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必要的是顺应“人生要求”的姿态

阿德勒思想的宗旨,是相对于人生本身而言,面对人生的态度才是问题所在。

对无意识中的恐惧感视而不见,这个人的人生会不知不觉地被恐惧感所支配。

经常被激励、在激励中成长起来的人没有这种恐惧感。反之,经常被威胁、在威胁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有恐惧感。

与这种恐惧对抗,等于与威胁自己的人对抗。这样做的话,毋庸置疑,无论什么样的自己,最终都会为自己感到喜悦。

试着从早到晚,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全身心放松的幸福场景中。试着想象多种不同的场景。

那里谁在、谁不在?

一定有人在任何一个令你放松的场景中都不见踪影。

但是,当你从“想象的梦”中醒来,他又极为重要。

在这个重要的人面前,你每天都在伪装自己。

战胜这个人,就是对抗恐惧感。

一切失败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个人没有为人生要求做好正确准备。

人生的课题是什么?

对此,有很多种不同的见解。

例如,弗洛伊德认为是克服俄狄浦斯情结。简单来讲,就是心理上不依赖父母。

此外,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课题。

例如,青年时期的课题,是对客体的关心、兴趣的觉醒、个性的确认。

中年时期的课题,是对父母的照顾、儿女的陪伴、事业的求稳。

……

总而言之,人生的每个不同时期,都有为了生存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人生的要求。

人生中受挫抑或不受挫,取决于能否应对这些无法回避的课题。

阿德勒年幼时患上佝偻病,后来又经历了声门痉挛之苦。哭喊随时都有窒息的危险。

于是他在三岁时,就下决心不哭、不喊。

感染肺炎时,甚至被断定命不久矣。

然而,他没有逃避这些苦难,而是选择了正面战斗。

阿德勒,才是适应症的典型案例。

澳大利亚精神科医生伯朗·沃尔夫认为,“总是选择走容易的路,就是神经症”。

也就是说,不应对人生的严格要求,转而寻找旁门左道,结果迷失了方向,这就是神经症。

也可以这样理解,即不接受自身的现实,当时是轻松了,但最后会变成神经症。 MH4HXn2m2P2+b6wXMB+QxjzH5KHF/8Zp+DHjRUiBcbvm+w0tY61hCJPD0BnZWd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