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译文】
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违背人之常情,不浪费物资财力。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在天地之间树立善良的心性,为生生不息的民众创造命脉,为子子孙孙造福。
【精读解析】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他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菜根谭》告诉人们,要“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这三点于普通人来说是如此,于欲成大事者来说,更应该如此。
为官从政,造福于民,是古代读书人所秉承的至高无上的原则。他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先为别人着想,倾全力去利人,而很少顾及自己的得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封裕就是这样的人。
公元345年2月,燕王慕容 下令:贫苦农民可以借给耕牛来耕种国家的土地,秋后将收成的4/5上缴国家,自己有耕牛而租种国家土地的人,必须上缴7/10的收成作为租税。
记室参军封裕深知百姓疾苦,上书说:“上古时收税只占收成的1/10,是值得拥护的,后来赋税加重,租种的官田,租税也不过收6/10或一半,您定的租税太重了。自永嘉丧乱以来,百姓流离失所,您的先辈注重安抚百姓,各族人民都像赤子一样投奔到我们这里来,人口暴增,这些人中大约有4/10的人没有土地。自您即位以来,农民又有所增加,您让这些百姓耕种官田,没有耕牛的您又借给耕牛,这些决策都无比英明。但实际上不应该收太重的租税,这样,百姓才能真心拥戴您。另外,我们应当修复后赵石虎统治时期遭破坏的许多水利设施,使之旱能浇,涝能排,这样,才有可能使百姓得到真正的安顿。”
燕王慕容 说:“封记室为我及时敲响了警钟。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粮食又是百姓的根本。为了国家的安定,我决定把公田租给无地的贫苦农民耕种,免收税役,特别贫困的人,国家无偿借给耕牛,家中条件较好,但又愿意租国家耕牛的农户,可按魏晋旧法,以收成的6/10作为租税。”
封裕不畏燕王的权势,坦诚直谏,既不违背常理,又表达自己的心意,自然能得到燕王理解。为民立命,为子孙造福,封裕此举,为民所敬仰。
封裕敢于冒着得罪燕王的风险为民请命是十分需要勇气的。他这种行为的出发点绝不可能是个人的晋升,而是真的为百姓着想,为国家考虑。他的行为既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对整个燕国的长远统治也是有利的。
在古代的中国,像封裕这样的人有很多,“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正是其中的一个。他在为政期间是一心为百姓着想、为生民立命,把百姓的福祉放在心间,不顾个人得失利害去保全百姓的利益。
郑板桥曾任县令的山东潍县(今潍坊)曾经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旱灾。他刚到任时,正遇上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满地。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由于及时放粮,灾民免于饿死。
在救济百姓的时候,郑板桥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是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于是不但不准,反给他记大过处分,钦命罢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多年,并无私藏,所以只是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驮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他为当地人民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枝,秋风江上作鱼竿。”
我们都知道郑板桥擅画兰竹,文采斐然,但他从不以自己的才情作为晋升的手段,也不以此卖弄,而是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为生民立命,“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正是他这份心情的写照。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把别人的疾苦装在心中;他的无私之处,在于他能够不计一己之利,时时刻刻为别人考虑。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造福一方,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美德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就是让我们要懂得为别人着想。只要我们时刻不忘为他人考虑,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就已经开始向美德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