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大型的战略防御工程。建造于春秋、战国时期,又称万里长城。为防御敌国入侵,各个诸侯国分别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建长城。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抵挡北方匈奴的入侵,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下令,将原属秦、赵、燕三国的长城重新修复并连接,最终筑成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辽水以东,今朝鲜平壤西),北傍阴山的长城。西汉时,武帝出兵匈奴后,向北进攻,防线也同时北移。张骞出塞后,西域各地与汉朝联系加深。武帝时,又下令在原秦长城西段的北边再建一段向西途经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到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并在出玉门向西又筑有烽燧,直至罗布泊湖畔的长城。秦汉所建长城,因所经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所以在地形利用和建造方法上各段大不相同。在多山地的东段,就地取石块垒砌建于山岭上。遇到河谷时,多以沟堑作为屏障,或者沿河谷的一侧筑一道平行的墙壁。黄土高原位于整个工程的中部,在这里建造的长城多是用夯土筑成的。而沙壤较多的西段,大多用夯土或土坯来垒砌城墙,在中间大多夹有一层苇草,目的是提高抵御风蚀的能力。同时长城沿线上,还有为驻兵建造的城堡,用于报警的烽燧。后来,北朝先后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地带修筑过不同长度的长城。在明代,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鞑靼、瓦剌南侵,自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始,至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先后修筑长城十八次。最终完成西起嘉峪关(今属甘肃),东至山海关(今河北秦皇岛市区西北)的长城,被称为“边墙”;在宣化(今属河北)、大同(今属山西)两镇的南边,又筑内长城,被称为“次边”。明朝长城总长约6700公里,大部分保存较完好,留存至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