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族源的神话与长白山的原住民

辽西牛河梁女神庙积石冢遗址群的发现,女神泥塑人像、玉猪龙等文物的出土,把中华文明推向五千多年前,再次证明中华文明多元化历史。这里,仅就与《红楼梦》开篇的女娲补天相关的满族创世神话与满族的出源略作讨论。

一 创世神话与满族的诞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民族可以看作是绝对土生土长。在民族形成过程中,总是发生氏族集团间的不断迁移,不断交融,不断混合,构成新的氏族部落群体。即使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时候,这种混合交融也不断发生,尤其体现在文化的交融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体现着中华民族许多共同民族心理机制。女娲神话传说几乎流布于中华各民族中。如果我们将这则神话与流传下来的通古斯语族的创世神话相比较,会发现后者更为朴实、更为原始:

世上最先有的是什么?最古最古的时候是什么样?世上最古最古时候是不分天不分地的水泡泡,水泡泡渐渐长,水泡泡渐渐多,水泡里生出阿布卡赫赫。她像水泡那么小,可她越长越大,有水的地方,有水泡的地方,都有阿布卡赫赫。她小小的像水珠,她长长的高过寰宇,她大得变成天穹。她身轻能漂浮空宇,她身重能深入水底。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处不生。她的体魄谁也看不清,只有在小水珠里才能看清她是七彩神光,白亮湛蓝。她能气生万物,光生万物,身生万物,空宇中万物愈多,便分出清浊,清清上升,浊浊下降,光亮上升,雾气下降,上清下浊。于是,阿布卡赫赫下身又裂生出巴那姆赫赫(地神)女神。这样,清光成天,浊雾成地,才有了天地姊妹尊神。清清为气,白光为亮,气浮于天,光游于宇,气静光燥,气止光行,气光相搏,气光骤离,气不束光,于是,阿布卡赫赫上身才裂生出卧勒多赫赫(希里女神),好动不止,周行天地,司掌明亮。阿布卡赫赫、巴那姆赫赫、卧勒多赫赫,同身同根,同现同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阿布卡气生云雷,巴那姆肤生谷泉,卧勒多用阿布卡赫赫眼发生顺(太阳)毕牙(月亮)、那丹那拉呼(小七星)。三神永生永育,育有大千。

这里,阿布卡赫赫是从水泡泡里生出来。这一说法与有机物,也就是含有基因的第一个细胞是在水中生成惊人地一致。这位宇宙大神显然忙不过来了,下身、上身分别裂生出地母巴那姆赫赫、星神卧勒多赫赫。三位天宇大神生云雷,生谷泉,生星辰,各有分工,共同造就宇宙万物。

水带来生命,水孕育生命,水是生命之母。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呢?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上原本不存在水,水是宇宙飞来的冰块形成的。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中,发现几个非常可疑的黑点,路易斯·法兰克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教授)认为,这些黑点是落在地球上的小彗星。这些小彗星是一个个由水和冰组成的重约一百吨的球状物,大约每分钟二十个,一年大概有一千万个这样的小彗星飞临地球。这些冰块早在四十亿年前就开始光临地球。 直到今天,仍持续向地球输送着水和冰。宇宙飞来的冰块,先是化而为云,而后变成了雨,雨在洗净山峦后沁入泥土,摄入丰富的矿物质后,成为地下水,然后以涌泉的形态重新回到地表,汇流成河川,流入大海。大海的水,经太阳蒸发,又回到大气中变成云,再以雨的形态回归地表。水通过溶解各种物质,从山川到海洋源源不断输送生命能量,于是海洋的热泉旁,产生了简单的生命细胞,进而形成藻类,释放出地球上最初的氧气。氧气吸收紫外线,创造出环绕地球生命的保护层——臭氧层。生命在四亿两千万年前从幽暗的海底走出来,开始在陆地上繁衍,全部依赖氧气和臭氧层的保护而获得新的生活方式。人类的始祖约出现在二百万年前,氧气的产生和臭氧层的形成,造就了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开始了雄壮的生命之旅。

满族创世神话水泡泡内孕育生命,便含有先世朴素的唯物史观,发出生命诞生所呈现的金子样的光彩。正如富育光先生所说:“这里,既没有盘古从混世界开辟出天地的利斧,也没有耶和华上帝创世的神秘咒语,而只有客观世界的自然运动。” 然而,在人们观念中,当天地分明,地球形成,于是三位天宇大神开始造人:

世上怎么有了男有了女?有了虫兽?有了禀赋呢?阿布卡赫赫性慈,巴那姆赫赫性酣,卧勒多赫赫性烈。原来三神生物相约合力。巴那姆赫赫嗜睡不醒,阿布卡赫赫和卧勒多赫赫两神造人,最先造出来的全是女人,所以女人心慈性烈。等巴那姆赫赫醒来想起造人时,姐妹已走,她情急催生,因无光而生,生出了天禽、地兽、土虫,它们都是白天喜睡,夜间活动。因无阿布卡赫赫的慈性,它们还相残相食,暴殄肆虐,而虫类小兽惧光怕亮,癖好穴行。那么又怎么有了男人呢?阿布卡赫赫见世上光生女人,就从身上揪块肉做个敖钦女神,生有九个头……八个臂、八只手轮番歇息和劳碌……使巴那姆赫赫总被推摇,不能成眠……她忙三迭四、不耐烦地顺手抓下一把肩胛骨和腋毛,还有姐妹的慈肉、烈肉,搓成了一个男人。所以男人性烈、心慈,还比女人身强力壮……巴那姆赫赫常把肩胛骨压在身下,肩胛骨有泥,所以男人比女人浊泥多,心术比女人叵测。

可是,这还不能算真正的男人,还缺少个“索索”呀!巴那姆赫赫惺忪着眼抓了身上一块肉摁在山鸡屁股上,山鸡屁股上多了个鸡尖和小肉桩。姐妹说摁错了。她又抓下一块肉摁到水鸭肚里,又摁错了,又抓下一块细骨摁到母鹿肚下,母鹿变成了公鹿,从此公鹿的“索索”像利针,常常刺毙母鹿。姐妹生气地说又摁错了,她急忙地向身边野熊胯下要了个“索索”,安在刚造的男人胯下,所以现在男人的“索索”与熊的“索索”极为相似。

三位姊妹大神造人的美丽传说,体现了鲜明的人性特征和女性本位的思想倾向。与传说的女娲造人和《圣经》里耶和华(上帝)造人有所不同。

首先,女娲和耶和华来路不清。屈原曾发出过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耶和华也是这样,他的形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是上帝。满族人的“女娲”阿布卡赫赫,是从小水泡泡里走出来的。这让我们联想到,地球上第一个有机细胞产生于原始的“热的稀汤”(Haldane的话) 。水泡泡里的阿布卡赫赫让我们联想到细胞内小小的细胞核,人类全部基因密码都存储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其次,女娲造人是抟土,或引绳泥中举以为人,仍含有一点原始本真的意味,民间早有“土生草,草生虫,虫变兽禽以至人类”的说法。《圣经》中的耶和华是喊天就有天,喊地就有地,喊日月星辰,就有日月星辰。到了第六天,“耶和华抓起一把泥土,照自己模样塑了座泥像并赋予生命”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因为没有伴,不快活,耶和华趁他睡觉时取下他身上一根肋骨,造了夏娃。人类就是这一对不安分的孩子遗传下来的。

满族的始母神是用自己身上的骨肉做成的。所以满族人与女神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甚至可以姐妹相称。

第三,女娲造人,男女未分。《圣经》中耶和华先造男人,后造的夏娃用的是亚当的一根肋骨,这就决定了女人是男人的附庸。满族创世神话则不然,女人先于男人被创生出来,并勤奋地创生了世上万物和人类。男人不仅比女人创生晚,而且认为“男人比女人浊泥多,心术比女人叵测”。到了《红楼梦》里,表述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宝玉无意间说出了那个时代满族人的实际——处于主宰地位的男人变得浊气逼人。相对来讲,女人比男人洁净,所以他要“为闺阁昭传”。

二 勿吉人:长白山的原住民

依据多年的文物考察,环白头山的沟沟岔岔,分布着二十多个古城,出土过大量的石刀、石斧、石纺轮、黑曜石切削器等古人使用过的器具。这些使用石器的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哪个民族的先世?他们怎么会在白头山周边建立居民点?让我们先从长白山最本真的传说故事《佛赫与乌申阔》说起。

长白山生人,一个更本真的传说故事

相传,大约十万年前,地上洪水滔滔,生灵灭绝。只有长白山上一株柳树和北海(一般指贝加尔湖)中一个石矸还在水中立着。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这株柳树变成人形,苗条婀娜,轻盈妙曼;石矸也变成巨人,黑发、大嘴,两只脚像大石球。柳树被风一吹,发出“佛佛”的响声,自己起名叫佛赫;石矸被大水一冲,发出“空空”的响声,自己起名叫乌申阔。又过了若干万年,洪水开始下降,水中冒出一团团火球,火球滚到哪里,哪里的水就被烤干。他俩分别吹动火球玩,火球吹到哪里,哪里的水就被烤干,露出大地。吹着,吹着,两个生灵碰到一起。因为谁也不认识谁,都认为对方是怪物,就各自吹动火球去烧对方。这一下不得了啦,火球相撞,迸发出一个个小火球,落到水里水干,迸到天空天晴,小火球嵌入天空成了今天的星星。这就惊动了十七层天的神灵。他们见地上的两个生灵不知好歹地苦斗,阿布凯恩都哩大神对大徒弟昂邦贝子说:“洪水来临之前,你是人间萨满,这回派你下去,教会这两个生灵男女之情,以便滋生后代。”并把一对男女生殖器交给大徒弟,叮嘱他给佛赫和乌申阔安到合适的地方。又拿出五件法宝让他传给两个生灵。

佛赫与乌申阔斗得正来劲儿,见一位穿黑熊大哈(熊皮皮袄)的红脸巨人阻拦他俩火拼,还说要教他俩男女之事,觉得有趣。这样,昂邦贝子给他俩安上生殖器,授以男女之情,称他俩为佛赫妈妈和乌申阔玛发。临走留给他俩五件法宝:桑木弓、柳木箭、铜托力(满语,铜镜)、腰铃和手鼓,并教会他们使用方法。从此长白山区有了人类。

这是我们当前搜集到的长白山生人最朴实、最本真的传说故事。且与满族的柳文化、石文化遥相呼应,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

那么,远古的时候,白头山周边是否真的有人类居住呢?

环白头山,古人类遗址的发现

一般认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至200万年,属于人类活动的早期阶段。国际学术界对人类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迄今所有的人类,都出自一位非洲母亲;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核心地区是在我国的河北与云南两个地区。

大约在2万至5万年前,随着冰原植物的北移,古人类追逐动物群,一路向北开拓生存空间。有一支越过松嫩平原和长白山区,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地区,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有人提出,吉林省内一些旧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当是亚洲人北狩的孑遗。

吉林省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距今100万年,在松花江畔的前郭地区。长白山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安图石门山南坡洞穴遗址、抚松新屯子西山遗址、漫江枫林村黄土崖遗址等。这些早期人类居住台地,不仅发现过石刀、石斧等旧石器,而且有用火的痕迹,还有黑曜石切削器的发现。后两处古人类遗址,距长白山主峰均不足100公里,说明早在两三万年前,白头山周边就有人类居住。

石器(勿吉人遗存) 长白山民俗馆供稿

新石器时期发现的人类活动遗址,分布更加广泛。1994年5月,吉林省考古所在长春饮马河畔腰岭子发现一座132平方米古房址,出土石器7000余件,是一座原始部落会社所在地,距今约6500年左右。相当于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还有长春地区左家山一期文化,牡丹江地区新开流文化、莺歌岭文化,沈阳地区新乐下层文化,特别是辽西牛河梁一带发现大型祭坛、女神庙等,其年代距今5500年,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广而言之,这些地区,均属于长白山脉所屏蔽的地区。

2008年5月,笔者在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大荒顶子发现一组古祭坛群,九座石坛在荒顶一字排开,朝宗长白山。根据搜集到的大荒顶子“万人火祭”的传说,和山腰古城内黑曜石切削器的发现,此为远古祭祀之山,当无异议。方圆百里内拱卫大荒顶子,分布着二十多座古部落遗址。 可以初步断定,早在五六千年前,周边的原住民,就到这里祭火,并求取火种。山半腰的古部落人,极可能是大祭坛的守望者。

这些属于长白山脉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无可辩驳地证明长白山是北方民族摇篮之一,给我们考察环长白山古居民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材料。我们有理由将《佛赫与乌申阔》的生人传说与这些古迹及这里的原住民勿吉人联系在一起。

瀑布一路歌 宗玉柱摄

勿吉,长白山最古老的原住民

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东北的少数民族大体可分为三个族系,即以白山黑水为活动中心的肃慎族系、以西部草原为活动中心的东胡族系、以中部丘陵平野及鸭绿江中下游为活动中心的秽陌族系。

最早载入史册的长白山人是肃慎人。公元前二十世纪,肃慎人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不咸,古女真音,寒冷之意。切音如“珊”,满语“白色”,不咸山,是寒冷的白山之意。《汉书》载其国,“南包长白山,北抵弱水,东极大海,广袤数千里”。此后建立渤海国的靺鞨人,建立勿吉国的勿吉人,建立金朝的女真人,与肃慎人一脉相承,被称为肃慎族系。

考长白山人类居住史,环白头山而居者号称“树窝子”,即窝集,亦即勿吉,为长白山最古老、居住时间最为久远的原住民,与肃慎、挹娄,当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古人类。魏晋南北朝时,勿吉族群的领地扩大,势力达到今吉林一带,成为北方一个强大民族,外界才知道勿吉人的存在。《魏书》《北史》均有《勿吉传》。两传对长白山所记,大同小异:“(勿吉)国南有徒(徙)太山,魏言太皇,有虎豹罴狼皆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迳山者,皆以物盛去。” 这段记述很简洁:一是说,勿吉国南面有一座徙大山(徙,同咸,亦是寒冷的白山之意),内地的华夏人称它大荒山;二是说,当地人习俗上很敬畏这座山,人不得在山上便溺,有了内急,要把屎尿盛到山外;三是说,山上的猛兽都不伤人,人呢,也不敢猎杀。原因在于勿吉人心目中,长白山是神山,神山上怎么可以溲污?山中的“虎豹罴狼”都是神兽,怎么敢猎杀?这段记述,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勿吉人的信仰崇祀心理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三 勿吉人的生存与发展

刘节《左史存考·好大王碑考释》言称:“乌稽、窝集、渥集,皆沃沮,一声之转……或即森林民族之称欤!”勿吉人夏树居,冬穴处。他们的婚姻习俗也很平实简单,“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罢,便以为定”。长白山东南部的勿吉人最强,他们背依白头山,面向鲸海(今日本海),上山可捕猎,下海可网鱼,咸兴平野则是主食“粟麦黍”种植地,部落自有酋长,“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辽金时期,为捍卫勿吉人传统居地,女真人曾与外来的侵入者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用鲜血与生命捍卫自己的家园。

十世纪中叶,女真完颜部经过半个世纪打拼,基本完成了女真族的统一,曷懒甸亦在其管辖之内。曷懒,女真语,榆树;曷懒甸,意为长着榆树的水草地,指今朝鲜摩天岭(乙离骨岭)以南、定州以北地区,中心区域是咸兴平野。金人建国前,咸兴平野为勿吉人世居之地。半岛王氏高丽建国后,不断蚕食东女真居地。并于1033~1044年强筑长城,妄图将夺占的土地固定下来。高丽人并不以此为满足,1107年(高丽睿宗三年)12月,高丽元帅尹瓘率十七万大军进抵边关定州,设宴诱杀东女真酋长古罗等四百余人,兵分四路攻杀东女真,一百五十多个村寨夷为平地,上万部落人倒于血泊,并强筑九城,以为永久占领。

高丽侵占曷懒甸后,阿骨打力排众议,主张出兵收复失地。他说:“若不举兵,岂失曷懒甸,诸部皆非吾有也!” 这里说的诸部,不仅指曷懒甸一百多个女真部落,也指整个长白山三十部女真。

女真酋长康宗乌雅束采纳了阿骨打的意见,即派斡赛率兵前往曷懒甸,采取筑城对垒、围城打援等诸法,历时六年血战,终于将高丽军赶出咸兴平野。《高丽史·尹瓘传》在记述其失败原因时说:“女真既失窟穴,誓欲报复,乃引远地群酋,连岁来争,诡谋兵械,无所不至……”可见,反侵略的曷懒甸之战,是世居白头山东南部女真人重新夺回祖居地之战,在女真生存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勿吉人的领地,时有扩展和缩小,但居住中心始终在白头山周边。可以说勿吉人是长白山最为古老、居住时间最为长久的部落人。因其是满族先世,到了曹雪芹笔下,唤作“无稽崖”,谐音寓意为“勿吉哀”,用“无稽”(勿吉)代指满族,又显“山”又露“水”,只是人们不易看破。 v6Tzg5tfEvIu4IIZ1Q41a9P/19AvoGDsvaS3WNS4T/oSeTLOfBG3PN/d22CbbT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