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防震棚

应该就是唐山大地震之后,全国各地防震防灾,搭防震棚成风。我家所在的镇中学也到了家家搭棚的境地。毛竹、木板、芦席、稻草全上,很壮观,像新的棚户区。

我们小孩子们是欣喜的,多了个小小的新家,抢着要在里住上一晚体验。那个开心滋味我想应该胜过现在住进豪华宾馆。

墙报、宣传栏里满是抗震科普知识,什么地震原理、怎么识别地震前兆等等。说震前蚂蚁会搬家,小狗会反常地叫……广播喇叭里风声也紧,特殊天气来临更是频频呼叫防范。但究竟地壳哪天会在我们脚下崩断,不知道。反正我们有防震棚,不至于彻底被动。

有一天,大敌终于来临。天气预报说有大风暴雨,而这似乎是最有可能开震的险兆。后来果然狂风大作,乌云压顶。我好像未曾见过那种骇人的天气,不知如何是好。我妈赶紧把我和妹妹找回家,叫我们拿上些衣服吃的,赶紧到校长家的大防震棚去。

校长家的棚是那种军用帆布的,大而结实,用大毛竹做框架,人字形扎于地面,像一座扯长了的金字塔。里面的地面铺满稻草,再铺上芦席,跟我们家的小棚相比,实属豪华。搭好之后我们去玩过几次,校长的儿子也说过,地震了就可以来,不用买票。

妈说:“你赶紧带着妹妹去,快去,跑!”

我和妹妹开始跑,怀里抱着东西。很大的雨点已经开始零星地砸。

我跑了十几步回头喊叫我妈:“你不去吗?”妈倚在门口拼命向我拂手:“我收拾东西,你们先去!”

校长家的防震棚里已经到了不少小孩,基本没有大人。外面已经风雨大作,大棚仿佛一只逃难的大船,芦席底下的每一根稻草都有浮力,都能将我们一船人漂向某个彼岸。小孩子们就在黑咕隆咚的棚里嬉笑玩耍,有大一点的小孩说,只要等一会儿地球开裂的缝不在棚底下,我们就能活下来。于是我们希望我们不会那么倒霉,如果掉进地缝里就会死得太憋闷,还不如不来这里。

又很是担心爸妈,他们怎么还不来,可能是被暴雨阻隔了。家里的小棚子能不能经受地震?雨这么大可能它都已经在飘摇了吧?

就这么想着,睡着了。

风雨过后的第二天,仍没见家人来。大船也没驶向任何地方,还紧紧扎在地面上。晴好的天气已经扫去了大家脸上的不安。我们跑回家。

妈妈说听广播了,说地震过去了。

那个时候的风雨,其实全都是听闻的消息。大家其实也都穷,没有什么财产安全,剩下的是生命安全,更主要是基因安全。危险来了让小孩子们上船就是明证,那些小孩身上,有他们基因的流向。

后来那些棚子,慢慢消失了,用来储物或拆掉了,只有远方偶尔有地震的消息传来。前年我回老家,还跟校长的儿子小四—我的发小一起去过镇上的学校探访,他小时候住的砖房竟然还在,已经没有了门窗,快要倒塌了。防震棚当然无了影踪,同样也已经不在世上的还有他的父母,那对和善的、曾收留过那么多惊恐童心的校长夫妇。

后来我的人生经历中,还真的又再遇到“棚”这个概念,先是录音棚,后是摄影棚。牵涉的东西专业、繁杂,老板与客户是涉资不菲的关系了。“棚”这个东西,竟可以不再跟贫穷、落难相关。相同的是,凡进棚的人,歌手、明星或普通人,皆是需要搭乘,想要驶向什么彼岸。

不过我的摄影就不需要进什么棚,全然在江湖风雨中。就像小时候的那天,带着衣服和吃的,就跑出家门的男孩。没有方向,日日年年,全然不知有什么能将他搭救。

夕阳已下,小男孩在江边堤坝上不知疲倦地跑。为什么势单力弱的童年会比成年有着更多的力气与胆量呢?我想那一定是出于热情与好奇,我们在后来应该是渐渐松懒了引擎,并逐渐厌倦了吧。 pYfQ+KEwq0NTyVRGaGxXh565uiLqeh/oJ3WII0g8tqW+RVKYnK2KRi/Fm8miaO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