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柳宗元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 [1] 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 [2] 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1]西岩:指永州西山。[2]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舟子摇船时应橹的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即有《欸乃曲》。

【语译】

渔翁在夜间依傍着西山而宿,清早起来汲取湘江之水、点燃楚地之竹来晨炊。等到炊烟消散,红日初升,岸边便已不见了他的身影,只听得一声“欸乃”,小舟已深入碧绿的山水之间。再回头看那天边的景色,船下中流,西山上的云彩无心地互相追逐。

【赏析】

此诗当为柳宗元贬谪永州后作,描写了渔翁一天的生活,晨起先炊,然后划舟离岸,晚间再傍西山而宿。但是诗却从晚间写起,直至晨起舟行,故意前后不接,留下大段空白,才可见“岩上无心云相逐”的清雅自然之妙。而且更精妙的是,从始至终,渔翁本人的形象都并没有出现,晚间歇宿,漆黑一片,自然难见,晨起但见“燃楚竹”的炊烟,又不实指,待“烟销日出”时,舟已行远,故“不见人”。可见诗人虽然所写渔翁,而其意正不在渔翁,在乎山水之间耳。

诗篇不长,但可圈可点处甚多,首先“清湘”、“楚竹”,并不仅仅指明地点,更重要的是可使读者联想到屈原,那潺潺湘流,如屈原之情,青青楚竹,又似屈原之志。诗人写此,是在政治上遭遇坎坷后想望山水之趣,追求“无心”之境,同时也顺便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俗流同污。其次是山水本绿,却在诗中把“绿”字当动词用,仿佛是那“欸乃”一声唤绿了山水,则静中见动,静中闻声,将人与自然完美地契合起来。再说结句,“无心”本是道家所言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潜《归去来兮辞》中即有“云无心而出岫”句,指自然之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比俗世的纷争更要隽永而珍贵。

苏轼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也从此说,云:“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而同为南宋末年的刘辰翁却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无疑刘辰翁所言至当,前四句所写纯然是景,其中趣味过隐,若不着后两句点明主旨,则正是晚唐气象,欠缺了盛唐的直率。而从山水更放大视野,直至高天浮云,自然之味也更浓厚。后两句正是文眼所在,岂可删去? Wl/CjZnziWgywvkl5dtLotbL4aHZ/W4T2JMurNFSgPUxhv5ajPy/j0/SLqzTE2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