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

【原文】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译文】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也要留些浩然正气给大自然;宁可谢绝富丽繁华的诱惑,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要留个清白的声名在世间。

【精读解析】

《庄子·刻意》中说道,“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从众人到圣人的过渡是修为的递增,同时也是人摆脱外物名利束缚的渐变过程。圣明的人喜欢跟外物和顺而厌恶为自己求取私利;为个人求取私利,在圣人看来是一种严重的病态。

在历史长河中,即便是明德英勇之士,有时也不免卷入其中,甚至为了一时的世故机心争斗。他们有的因此丧命,也有的因此得名得利,但是终归不过浮华如梦,留给后人一段又一段唏嘘感慨的饭后谈资。

春秋齐景公时,田开疆率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龟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邦三杰”。齐景公为奖其功劳,嘉赐“五乘之宾”的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三人挟功恃勇,不仅怠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数。甚至内结党羽,逐渐成为国家安定的隐患。齐相晏婴深感忧虑,想除掉他们。

一天,晏子从后花园摘了两个桃子,对他们三人说,谁的功劳最大,就吃一个桃子。

公孙捷首先挺身而出,说自己曾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虎,解救了主公。于是晏子赏给他一个桃子。古冶子不服,站起来说自己曾在黄河中杀了一只巨龟,救了主公的性命。于是晏子把最后一个桃子赏给了他。可是,此时田开疆也站了出来,说他曾奉命攻打徐国,逼徐国投降,为国家奠定了盟主地位,他的功劳才最大。晏子看公孙捷和古冶子的桃子都吃完了,立即对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最大了,但金桃已经赐完了,只好等熟了再赐了。”景公也说:“田将军的功劳最大,可惜说得太迟了。”田开疆自以为这是一种耻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于是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捷相继因功小食桃而感到耻辱也自杀身亡。

这个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历史故事,后人不知做过多少评判解说。其实不论我们站在哪个角度上来评价,充斥在这个故事中最多的其实就是一颗被外物束缚、丧失本真的心。晏子虽为国家大计,其手段还是多少有些残忍,但是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三人若不是惑于功利而相争,最后也不会中晏子的计,落得个羞辱而死的下场。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很多智者仁人提倡“留些正气还天地”“遗个清白在乾坤”,哪怕这样的执著会让他们和荣华富贵无缘,甚至亲近死神,命丧黄泉。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一些人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时,总是从“是否有用”这点上来考虑。他们交朋友,只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工作,只是为了能够赚取更多钱财;谈恋爱,只是为了满足个人一时的私欲;孝敬父母,只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总之,不管做什么事,总是目地在先,名利当头。这些人脸上是一致的笑容,心里却装着互不相同的预谋,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然而这样为人处世,虽能“以利合”,终究逃不过“迫穷祸患害相弃”的际遇。

和这样的心境相比,“宁谢纷华而甘澹泊”则给人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一个人浮华不限、名利不求,一切顺其自然,虽然不会有大富大贵,至少可以做他自己,不留悔恨给自己,也不留把柄在人手。具体说来,处理问题纠葛,不丧失正气;挣钱谋生,不图物质享受;和人相处,真心相待;个人修养,不养妄心,专修谦和。做得这几点,一个人也就品得了菜根中的真意。 gWxPSnFYV+0D/lp/LiTHRepex5naE1xhJkqNlYepkdZCqyvbq4wjFTErpu9EC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