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1】 ,经冬犹绿林 【2】

岂伊地气暖 【3】 ,自有岁寒心 【4】

可以荐嘉客 【5】 ,奈何阻重深 【6】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7】

徒言树桃李 【8】 ,此木岂无阴 【9】

【注释】

【1】江南:长江之南。唐代分江南东、西两道,除今天的江浙地区外,还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时,在今湖北。丹橘:红橘。【2】犹:还是。【3】岂伊:难道是。【4】岁寒心:语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可以:可以用来。荐:进献。嘉客:嘉宾,这里暗指君王。据《尚书·禹供》记载,江南橘本是贡品。【6】阻重深:阻隔重重深深,暗指君王身边的奸佞小人。【7】循环:指命运的否泰交替。这句指命运有如圆环,人无法分辨其终始,而不可探究。【8】徒言:徒然。树桃李:种植桃树、李树。《韩诗外传》记载赵简子语:“春树木、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这里反用其意。【9】阴:同“荫”。

【译文】

江南生长着红橘树,它经历了严冬葱翠依然。这不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温暖,而是橘树本身具有耐寒的禀性(罢了)。这样佳美的果子,可以用来招待嘉宾;无奈有重重阻隔,山高水深。命运只在机遇,事理难以穷究。世人只知道倾心于桃李的浮华艳媚,难道这红橘不是更有(葱郁不凋的)绿荫吗?

【赏析】

张九龄当时谪居在荆州的治所江陵,正是屈原故国的郢都,是著名的产橘区。丹橘是嘉木,屈原曾作《橘颂》,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就是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诗人效法前贤,这首诗亦是以丹橘自比。

诗的品赏知识

咏物诗的鉴赏方法

咏物诗在内容上是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物的某些特征去着意描摹,而在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常会用到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在赏析咏物诗时,首先要把握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然后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最后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经冬犹绿,有着“岁寒心”。这样的佳果本可进献于人,奈何山高路远,阻隔重重。诗从正面吟咏进入侧面抒写,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奸佞小人遮蔽贤人。在美好的品质和艰阻重深的对比中,自然引出对命运的追寻,叹息这种遭遇大概只能归于周而复始、不可追寻的命运了。最后两句以反诘语气指斥世人只忙于种植桃李而排斥果实甘美、绿叶成荫的橘树。作者官至宰相,本可施展他的抱负,但受李林甫谗陷而被罢相,这首诗隐指了自己这段经历,表达了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之情。

全诗在醇厚冲淡之中有一种孤劲的风骨,短短的篇章中有三次用到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语言委婉蕴藉,愤怒哀伤而不露痕迹,令人品味不尽。 8EJUiluvb+02kwEWeScb2KwyadOVTQBckNZJ8QKsS4gmapVye8i7mYoWiy0FsL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