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1】 ,
一片孤城万仞山 【2】 。
羌笛何须怨杨柳 【3】 ,
春风不度玉门关 【4】 。
【1】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向西望去。【2】孤城:指孤零零地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3】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之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4】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附近。
黄河源头好似远远地伸到白云之端,那一座孤城背靠着万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起《折杨柳》的悲曲,只因和煦的春风未曾吹到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向东眺望,滔滔黄河流水有若远在白云之间,向西眺望,一座孤零零的玉门关远远可见,还有那万仞高的群山,苍茫悲凉之中,更加见出古城的孤拔超绝。当此之际,忽闻羌笛所吹《折杨柳》曲,声音悲凉,如怨如诉,边塞征人之苦情可想而知。诗中却用“何须”二字,转谓征人和煦春风不会吹到玉门关,不须怨杨柳尚未萌芽,语意双关,曲折传达出戍边征人的悲怨,朝廷恩泽之不及于边塞犹如春风之不度玉门关,倍加见出沉痛。唐代常有吐蕃边乱,西边大部分地区每被吐蕃侵扰,长年征戍的艰苦,是朝廷所不知的。诗人代为歌吟,希冀在上者闻之。
全诗于壮观中寓苍凉,慷慨雄放而神气内敛,骨力浑融,意沉而调响,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秋登万山寄张五 【1】 |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2】 ,隐者自怡悦 【3】 。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4】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万山:即兰山。【2】北山:指兰山。【3】隐者:作者自指。晋代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4】荠(jì):荠菜。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把欢欣来细细品味。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忧愁每每是由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乡民,他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像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有如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谋一醉。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求仕,无成,失意而归。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游襄阳,二人相得甚欢,因饮食不当引发旧疾而卒。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同时也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尤工五律。其诗清淡简朴,不事雕琢,与王维并称“王孟”。有《孟浩然集》。
张五即张子容,襄阳人。唐人喜欢在称呼中用家族内子弟的排行次第,称为“行第”,显得更加亲切熟稔。常人初次见面之际,先问姓氏行第,问后即以行第相称。文人朝士在平居宴贺、诗酒唱酬之际最好称行第。最常见的是连姓氏或连姓名称之,本诗中的张五即是。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他和孟浩然在青年时就“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当时张子容隐居在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隐居在岘山附近,秋日登上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约他重阳节那天同来登高饮酒。
开头四句写隐者自悦山中白云,因思念而登山去远望张五,望而不见,心随着鸿雁飞远。五、六句点明秋天的节气,因为时近薄暮,心头泛起一丝淡淡的哀愁,而清秋的山色却又引发诗人的逸兴,情景交融在一起。七、八句是在山上眺望到归村之人,衬托出不见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写远望所见的农村优美景象,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是孟浩然的名句。末尾两句点出自己寄诗的意思,和开头数句相照应,显出友情的真挚。
全篇句句写登高望远,而情随景生,同时也句句述思念友人之情,景清淡而闲雅,情飘逸而真挚,自是名家风度。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