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守良知 保全清白

【原文】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译文】

隐居在山林中的通达之士,生活虽然清苦却享受着闲逸自得的雅趣;乡间田野的农夫,为人虽然粗鲁,却具备纯朴自然的本性。如果是在市井中污染自己的清名,还不如死在荒野山谷中,保全精神和肉体的清白。

【精读解析】

武器可以杀死人,却不能征服人心。真正能征服人心的,不是武器,而是道德。世间变幻莫测,唯有品格可立一生。品格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比财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毫无偏见地得到保障。它伴随着时时可以奏效的影响,因为它是一个人被证实了的信誉,高尚的人品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

品德的影响力是深而广、远而久的。即使隐居山林抑或埋名市井,高尚的品德、清洁的名誉也不会因环境的沉寂而被泯灭。但凡明智的人,都重视名誉若爱惜羽毛,譬如先哲孟子。

某次孟子在去齐国的路上,巧遇弟子充虞,师徒对话间,孟子一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一股浩然正气奔涌而出,瞬间便“沛乎塞苍冥”。正是这股浩然正气使孟子不与混乱的现实环境妥协,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人格,恪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像孟子这样的圣人,并不是不懂得怎样去“阿世苟合”,向时代风气妥协,以便获取利益。他实在“非不能也”,而是不肯为也。坚守自己的良知,宁可为正义穷困受苦,也不愿苟且现实,追求那些功名富贵。这就是圣人人格。

世间既有这样以品格立身的人,也有受利欲驱使而陷于不义的恶人。那些品格低下的人,即使地位再高,权势再大,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甚至还会被人唾弃。

南宋奸臣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害死岳飞,为世代百姓所痛恨。人们以铁铸成秦桧夫妇跪像放在位于杭州的岳王坟前,来表达对他们的愤恨。

后来有个姓秦的浙江巡抚,上任后见秦桧夫妇的跪像受辱,感到面目无光,想将跪像搬走。为免激起民愤,他命人在夜间偷偷把跪像搬走,扔进西湖。不料,次日湖水忽然散发出恶臭。由于岳王坟的跪像不翼而飞,百姓纷纷要求官府调查。不久,跪像竟然从湖底浮起。百姓将跪像捞起,放回岳王坟前,湖水又清澈如初,臭味全无了。百姓都认为是秦桧弄污了西湖。姓秦的巡抚见此情形,亦无可奈何。

秦桧遗臭万年,甚至后来有秦姓人作诗:“宋字以后少名桧,我在坟前枉姓秦。”

人的名誉如同信用,一旦做了有损名誉的事,信用之塔就会开始崩塌,整个人生都会被抹上污痕,就像秦桧,害人亦害己,就连和他同姓的人都因与他同姓而倍感羞耻。若能以高尚的品德为人生的底色,保持着清白的良心屹立在天地间,必然无愧亦无憾。

高尚品德的获得是一种内在的修为,也是一种生命的创造。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人生的艺术》中写道的,“创造……还有一种是外面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的,在一个人生命上的创造。比如一个人的明白通达或一个人的德性,其创造不表现在外面事物,而在生命本身。这一面的创造,我们也可以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己’。”

“成己”,即自我成就。一个人的修为成就,与天生的性格基底有关,但更多的有赖于后天的有意培养和维护。

人们无法选择外在的生活环境,更无法揣摩时运的变化规律,但是人可以决定自己精神的高度和心性的去向。这需要个人不违道德、不失原则地求索。

孔子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所谓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办法”,如果是违反原则求来的,那是不可以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指出,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能否坚持自己内心的良知,一个品性正直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违背自己的良知。 Zi2TjIn1nNOozW7nge3oX+raw/vUMYyjuvF4ZWP22tqLA7XOGoEC8IsygPy5CG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