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接受“真实的感情”最痛苦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强调了这一点:

任何人都不可能不与他人打交道而独立存在,此外,所有的人生问题,其实都是社会问题。

人的经验,是社会结构中的经验。

阿德勒之所以选用了“个人心理学”这个词,是因为他最感兴趣的课题是对个人特性的探索。

很多人出于深深的自卑感而无法信任自己,在挑战直面的困难时畏缩不前。

关于这一点,阿德勒说:“他们的人生观是错误的。此外,只要他们承认这一错误,还来得及改变自己。”

与乔治·温伯格所说的“你不愿意面对什么”有着相同的宗旨。

对于因自卑感而虚张声势的人而言,要去承认自己的真实感情——“其实,我只是对自己感到失望”,是一场苦难。

也就是说,“承认真相”是最痛苦的事。

所谓痛苦,就是接受自身的现实。而最痛苦的莫过于承认自己对自己失望。

“苦难通往成长与救赎”,可以被理解为“接受现实,通往成长与救赎”。

反过来讲,不承认自身现实的人,没有被救赎过。

不承认自己真实的感情,“我很不安,没有信心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下去”,于是不停地说“这个世界上,全是蠢货,这个社会,全是笨蛋”。

承认抑或不承认自己内心深深的自卑感,是一个事关生死的问题。

人生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是否认现实,还是接受“真实的自己”,进而完成自我实现。

“真实的自己”,不是自己当下期待中的自己。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盲目地拼尽全力,效率也会降低,即使努力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只有接受了“真实的自己”,才会精力充沛,进而情绪高涨。

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努力的目标。

总而言之,自我实现,始于接受“真实的自己”。如果没有接受“真实的自己”,则不可能完成自我实现。

生活中完成了自我实现的人,全都接受了“真实的自己”。

人生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真实的自己”,而是困惑于是要实现理想中的自己,还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最大的问题,常常是输给内心深深的自卑感。

即便再怎么虚张声势,自己也清楚自己那颗因迷失方向而左右彷徨的心灵。

带有偏见等的个人性格,就是因为输给了深深的自卑感,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性格。带有偏见的人,始终无法相信自身的价值。 azU2Wp5UpN/IHknYWPTxcaVveZbyf/E0ys6n0CMjtzdEumLo1S5H0XPvCUH44H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