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殿上的暗算

当忠盛还是备前国 国守时,遵依鸟羽上皇 曾许下的大誓愿,敕建了“得长寿寺”。该寺计有佛堂三十三间,供奉佛像一千零一尊,于天承元年 三月十三日隆重举行了奉安典礼。礼毕后,上皇甚为喜慰,论功行赏,下诏奖勉忠盛建寺之功,特赏其“逢缺即补”。适逢但马国 国司一职出缺,便让忠盛递补了这一缺额。上皇恩宠有加,又破格许可他登殿奏事。当其时,忠盛年仅三十六岁。满殿公卿大夫,个个心生嫉恨,这些原来的“殿上人”们,私相谋议,商定在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五节之一“丰明节会” 当晚,暗杀忠盛。

忠盛风闻此事,自忖:“吾本非援笔属文之吏,身为武士之后,一旦横遭意外羞辱,于家于己,皆是可耻可恨。然避而不朝,则恐得怯懦之讥。古书有云:存身保命,以报君王。吾须早做准备方为上策。”于是他事先备好一把短刀,看似随意地挂在朝服的束带上。上殿之后,忠盛故意在灯光幽暗处,缓缓拔刀出鞘,举至鬓边。那刀明晃雪亮,犹如春水融冰,泛出阵阵寒光。一干“殿上人”凝目而望,胆战心惊,栗栗而抖。又有忠盛家家将左兵卫尉家贞——乃同族木工助 平贞光之孙,进三郎大夫季房之子——身着淡蓝色狩衣 、下束浅黄色腰甲、佩挂系着弦袋的太刀 ,在大殿的庭院中一丝不苟地守候着。贯首 座下有人见了心生疑虑,便派了个“六位藏人”近前问道:“在空柱 旁靠近铃索处,穿布衣的是何人?擅闯内禁,其罪非轻,速速离去!”家贞庄严肃容、恭恭敬敬地答道:“听闻今夜有人欲对吾家主公备前守大人,图谋不轨。吾专程在此护卫,要查探个切实究竟,绝不能离开。”说罢,依旧端凝跪坐。“殿上人”们眼见形势不妙,情知暗杀之密已泄,当夜只好作罢。

随后忠盛被鸟羽上皇召至御前起舞,有人乱打拍子,阴阳怪气地叫道:“伊势平氏真是个醋瓶子 !”其实平氏一族原是桓武天皇的嫡传一脉,只因有些年头没住在京里,便成了“地下人” ,不能登殿议事。由于他们久居伊势,故而用那里的特产烧酒瓶,借物代名,自称为伊势平氏;又因忠盛眇目,双眼一大一小,所以被人借谐音讥讽为醋瓶子 。忠盛虽怫然不悦,却也莫可奈何,遂于歌终舞罢前悄悄退离御宴。他来到紫宸殿北侧,当着那些殿上人的面,解下悬挂腰间的短刀,交予主殿司 ,随即拂袖而去。在外守候的家贞见到主公,关切地问道:“殿中是何情形?”忠盛本欲告知受辱一事,但见家贞拔刀欲试的模样,怕他上殿闹事,便答道:“无甚要紧事。”

五节会上素来有个惯例,人们一边唱咏着“薄纱纸、紫染纸、缠丝笔,画着漩涡的笔杆”等有趣的事物,一边欢快起舞。昔日有一位太宰权帅 季仲,因为面庞黝黑,被人戏称为“黑帅”。在他担任藏人头 时,于五节会上跳舞,也有人怪叫道:“啊啊啊,好黑啊,这么黑的头 ,是让什么人涂上了黑漆呢!”又有花山院前太政大臣忠雅公,十岁时因父亲中纳言忠宗辞世,而成了孤儿。已故的中御门藤中纳言家成,其时任播磨国守,招他入赘为婿,令他得享富贵荣华。忠雅公也是在五节会上,被人们冷嘲热讽:“播磨米是木贼草么?还是朴树叶?为何要替人家磨光去垢 !”

“这些古时发生的事例,最终都没有闹出大事来。不过如今佛法衰微,在这种人心不古的末世,可就说不准了。”人们议论纷纷,担心因为讥讽忠盛而引出祸乱来。

果不其然,五节盛会刚过,全体殿上人齐向上皇参奏,禀道:“查历代先例,带剑上殿饮宴,或随带佩武家臣出入宫禁,须严守‘格式’ ,并经皇命敕许,方能行之。如今朝臣忠盛,擅召自家带甲武士,私入内庭;忠盛自身亦腰佩短刀,列席节会。此二者俱是前所未有、历朝罕闻之重罪,大不敬于上皇。请上皇将忠盛两罪并罚,削去殿上仙籍,罢黜官职。”鸟羽上皇闻奏,震惊异常,遂传忠盛到殿前质问。

忠盛答道:“家将于殿庭守候一事,微臣实不知情。但近日坊间风传,有人意欲暗害微臣,臣之家将追随臣多年,亟欲助臣免受意外之辱,因此擅闯大内,非臣所能预知,亦无从阻止。若见责此事,可即召该名家将质询。至于臣所佩短刀,前已交由主殿司寄存,请降旨提取,验看短刀真相,再定臣罪不迟。”上皇以为有理,即刻命人取来短刀,当场御览检视。原来那刀鞘表面涂着一层漆,鞘内却是木刀,刀身上贴着银箔。上皇道:“卿为免当殿受辱,假作带刀之状;为防日后责罚,以木刀代真刀。心思缜密,殊堪慰勉。凡操弓矢之良将,皆当有此等智谋。至于家将擅进殿庭守候,那是武士侍奉主公的惯习,与卿无关。”如此一来,忠盛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博得了上皇的好感。 FxhbpvCWEFf+2Ndm99i9/kC4g7lPRSF7bK+MyMZX/kNQ9xh0VeE2c7YnJdqQZx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