。这座泰顺跨度最大的廊桥(桥长41.83米,跨径34.14米),厝顶多处漏了,桥板也少了几块,看上去摇摇欲坠,走起来咯吱咯吱响。

一个村里的老妇刚从集市上回来,背着年货,一条狗跟在她身边。我们想拍一张她过桥的照片,老妇很配合,特地从仙居桥上过来,可狗怕人,绕个弯从边上的水泥桥跑过去了。老妇就去赶狗,想让它从古桥上过,赶得急了,狗竟跪下来对着她哀哀地叫,大概它看到桥头的照相机长镜头怕了。

三条桥是最后一天去的,这天已是腊月二十八了。下了车,走半小时左右的山路,就可以看到峡谷中的三条桥了。据说这是泰顺最古老的廊桥,最早只是三根巨木横在溪上,故而得名。这里旧时是通往福建福安的必经之处,这几年修了公路,几乎没人从这里走了。这天我却看到几拨人经过,一打听,原来是公路塌方了,只能从这里过。

被遗弃的廊桥

也许是廊桥太多了,泰顺的许多廊桥都处于一种被遗弃的边缘。我见过最糟糕的廊桥,大概便是县城罗阳镇的东门桥了,它已改为商店和仓库。

南门桥也好不到哪里去,垃圾太多,都快堆到桥梁下了。

在城里,廊桥的命运不佳,乡下也未必好过,有一次车过一个乡村,看到一座破烂不堪的廊桥,似乎已改为牛栏,因为上面拴着两头条牛,桥上到处上都是牛粪。

听说泰顺廊桥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全面修复这些古老的桥梁,仙居桥就已经在修了。也不知是祸是福,仙居桥尽管破烂,但却是我所见过的泰顺廊桥中,最富诗意的一座。不知中国版的“修旧如旧”之后,会是一副怎样的容颜?

看点3:日本人说“怎么像日本民居”

泰顺廊桥,世界有名。但两位日本建筑专家在考察泰顺廊桥时,却意外发现,泰顺当地民居与日本民居颇有相似之处。

据陪同两位日本专家考察的上海交通大学刘杰教授讲,这两位日本专家都是日本知名建筑专家。他俩在芬兰召开的世界土木工程建筑大会上,听了上海交大的两位教授关于泰顺廊桥木拱桥的介绍后,决定来泰顺考察,没想到这一考察,却发现泰顺民居的大木结构、廊檐等与日本民居非常类似。

刘教授说,这可能是因为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特别是受江浙一带文化影响非常深远的缘故。

另据泰顺县文博馆馆长张俊介绍,古代日本与泰顺交流频繁,明代曾有法号“太出”的日本僧侣长期定居泰顺,并建庙传授佛学。

〈吃货指南〉

黄花糕, 用一种叫黄花的药材和米粉制成,蒸熟后,样子黄黄的,呈半透明状。当地人喜欢蘸酱油吃。

罗阳米面, 米面里裹了菜馅,美味可口。

溪鱼。 泰顺是山区,多溪流。溪流中所出产的各种小鱼,味道很好,不是河里养殖的鱼可比的,又肥又鲜。在泰顺,溪鱼是不可放过的,除非你是个素食主义者。 JylCmpT+zio+pCyhqQY/UgSgBKyVeudJiCxM7Owf5TyLjZ/DqBZWb46m1F1P+h9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