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派之首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时为炀帝近臣,到唐朝后,成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甚得唐太宗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并绘像于凌烟阁,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像

后人谈论唐人书,“南派”与“北派”是并称的,虞世南为“南派”之首,欧阳询、褚遂良为“北派”代表。据传,唐太宗临王羲之书时,其“戬”字虚其“戈”旁,令虞世南补之,后示魏徵,魏徵说:“圣上之作,唯戈法逼真。”可以看出他在继承二王书风方面的成就。虞世南书法始学于智永,得智永亲授法度,“用功甚勤,尝在被中画腹书”,故习得王氏家传,犹以大令为宗。《书断》评价他曰:“得大令之宏规,合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以偏工。”虞世南的书法,用笔圆融,结体丰腴,外柔内刚,流畅通达。

虞世南作品主要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铭》《摹王羲之兰亭序》等。

书家妙论

唐虞世南《笔髓论》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心为君,妙用无穷,故为君也。手为辅,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也。力为任使,纤毫不挠,尺寸有余故也。管为将帅,处运用之道,执生杀之权,虚心纳物,守节藏锋故也。毫为士卒,随管任使,迹不凝滞故也。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69岁时撰文并书。碑为正楷,35行,每行64字。碑立不久,就被大火烧毁,拓本流传极少。唐武则天时有重刻本,拓本亦少。以后又有二重刻本:一为宋初王彦超刻于陕西西安,称“陕本”或“西庙堂本”;一为元代所刻,在山东成武,称“成武本”或“东庙堂本”。被称为现存最好的虞世南最优秀的楷书作品拓本原为元代康里氏旧物,可能是唐拓本补以陕刻本,今已流入日本,为三井听冰阁所藏。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拓“西庙堂本”为最著名的善本之一。《汝南公主墓志铭》,贞观十一年(637)墨迹,藏于上海市博物馆,为旧摹本。《宣和书谱》中有著录。后为米芾所得,递为王元美、郭天锡、陆心源所有。字字分立,深得《兰亭序》笔法,潇洒飘逸。明李东阳称其“笔势圆活,戈法犹存”。《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墨迹。

孔子庙堂碑/唐虞世南

行书摹兰亭序帖/唐虞世南

虞永兴之以双钩摹《兰亭》,气韵兼真,颇传右军妙处,只惜墨色不佳,诚缺限耳!

孔子庙堂碑/唐虞世南

此碑由虞世南撰文并书,为六十九岁时所作,计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武德九年立碑,不久于贞观年间毁碎,拓本极少,唐则天女皇时命相王李旦召人重刻,并增碑额,拓本也很是罕见。后又有二件重刻本,一为宋初王彦超刻于陕西西安,称陕本;一为元代至元年间刻于山东城武,称城武本。现存最好的拓本是清代李宗瀚所藏,今已流入日本。 AdGkF8vg9baGkvlWW/aof6bN6NKndFNh0mCdLTieuZFULAZPTo37l0x0Y1MMI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