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富贵名誉 自道德来

【原文】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

世间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那么就像生长在山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茂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得,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会因为迁移变动而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到,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很快就会枯萎。

【精读解析】

凡事有因有果,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致富求贵也不例外。我们希求富贵,但富贵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正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努力去追求财富。只要创造的财富是正大光明的,这个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与赞扬。”虽然人人梦想富贵,但是富贵如果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就会像花盆、花瓶中的花一样,迟早会凋谢。

有个名叫王妄的人,虽然穷困潦倒,但心地善良。这个人三十多岁仍一无所成,也未娶妻,靠卖草维持生活。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草,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因为受了伤,动弹不得,王妄遂救了此蛇,带回家中。蛇苏醒之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向王氏母子俩颔首点头。王氏母子见状非常高兴,为蛇编了一个小荆篓,小心地把蛇放了进去。从此王氏母子精心照顾小蛇,蛇慢慢长大了。

此时,宋仁宗当政,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对宫内生活深感枯燥,想要一颗夜明珠赏玩,公告天下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王妄听闻此事,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说:“那样做太残忍了,我不能这样做。”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于是,王妄挖了蛇的一只眼睛,把宝珠献给皇帝。宝珠在夜晚能够发出奇异的光彩,把整个宫廷照得通亮,皇帝非常高兴,封王妄为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皇上得到宝珠后,娘娘也想要一颗,于是宋仁宗下令寻找另一颗宝珠,并说把丞相的位子留给第二个献宝的人。王妄遂起了歹念,想要蛇的另一只眼睛。于是他回到家中去找蛇商量,但是蛇无论如何不给,劝说王妄道:“我为了报答你,已经献出了一只眼睛,你也升了宫,发了财,就别在要我的第二只眼睛了。人不可贪心。”

王妄早已鬼迷心窍,根本不听劝,说:“我不是想当丞相吗,你不给我怎么能当上呢?况且如果我不把你的眼睛交出去,如何向皇帝交代。帮人帮到底,你就成全我吧!”他执意要取蛇的第二只眼睛,蛇见他变得这么贪心残忍,只好说:“那好吧!你拿刀子去吧!不过你要把我放到院子里再去取。”王妄闻言心中一喜,立刻将蛇放到院子里,转向回屋取刀子。等他出来剜宝珠时,蛇已变成了大梁一般粗,一口将这个贪心的人吞了下去。

这个故事虽然带有几分鬼神气息,但是对王妄贪婪之心的刻画却入木三分。贫困时,他能保持善良的品格,富贵时,却在贪婪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直到他为此付出生命。实际上,王妄是那类为了富贵而丧失道德的人的一个缩影。和这类人相比,那些让财富、权贵长在道德的阳光之下的人,虽然一辈子也不一定能飞黄腾达,但至少挣一分是一分,不仅让人用得心安理得,还会让生活细水长流。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道理和古时候是一样的。我们想要得到财富,想要过上好生活,就必须自己动手,坚守道德,只有在付出辛勤的努力的同时不逾越道德的底线,才能耕耘出甜美的果实。 OnfMz+zzGJL8ojoi468f2KFUlgr8VQxCf6bC7ugKIKlxnmascWprbuCo48U7rk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