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仅有37年短暂历史,但是隋代楷法将南北朝楷法的主要风格特点综合于楷法的发展过程中,使之趋于统一,奠定了唐代楷法确立的基础。
清代叶昌炽的《语石》中就指出:“隋碑上承六代,下启三唐。由小篆八分,趋于隶楷,至是而巧力兼至,神明变化,而不离于规矩。盖承险怪之后,渐入坦夷,而在整齐之中,仍饶浑古,古法未亡,精华已泄,唐欧、虞、褚、薛、徐、李、颜、柳诸家精诣,无不有之,此诚古今书学一大关键也。”
隋代真书在《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中被沙孟海先生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平正和美一路。从二王出,以智永、丁道护为代表,下开虞世南。第二,峻严方饬一路。从北碑出,以《董美人墓志》《苏慈墓志》为代表,下开欧阳询父子。第三,浑厚圆劲一路。从北齐《泰山金刚经》《文殊经碑》出来,以《曹植碑》《章仇禹生造像》为代表,下开颜真卿。第四,秀朗细挺一路。结法也从北齐出来,由于运笔细挺,另成一种境界,以《龙藏寺碑》为代表,下开褚遂良、“二薛”。
曹植碑/隋
隋代碑铭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峻严、和雅、古拙。
《董美人墓志》和《龙华寺碑》是峻严风格隋书的代表。《董美人墓志》方正和美。《龙华寺碑》爽朗峻严,影响更大。此碑立于603年,其用笔全备八法,挑、拨、勾、勒劲拔秀整,唐代欧阳询父子书风受其影响较大。《苏孝慈墓志》也属同类书风的碑铭。
《僧璨大士塔砖铭》则为和雅风格隋书的典型。僧璨乃隋代高僧,俗姓氏不明,传为徐州人,系禅宗第三祖,唐玄宗时赐“鉴智禅师”,著有《信心铭》六百言。此类书风颇有二王书法之味,融合南朝书法娟秀的风格,近楷法程度高,用笔亦受写帖的影响。《僧璨大士塔砖铭》于北碑遗风中蕴南书和雅之韵,铭为阳文,结体疏朗,用笔圆润,起落顿挫含蓄,唐代虞世南一派受此类书风影响较大。
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龙藏寺碑》刻于隋开皇六年(586)。此碑温润峻逸、结体平正,虽在笔意中时露隶法,但已开唐楷之正声,全无复北碑简陋习气。此碑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笔意强而刀意弱,“细玩此碑,平正冲和处似永兴,婉丽遒媚处似河南,亦无信本险峭之态”。
在山东东阿陈思王曹植墓旁的《曹植碑》乃隋开皇十三年(593)所刻,此碑又名《陈思王曹子建碑》,但不知书者为何人。此碑较为奇特,其书楷、篆、隶体相兼,属保守一派的书风。隋书字体瘦挺,而此书却丰腴,雄伟清劲,耐人寻味。
僧璨大士塔砖铭/隋
《僧璨大士塔砖铭》刻于隋开皇二年,于1982年出土于杭州。僧璨乃禅宗三祖。此铭笔划劲健,即兼北碑之妙,又蕴南书之雅,可视为珍璧矣!
龙藏寺碑/隋
此碑在河北正定龙兴寺,立于隋开皇六年,为隋代名碑,宋代欧阳修曾有著录。此碑书法宽博和谐,用笔细劲轻畅,具有流动感和多样的轻重变化,结体方整,字画挺拔,左右开张,点画精丽,无迹可寻,气韵浑远高穆,对初唐书风有着深远的影响。
董美人墓志/隋
此墓志系隋开皇年间刻,于西安出土,今已佚。依拓本看,其字画完整,楷法颇为成熟,罗振玉评价说:“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易》三志石,尤称绝妙。”