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1】 ,流响出疏桐 【2】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1】緌:古人结在颌下帽带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帽带,故云。【2】流响:蝉连绵不断的鸣叫声。

【译文】

垂着触须饮着清清的露水,长鸣声从疏朗的梧桐树中传出来。栖居高处声音自然远扬,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传送。

【赏析】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颇为后世所称道。诗人以蝉喻君子,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和栖高饮露的特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流响”写蝉声的清越,隐示君子的高标逸韵;末二句暗示君子品格高洁,无须凭借外力的帮助,自然能够美名远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遇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和风格,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中评价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并为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

诗的品赏知识

咏物诗概述

咏物诗为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它是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兴感、咏叹,以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其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其生活情趣。如虞世南这首咏蝉诗就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君子高洁的品格。

古人很喜欢咏物,咏物诗在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到了唐代更是蔚为大观。据统计,仅《全唐诗》即存咏物诗就达6021首。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为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世称“虞秘监”。唐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为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诗擅五言,典雅雍容,有齐梁余风。《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RTyZMXx8g7NGN4Kxz8E7HKfcqdcznbO6bDIlaG1pPxiccSczMfIG5QB+Wj+q9o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